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关于和平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26    发布者:天津市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和平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的报告


——2024年117日在和平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和平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区委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切实扛起经济大区责任,坚持内涵式向上发展,加快建设两高三化新和平,深入推进“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着力稳增长、优结构、提信心、防风险,全区经济发展量质齐升,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标志区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

主要指标增势明显。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强化四个条线调度,持续加强主要指标和重点行业监测预警,累计召开经济运行推动会近40次,推动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实现为全市大盘添秤。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好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3亿元、增长24.5%好于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位居全市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扎实开展五经普,高质量完成3.4万家单位及个体户清查工作,主体数较四经普翻一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市首位。

表一  2023年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22

预计2023年全年

绝对值

增速

1

地区生产总值

690.65亿元

好于全市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3.97亿元

42.3亿元

24.5%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5.9%

9%左右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6.13亿元

10%左右

5

外贸进出口总额

175.5亿元

-13%左右

6

内资到位额

70.34亿元

75.09亿元

6.8%

7

外资到位额

5590万美元

7095万美元

27%

8

新增就业

2万人

2万人以上

9

万元GDP能耗降低

2.6%

完成任务

1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万元

6.9万元


重点项目提速提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投资带动作用发挥明显。全年新纳统入库项目22个,中海和平之门、现代城国金购物中心等8个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和平院区市胸科医院和平院区投入使用,和平印象城、友谊新天地全面焕新,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完成修缮。全民健身中心启动改造,南门外大街商圈北部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大沽北路地块开工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制定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建设三年行动,构建“2+3+N”三级商圈,成立金街、五大道地区共建共享理事会,创新管委会+理事会+运营公司模式,加快两大地标商圈业态调整和品质提升。引进首店、旗舰店、主题店106家,老美华、狗不理等3家企业入选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基地。以文兴旅、以旅带商、以节造势,举办海棠花节、星空咖啡津遇和平文商旅活动,发放5轮消费券,撬动消费超亿元。假日经济效应凸显,节日期间重点景区商圈游客突破历史新高,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68亿人次、同比增长70.29%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众多媒体多次进行报道。

(二)产业升级提速加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目标任务台账。区党政代表团多次赴北京友好城区学访,洽谈京冀企业260余家次;举办天津和平都市经济产业发布会、2023年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和平区小洋楼招商推介座谈会等活动,线上线下推介和平特色项目资源,落地京冀企业402家,资金到位额70.12亿元、增长66.71%。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推进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引进赫伯罗特船务、极兔物流等航运企业83家,航运主题楼宇达7座,津汇广场被认定为市级国际航运总部大厦,国际金融中心获评“2023年天津市服务贸易示范楼宇。加快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引进浙商证券、甬兴证券等持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新兴产业加速聚集。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全面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保利园区开园,出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新业态·数字人力研究院挂牌,全区人力资源相关企业突破400家。借势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推进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建设,成立医药健康产业联盟,吸纳成员单位19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瞪羚企业分别入库236家、179家和5家,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种子企业8,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73.44亿元。

盘活载体释放潜能。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以业态导入和招商引企为抓手,盘活闲置载体,重筑发展引擎。统筹多方力量,多措并举盘活各类载体40万平方米。其中,盘活商务楼宇面积超过18.6万平方米,楼宇整体出租率提高至80%以上;盘活商业载体面积18.5万平方米,一次性盘活和平印象城10.9万平方米,引进一批时尚潮牌,成为金街商圈新地标;盘活特色载体小洋楼22处、3.4万平方米,引进全国首家数字艺术博物馆入驻法国公议局旧址、华为旗舰店落户原交通饭店。

招商引企成效显著。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强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招商引资,设立5亿元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成立区招商服务中心,聘任150招商大使。加大走出去力度,区级领导带队,主动赴京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上门招商,引进各类项目1500。立足楼宇经济样板区目标,加快优质资源要素聚集,新增金融、人力资源、智能科技等4座主题楼宇,全口径税收超亿元楼宇达30世纪都会商厦、天津环球金融中心获批全市第二批现代服务业数字商务楼宇。内、外资到位额分别完成75.09亿元和7095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改革开放蹄疾步稳,营商环境展现新优势

