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位统筹“强引擎”,锚定坐标提质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走好顶层设计“搭台子”、口碑服务“铺路子”、群众需求“定调子”的发展路径,编制《新兴街经济工作台账》和《新兴街经济工作实操手册》,建立资产盘活清单、洽谈项目清单和拟招企业清单,明晰招引方向、招引重点和招引载体,实施靶向发力带动精准招商。组织召开部署培训、难点问题推动、重点项目洽谈等会议10余场,深入研判企业布局、投资动向,纾解堵点、痛点问题,通过全员招商和全域服务推动招商成果快速落地。截至目前,共招引企业128家,其中服务业82家,批零业37家、住餐业5家、建筑业3家,金融业1家,完成全年招商数量任务128%;注册资本金累计1.298亿元,盘活市属闲置楼宇、商务楼宇、低效运营资产约1.63万平方米。二是握指成拳“聚合力”,厚植营商新沃土。围绕美丽天津建设、品质和平建设等重点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结合“第一书记带领区机关干部下沉街道—街道领导干部重点包干—街道全体干部入网进格”等系统服务机制,主动为项目落地投产提供便利服务。组织政企对接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20余场次;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审批、场所租赁、用工招聘等问题50余个,共同推进兴河里金属工具厂康养综合体、中环相寓人才公寓等多个重点项目;发动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代表、企业代表共同搭建招商宣传平台,探索打造“商慧赋能营”特色商会活动品牌,制作宣传推介视频,形成“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良性循环。三是惠民兴产“焕新颜”,赋能商圈再升级。坚持“政府搭建平台—引入市场机制—服务居民需求”思路,合理安排“后街经济”的业态结构,繁荣“小店经济”、夜间经济、街面经济。深耕多元化友好街区,持续推进犀地、新兴北里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以及宜昌道、原东方之珠两个片区便民综合体建设,科学布局“良票”和“卫稻”等便民自选食堂,共服务周边群众15万余人次,推动了多元业态沿街小巷走向前台、反哺主街,做强城市商圈的“毛细血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