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2008-06-20    发布者:区人社局




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局、公司(集团)及有关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我区域内的继续教育工作管一理,提高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先进文化、现代管理以及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坚持以培养人才、推动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继续教育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地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按照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为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工作服务,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组织管理

和平区人事局是区内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工作。各系统、各单位具体负责本行业、本单位继续教育的规划、指导、推动和实施工作,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严格管理,按照《条例》的精神、全区的要求和本系统、本单位的计划把继续教育管理的各项有关工作落实好。

三、管理范围及管理对象

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区域内各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包括29系列各专业和政工专业的各个职称级别。

四、内容、形式和方法

各专业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应确定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其中初级职称人员以学习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为主;中级职称人员要把理论与工作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加强调研开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高级职称人员要在完整理解专业理论体系和了解行业动态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力争占据专业前沿。

各系统、各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继续教育要努力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效果。可统一组织学习,也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自学,可以开展科研技术攻关、课题研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参加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习考察、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

各系统、各单位每年年初要根据《条例》的有关要求和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年度的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年末要对全年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计划和总结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的形式、时间安排,脱产、半脱产情况,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培养措施,重点科研项目的设立、落实和保障措施,本年度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本单位参加区继续教育择优资助项目的设立和落实情况,全年继续教育工作的效果和存在问题等。通过计划和总结使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主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对本系统、本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完善和规范,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五、经费管理

各系统、各单位要按《条例》要求落实继续教育经费,不断加大对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利用区继续教育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做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区人才发展奖励专项经费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对区内注册或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拔尖人才、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和发展和平区各行业急需培养的高级人才以及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择优进行资助。单位提出资助申请,应于每年3月底前填写继续教育资助申请表报区人事局审核,区长审批。项目实施结束后,区人事局根据批准计划和项目实施报告或有关证书核拨资助款。

六、继续教育择优资助项目及额度

各单位对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促进意义的继续教育课题项目、对本单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对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培养起重要作用的国内外培训、考察、进修、交流项目、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集团)高层管理人员所参加的高级研修班、国内外培训考察项目可向区人事局申请资助,申请项目要突出重点,注重人才培养和示范效益。人事局对资助项目审核并经区长批准后,对所需经费提供10%-30%的资助款,其余部分由受资助单位匹配。

七、签证制度

严格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继续教育证书为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要内容和聘任、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所在单位应当将其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

八、检查监督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要求加强对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区人事局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执法监督。对于未组织和参加继续教育,计划、总结、继续教育证书填写不完善,继续教育未达到规定时限以及对继续教育缺乏投入的单位及个人,区人事局将暂停该单位或人员下一年度的职称评审工作直至改正。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005310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