政务效能持续提升。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同一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分类综窗全面推行,62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首创10项高频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整体审批时间压缩40%、审批环节减少50%。全面推动证照分离改革,16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网上办实际发生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荣获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

惠企服企成果显著。落实全市稳经济运行33条等政策措施,召开政策宣讲会、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40余场,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精准滴灌。广泛开展四争工作,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和市级部门,成功争取一批政策资金项目落地。深入开展大服务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全区动员参与走访服务企业3100余户次,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400个,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问题办理率100%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实施促进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发两大工程召开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民营经济34”“个体工商户43措施。拓展市场主体沟通渠道,建立直通直连机制,举办企业家面对面主题活动55场,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浓厚氛围。组织企业参加2023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签约项目金额达5亿美元。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华安财保入选第十二届天津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程榜百强榜单。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200户,其中民营主体占比99%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和业绩考核办法推动实行公开招聘、经理层聘任制。严格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区属企业和投集团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下。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院庭长办案制度。加快诚信和平建设,创新拓展信易游”“信易购等信用惠民应用场景,推动天津海信广场成为诚信示范商场。探索无形资产有效变现,成为中心城区首个信用+商标质押融资贷款成功案例。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夏季达沃斯论坛、旅博会、天津澳门周等重大活动。组织75家次贸易企业参加消博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各类展会,天津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牌被认定为2023年度天津市重点培育的国际自主品牌。深化与中信保对接合作,利用信保政策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银企对接,助力重点企业争取4000万元融资授信额度。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心园区、津汇广场入选全市第二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园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与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共建友好景区。

(四)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社会保障扎实有力。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多渠道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6200万元,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积极推动全民参保计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1.8万人。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社会救助专员,开展8项主题救助等活动,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4余万人次,发放18项救助类资金5560余万元。规范做好残疾人福利保障和生活补贴等工作,安置2479名残疾人就业。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66)。退役军人一中心两站示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抚恤补助经费3927万元,高标准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考核验收。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新建和平区第四幼儿园桂林路分园、幼师幼花园路分园等,增加学位2300余个。完善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获评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位推进国家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建设,高水平通过国家级小学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验收,获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先行示范区。统筹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与滨海新区合作办学,建成逸阳空港小学并投入使用,与河东区结成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扩大。

公共医疗更加完善。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通过复审。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胸痛救治单元,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社区医院,五大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迁建并投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深化与医科大学总医院、市胸科医院医联体建设,推动与微医集团健共体建设,智慧医疗服务不断完善。积极参与中医专科联盟建设,签订、挂牌联盟协议12项,区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评审。扎实落实新冠疫情防控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急诊救治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

文体事业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体系,举办第六届文化阅读之旅、第九届京剧小票友邀请赛、第六届非遗曲艺票友邀请赛等和平杯系列活动。创新使命之源红色文旅融合线路,推动张园、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等红色遗迹串点成线。举办和平区第十届全民运动会,圆满完成2023天津马拉松和平赛段保障任务。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建成三大球运动主题公园,更新19处社区健身园,新建2条健身步道、2处多功能运动场、1处社区户外微场地。

一老一小稳步推进。高标准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试点建设各项工作,打造一街一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食堂服务水平。扩大8910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覆盖范围,为400余户老年人安装居家卫士五件套设备,完成60老雷锋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建成全市首家街道级适老化辅具租赁点。积极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签约率达100%。促进医、体、康、养深度融合,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现每千人3个托位的年度目标。

东西部协作持续增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加强与甘肃会宁、靖远、舟曲三县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实施东西部协作财政资金计划项目100个,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73亿元。参与津陇共振兴活动,签约项目7个、签约额5.2亿元。共建高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新增投产企业12家,实际到位额1.45亿元。深挖示范村特色资源优势,引入长征药业等企业,打造会宁县中药材育苗基地。选派教师、医生等100名专业技术人才、9名党政干部赴结对县挂职,促进多领域人才交流互融。

(五)城区建设提档升级,环境面貌呈现新气象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新,稳步推进老旧房屋改造,浮德里、劲松楼11个老旧小区完成提升改造,宜昌北里5个小区加装电梯。开展地下地上管网改造,完成12处自来水支管加固、122.7公里排水管道养护,建成55G通信基础设施。启动智慧停车项目,新增金街停车泊位300个,激活西安道等6处停车场、704个泊位。实施人行道净化工程,整修大理道、荣安大街等8条路段、5万平方米。

绿色低碳融合推进。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制定和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建成62台居民小区充电桩。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收运一体化试点服务项目,覆盖居民近5万户,源头减量100余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均浓度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和土壤安全利用率继续保持100%。坚持园林绿化建设与巩固碳汇能力并重,高质量建成6口袋公园,新增、提升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创建12个绿色示范小区。

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构建1+6+N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打造朝阳里社区一线、二化、五公益125工作法,创建133标杆示范楼门。开展双十佳表彰,评选群众信任的好书记好主任”“群众满意的好社工10名。提升旧楼区长效管理水平,荣获“2023年天津市旧楼区长效管理工作示范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5个单位荣获市级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建成崇仁里社区民主法治社区示范点,成立五大道商圈纠纷预防化解联络站。发挥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作用,成功孵化社会组织14家。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新模式,成立全市首家社区自媒体工作室,搭建党委政府与社区居民互动交流新平台。

城区运行安全平稳。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强化危化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自建房专项整治全年检查单位1.5万家次,五大道消防救援站获评全市唯一的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完善防汛叫应机制,实现平安度汛。建设民园广场、第二南开学校等固定避难场所,完成岳阳道小学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深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100%。创新和平反诈406机制”“合侦快破运行模式,刑事案件破案率位居全市前列,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区经济的基础不断夯实,的动能持续积蓄,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引领、科学实践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的结果,是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勠力同心、拼搏进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需加力,多极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二是新动能引育力度仍需加大,四新经济、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支撑作用还不够凸显;三是民生领域社会保障仍需加强,城市更新、一老一小等工作与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相比还有差距。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2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是深入落实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推动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市委十二届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体推进,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一体兼顾,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向上发展之路,扛起经济大区责任,深化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持续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团结一致向前迈进、向上发展、向实笃行,做示范、争旗舰、创品质,以加快两高三化新和平建设新成效,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标志区新篇章。

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力争实现更好)。主要考虑:一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重要判断,当前经济稳步向好,各种积极因素不断集聚;二是结合全市经济发展情况,落实经济大区政治责任,同时与全区十四五规划目标有机衔接;三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内在要求,行业指标、产业项目能够形成有力支撑。因此,设定这一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既可以巩固向好发展态势,又可以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4.5亿元主要考虑:一是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将增强财政保障力度;二是强化税源培育,启动建设大沽北路等项目,将形成一批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强化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推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闲置资产盘活,将不断挖掘新财力;四是考虑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历史性高增长,基数较高,预计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主要考虑:一是实施大项目行动,加大项目统筹力度,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预计增长15%,占全区固投总额的84%;二是强化项目纳统入库,预计新建项目达20个以上,且在建项目持续放量;三是积蓄项目发展后劲,做大项目谋划储备库,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发展格局,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主要考虑:一是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推进,促消费政策作用逐步显效,市场需求持续升温,居民文化旅游、健身体育等服务性消费加快释放;二是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快,津遇和平等系列文商旅主题活动愈加丰富,多元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潜力将进一步激发。

——外贸进出口额力争增长4.5%主要考虑:一是客观研判外贸复杂形势,抢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推动外贸发展企稳向好;二是用足用好国家、天津市稳外贸政策措施,出台和平区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新的增长空间。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市领先。主要考虑:一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能;三是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就业形势逐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将稳步增加,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表二  2024年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全年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5%左右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4.5亿元

3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7%

5

外贸进出口总额

力争增长4.5%

6

新增就业

2万人

7

万元GDP能耗降低

完成年度任务

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保持全市领先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抓承接、促合作,全方位融入协同发展新格局

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服务支持北京新两翼建设。健全高位对接联络长效机制,建立与国家部委、央企国企、中管高校等国家资源及北京地方资源的高频高效握手通道,深化与京冀友好城区互访交流。完善承接格局,提升全域承载能力,重点承接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等,带动区域产业能级提升。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梳理任务清单,策划开展招商推介活动,着力引进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全年落地京冀项目500以上

强化产业协作创新。全方位推动与京冀地区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跨区域产业合作、市场拓展。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提升做优航运服务功能,加快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联盟、北京驻区金融机构力量,加强信息共享、融资对接,吸引北京优质金融资源落地,更好服务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强化天开高教科创园和平片区引领作用,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用好链博会和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平台和成果,加强与京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推动重点领域协同。深化商贸文旅协同,多维度宣传推介,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客源一体化,构建都市特色旅游消费目的地,吸引京冀地区外溢消费需求。深化公共服务协同,加强与京冀地区政务服务事项异地联办,强化养老服务标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互认,扩大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等直接结算范围。深化教育资源协同,与京冀优质中小学开展学校结对、师资培训等交流活动,促进优质数字教育、实践基地等资源共享,吸纳更多京冀优秀人才来和平区投资创业。

(二)坚持优存量、拓增量,全领域推进内涵式向上发展

优化布局盘活存量。实施主官工程,区级领导牵头包联,健全盘活工作机制,全面摸清存量资产底数,台账式、清单化推进存量资源盘活,计划盘活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聚焦楼宇经济样板区目标,出台扶持政策,开展定制化服务,盘活京津国际中心、人寿金融中心等低效闲置楼宇。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友谊精品广场、滨江商厦等商业载体焕新。聚焦洋楼经济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盘活原新华信托大厦、先农大院二期等一批空置小洋楼。

精准招商育增量。围绕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大招商工作格局,探索构建链长+链主新型招商机制,编制产业链招商一图四库。全方位强化招商宣传推介,联合职能部门、产业联盟、招商大使、商会协会、校友会等多方力量,发挥小洋楼、高端商务楼宇等载体优势,举办主题招商活动30次以上,确保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签约、场场有效果。瞄准大宗贸易、医药健康、创新金融等领域,制定人才服务、财税政策、产业合作、教育医疗等政策包,打造招商引资新高地。全年新增市场经营主体9500以上引进各类项目1600个以上

多措并举提升质量。高质量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确保普全、普准、普实。发挥税源专班统筹推动作用,建立全周期税源管理机制,多渠道增强可用财力。实施亿元楼宇梯度培育,开展星级楼宇评定,加快智慧楼宇建设,持续推进君隆广场东疆之星项目,促进商务楼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年主题楼宇达11座、亿元楼宇达32座。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展雏鹰瞪羚领军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双线梯度培育,高技术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10%

(三)坚持育动能、提能级,全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做强生产性服务业。落实全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金融、航运、人力资源、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做强金融和平重点发展科技金融、航运金融、数字金融等,引进一批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保险、基金等企业,力争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月均增长5%。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促进航运会展、海事法律服务等高端业态加快聚集,引进航运企业40家以上,新增1座航运主题楼宇。增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力,发挥新业态·数字人力研究院作用,打造平台经济2.0模式,助力灵活用工平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利用资源禀赋特点优势,建设数字金融消费服务区,在商贸、物流、楼宇、双碳等领域打造形成一批创新应用场景。

做优生活性服务业。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商贸、文旅、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品质化。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提升大型综合体、百货商场等商业载体聚客功能,拓展消费品销售渠道,发展首店、旗舰店、主题店,发放惠民消费券。聚焦汽车市场,加快引入新能源汽车销售头部企业,提振大宗消费。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张园等红色旅游线路,讲好和平故事,打造和平礼物,举办第二届海棠花节,进一步擦亮津遇和平文商旅融合品牌。拓展区内医疗资源优势,促进健康、旅游、教育、家政等行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加医养康养服务供给。

做大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现代服务业空间优化、要素集聚和业态焕新,加快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强化产业功能区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围绕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以解放北路地区为核心,打造金融历史文化街区。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金街、五大道两大地标商圈。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吸引人力资源全产业链企业、总部企业和头部企业,打造灵活用工产业基地。围绕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依托天津港资源,打造集港口+物流+金融+贸易+航运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围绕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建设,以医科大学为引领,以血研所、总医院等为依托,着力打造大健康科技产业园


专栏  2024年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任务

1.加快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以解放北路地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航运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加快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集聚,引入资管、保理、基金等创新业态,配套会计、审计、融资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健全完善全周期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引设特色航运金融服务机构,支持金融机构为航运企业和大宗贸易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经营管理生态。实施街区整体提升工程,组建资管和运营公司,推进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原新华信托大厦等载体开发利用,高标准落实金融展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打造金融历史文化区新标识。

2.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围绕打造国际潮流引领地,发展“头部经济”,加大品牌总部招商,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品牌经济”,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发展“创新经济”,引导传统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夜间经济”,深化五大道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发展成果,构建“两园·九里·十二院”发展布局,培育津湾广场、金街等地标性夜生活商圈。围绕打造消费创新体验地,提升“津遇和平”文商旅融合品牌影响力。扩容旅游消费,新建、提升、整合一批重点文旅项目,丰富旅游精品线路;拓展文化消费,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扩大体育消费,开展赛事系列活动;促进康养消费,构建医养康养、旅游康养、康复医疗等多元消费市场;提质餐饮消费,打造津味餐饮集聚区、环球餐饮名片,依托区域咖啡品牌集聚优势,打造“咖啡之城”。

3.加快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以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保利园区为核心,吸引人力资源全产业链企业、总部企业和头部企业,提升园区产业链规模程度。做强劳务派遣、职业指导、人才测评等传统业务,积极引育中天外服、身边惠等龙头企业,加快培育灵活用工等创新业态。依托新业态·数字人力研究院,举办高端论坛、创业大赛等,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多层次、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4.加快建设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全面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更加完备的航运产业生态,做强“航运+金融”“航运+平台”“航运+商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积极引进航运保险、航运交易、海事法律类企业。大力发展大宗贸易、跨境电商等贸易业态,提升航运服务业上下游辐射能力,组建航运服务发展联盟,推进航运展示中心筹建,参与航运博览会等活动,积极承接航运发展分论坛,打造高端航运智库。

5.加快建设大健康科技产业集聚区。发挥天开高教科创园“环天南医大核心片区”优势,以医科大学为引领,以血研所、总医院等医疗资源为依托,加快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优化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配套,打造智慧医疗、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智慧康养、现代中药五大集群。发挥医药健康产业联盟作用,搭建专业研发和孵化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加快实现“产学研医用金”多方协同。



(四)坚持抓项目、促投资,全流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强化全面统筹+线上突破+点上推动三维调度,滚动接续推进项目建设。聚焦年度计划投资,依托市级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针对拟竣工、在建设、促开工项目,明确年度投资和工程进度目标,周推动、月调度,清单化、销号制解决项目建设各阶段重难点问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建成中海和平之门等一批高端载体,加快大沽北路地块、现代城国金购物中心、南门外大街商圈北部片区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吉利大厦提升改造、友谊精品投资改造等项目尽早开工。全年新增纳统入库项目20个以上。

实施项目储备转化行动。突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聚焦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国开行政策性贷款等资金具体支持政策和支持领域,集中储备一批体量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加强业务指导和要素保障,梳理项目储备清单,建立任务进度表,科学审定项目、强化服务对接、动态更新进展,提升项目储备质效。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库,分级分类做好项目储备。做精做实可行性研究,积极对接协调市级部门,做到立项申报一个、审核通过一个、落地实施一个。加快山东路、昆明路等地块出让,推动东亚毛纺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民园广场片区)保护提升等项目转储备。预计全区储备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实施项目谋划攻坚行动。围绕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聚焦各类资金支持方向,开展分领域”“扫街式项目谋划,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压茬推进的工作格局创新借助外脑,举办专题论坛,邀请智库机构和龙头企业开展项目谋划揭榜挂帅,靶向提升项目谋划水平,努力在谋大谋新谋实谋准上求突破。加快金街后街、解放北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等片区项目谋划力度,深化平仪里、百盛商厦、福厚西里等谋划方案。预计全区谋划项目50以上,匡算总投资400亿元。

实施项目保障护航行动。牢固树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理念,实施四个一包联走访服务机制,持续为重点项目开展全过程服务、汇聚全要素保障。发挥区项目办统筹作用,健全包联走访、协调推动、信息统计、定期培训等工作机制,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管理,定人定责、定时定督,推行挂图作战。开展现场办公服务,围绕项目谋划、前期审核、报建审批、配套保障、竣工验收、评估评价等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容,解决项目各环节堵点,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五)坚持促改革、扩开放,全方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商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行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健全市场化用工和全员绩效考核机制。高效盘活闲置国有房产土地资源,推进滨江商厦、滨江购物中心转型升级,探索老字号国企食品产业园建设,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调整优化区属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区属国企总体负债率保持70%以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实施零基预算,强化投入产出绩效管理。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全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强化政策直达快享,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支持民营企业以及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健全常态化沟通渠道,完善区领导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机制,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举办早餐会”“下午茶等特色活动。组织企业参加2024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推进一批民营项目签约落地。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000家以上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探索推行“证照联办”改革,拓展一件事一次办场景范围,开展减证便民、告知承诺,全面畅通评价渠道,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创新推进大服务活动,构建目标任务、平台管理、质效统计、监督反馈闭环机制,发挥区、部门、街道三级包联作用,用心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重点推进5类行政管理信用数据归集,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持续畅通信用修复渠道。

构建开放经济格局。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区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沿线国家地区贸易投资往来。实施外贸外资筑基引强行动,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园区建设,制定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参与国际自主品牌评选,持续推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创新出口信用保险合作模式,鼓励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扩大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更好服务企业拓宽市场。深化与长春市朝阳区对口合作。

(六)坚持惠民生、增福祉,全要素保障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心组织实施20项民心工程。加强就业服务保障,新增就业2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二元三级长效救助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扎实做好抚恤优待、英烈褒扬等保障工作。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增享受住房保障居民720户。高标准做好一老一小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新增养老床位200张,选拔10名金牌养老护理员,培训200名居家照护者,提升养老服务从业者专业水平。统筹调动社会资源,探索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助餐、托育等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稳步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深度挖掘基础教育、设施项目、文旅商圈、公共空间等特色亮点。全力推动十四五期间托位建设任务,实现千人口托位年度达标。

优化教育医疗供给。巩固提升基础教育优势,积极推进岳阳道小学汉阳道校区、汉阳道中学改扩建项目建设,破解学位紧张问题。完善公办、民办幼儿园1+N联盟机制,创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管理,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全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2.0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健康天津行动,推动医科大学总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开工建设。实施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区妇产科医院、区中医医院等,扩容孕产服务,升级血液透析服务。做好基层慢病医防融合,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一批名医堂。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发挥文旅专班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繁荣同步。传承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依托名人旧居、景区景点,做优津沽旧事等沉浸式旅游项目。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举办书香满和平第七届文化阅读之旅、第十七届京剧票友邀请赛、第八届合唱艺术节等和平杯系列活动,新建共享有声书吧20个。全面启动五大道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用好红色资源,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提升“15分钟健身圈质量,更新社区健身园51处、室外健身器材319件。推进排球之城建设,组织足、篮、排等区级球类体育赛事,组建青少年乒乓球队,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扎实推进协作帮扶。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展与甘肃会宁、靖远、舟曲三县对口合作。健全产业帮扶机制,用好津陇共振兴平台,引导更多企业投资落地,提升产业合作力度。做好党政干部和教育、卫生等专技人才选派,提升人才支援力度。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务协作力度。广泛宣传推广结对县农特产品,以销带产,提升消费帮扶力度。

(七)坚持精细化、品质化,全景式提升城市载体功能

加快城区更新步伐。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河北路45号、老树德里等试点片区改造进度,深化完善大新华里等片区更新方案,推动五大道、南市食品街等片区更新提升,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功能提升有机融合。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年度任务,完善一批便民服务设施,改善小区公共空间整体面貌。

持续完善城区功能。按照城市全周期管理理念,大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现更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持续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海河沿线灯光、绿化整体提升,完成五大道公园一期建设,整修兰州道、西宁道等8条道路、5万平方米,实施71处雨污混接错接点分流改造。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改造垃圾转运站10座,新建改造公厕19座。改善恒隆广场、天河城等重点商圈周边交通环境,规范医院周边通行秩序,提升道路交通出行品质。探索实施泊位共享试点,推动西宁道地下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新增停车泊位500个。

(八)坚持绿色化、集约化,全视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深化美丽和平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扬尘常态化管控,精细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巩固PM2.5年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改善成效。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双碳战略,深化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碳汇各项工作。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加快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实施用能管理,引导高耗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打造无废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巩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开展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新建4口袋公园,新增、提升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续打造绿色商场、节约型机关,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九)坚持防风险、强治理,全覆盖实现社会安全稳定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应急预案管理智能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开展危化品、建筑施工、高层建筑、道路交通、老旧房屋、特种设备、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推进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供热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实现六个100%”目标。广泛宣传地震、暴雨、火灾等防范知识和应对技能,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紧盯重要民生商品,强化市场价格监测,拓展商品流通渠道,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活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全面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擦亮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品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强化条块结合、部门协同,集中破解高频共性难题。规范基层民主自治建设,深化旧楼区长效管理机制,打造100标杆示范楼门。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孵化培育10家专业型社会组织,实现多元共治。推进街道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联络点规范化建设,推动全域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持续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加强风险隐患研判预警和攻坚化解,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化积案化解、信访维稳,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统筹做好青年、人防、民族宗教、全域科普、八五普法、爱国卫生、禁毒、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和平。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标准统筹做好新一年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和平新篇章!


名词注释:

1.“四个条线调度:是指经济运行、财税运行、重大项目、风险防范化解。

2.“2+3+N”三级商圈:“2”是塑造金街和五大道两个国际知名的地标商圈;“3”是推动南市国际化一流商圈、泰安道小白楼高端商务文化消费圈、津湾广场商圈提级焕新;“N”是培育N个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实现辖区内15分钟智慧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3.雏鹰:是指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

4.瞪羚:是指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5.专精特新: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6.产业园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是指《和平区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7.亿元楼宇:是指单体全口径税收过亿元的商务楼宇。

8.双万双服:是指组织万名干部帮扶万家企业,服务企业、服务发展。

9.四争:是指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争改革举措。

10.民营经济34条:是指《和平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1.个体工商户43条:是指《和平区进一步激发个体工商户发展活力若干措施》。

12.一中心两站:一中心是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两站是指街道、社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13.五育: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14.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5.乙类乙管:是指对乙类传染病采取乙级管理措施。

16.“居家卫士五件套设备是指提供一键求助、可燃气体感知、烟雾感知、人体红外感知及通话等五大功能的设备。

17.四个不摘:是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8.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19.“1+6+N”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1”是指社区居民委员会,“6”是指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民生保障、文体教育、环境和物业管理等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N”是指居民小组、楼栋、楼门等居民自治单元。

20.两园·九里·十二院两园是指五大道公园和民园广场;九里是民园北里、卫平里、山益里、知止里、德旺里、厚泽里、润兴里、宁静里、泉山里;十二院是指南海路一院、南海路二院、先农大院、16号院、邮局大院、237号院、王府大院、关麟征大院、曹锟大院、李氏大院、顾维钧大院、李爱锐大院。

21.三个一批:是指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

22.“四个一包联走访服务机制:是指一个项目、一位区领导包联、一个牵头部门、一套专业队伍包联走访服务机制

23.零基预算:是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内容及其开支标准,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

24.证照联办:是指市场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相关登记时,可一并申请办理相关经营许可事项。审批部门对提交的证、照办理申请,实行一次受理、同步办理、并行办结。

25.“二元三级长效救助机制:二元是指以民政部门为主导的政府救助主体和以慈善机构为主导的社会救助主体,三级是指区、街道、社区救助平台。

26.六个100%是指户内设施安装改造100%用丝扣连接软管、100%用熄火保护灶、100%安装燃气自闭阀、100%用物联网燃气表、100%安装燃气报警器、全部产品要100%合格。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