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
2020年以来,和平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区委和区政府、市市场监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普法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化执法监督为手段,不断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度行政执法总体工作情况
区市场监管局承担着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监管、产品质量监管、特种设备监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价格监督等24项职责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职能特点。为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252名行政执法人员均通过执法资格考试、持证上岗,并落实资格管理制度,切实强化日常培训,提升执法工作水平。近年来的执法实践证明,经过机构整合,形成了执法合力,为有效发挥监管执法作用,真正打出行政执法权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行政执法工作
2020年,区市场监管局着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立案834件,结案784件,罚没款691.61万元,全部案件进行了网上公示,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开透明。同时严格落实《和平区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平区市场监管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二)行政诉讼、复议工作
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由法制部门牵头,组织涉案部门认真研究案情、收集证据材料、整理规范性文件,全局积极应对,精心准备材料,分析研究每一细节,争取较好的结果。相关局领导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2020年,行政诉讼应诉案件共计21件,已审结15件,行政复议案件应复9件,已办结9件。
(三)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区市场监管局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对《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民法典》等新颁布、新修订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同时局法制部门围绕执法办案过程中的要点、难点和易错点,组织规范行政处罚案卷培训会,切实提高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
(四)履行监管职能,推动区域发展
1.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宽松便捷安全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在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持续提升做好“六稳”工作本领,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当好“店小二”。2020年,企业新设立内资企业2118户,申报资金115亿元,外资企业41户,申报资金3.4亿美元,个体工商户新开业2648户,申报资金58.98亿元;期末实有内资企业18703户,申报资金1630.44亿元,外资企业251户,申报资金累计66.26亿美元,个体工商户累计17095户,申报资金累计70亿元。
今年以来,着重围绕《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再部署,持续推进区委、区政府“接链、促需、护企”专项行动和市市场监管委“政策+技术”帮扶行动再升级。当好市场主体的“开门人”,在窗口审批服务工作中,将市场主体的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站在市场主体角度上,多为企业想办法、解难题。当好市场主体的“看家人”,在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耐心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困难,维护和谐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让广大企业在和平区真正感受到“安全”,实实在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难点”、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营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在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局“双万双服促发展”四个帮扶组,主动上门,提供高质服务,切实有效帮助和支持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赢得了国药控股、必胜客、麦当劳等多家企业赞许。此外,共组织“金融活水促企业发展”专场融资撮合会17场,累计为近16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落实融资贷款千万余元。先后组织46家用工企业为就业大学生提供岗位434个,建立劳动用工关系近60人。实施“护苗”工程,嫁接企业间经营资源实现共享,促成10余家企业间订单合作,优势共享,责任共担,携手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2.强力推进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全程监管,营造安全至上区域环境。狠抓快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项中心工作,为实现“双战双赢”打下坚固基础。一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覆盖”日常化,确保达到创建标准,全天候坚守食品安全第一线;二是保证疫情防控期间食品行业“无盲区”排查规范化,保障区内食品安全无“疫”标准,全链条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三是保证复课开学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回头看”常态化,保障校园食品安全“7个100%”标准,不间断坚守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第一线。我局分别对食品销售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摊贩经营者进行分类别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5239人次,检查食品销售者997户、餐饮经营者1014户、食品摊贩备案户588户。同时组织开展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春、秋季复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10余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7136人次,检查食品销售者1035户、餐饮经营者1356户、食品摊贩备案户687户。2020年,查处食品类案件立案659件,结案628件,罚没款73.96万元。
今年在“双向驱动”工作机制引领下,疫情防控药品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药品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药品市场秩序有序规范;着力开展中药饮片、打击非法收售药品、无菌和植入类产品、五大类防疫产品、清网行动和出口防疫物资监管等专项工作,效果显著,切实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其间,累计处理投诉举报55件,办结一般程序案件13起,简易程序案件2起,罚款4552.5元,没收违法所得490.64元,没收劣药542g。与此同时,加强与卫健委,医保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共同施策。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工作,加强行刑衔接,信息共享,发挥协同作战优势,协助公安和平分局查获非法经营药品35268盒,涉及种类166种,涉案价值共计522909.49元。有力的斩断了违法利益链条,打击了不法分子的气焰。同时依职、依规、依情助力各类药品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为答好这场战“疫”大考必答题给出了“和平答案”。
为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依据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肃督促电梯维保单位落实责任,为创建保驾护航。充分发挥“政策+技术”专业优势,与特种设备方进行对接,点对点进行“政策+技术”帮扶,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同时,加强重点生产和使用单位监督,检查率达到100%,出动执法人员累计606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98家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8份,累计收到企业自查501份,使超期未检设备由年初的75台套下降为8台套,办结群众投诉165件。参加“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专题行”活动,完成特种设备注册98件221台套,办理报废44台,报停36台,过户56件,启用15台,各类告知149件,落实监察网单位注册67个。
3.以“全链条+”市场监管新模式,促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而来,我局全体领导干部凝聚力量,时刻坚守,创新疫情防控工作举措,出台《和平区监管局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巡查检查定岗、定员、定责、定规工作规定》,确保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落实。以思想认识到位、严格执法到位、工作创新到位、热情服务到位、宣传工作到位,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利用“五种举措”,着力破解菜市场疫情防控难题,获得区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及明确批示:区市场监管局对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迅速,有力,充分体现“四战”要求。先后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防疫用品保障工作专班、复课开学工作专班、楼宇防控工作专班等,进一步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员参与联防联控,服从大局,以“五个零”承诺等切实有效的服务举措推动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驶入快车道。进一步推进落实市市场监管委“15+8+10”系列帮扶政策,立足本岗、立足服务、立足疫情防控、立足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找问题,给问题查症结,为症结想办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从暖企、稳企、护企工作实际出发,务实开展“接链”专项行动,助力“政策+技术”落到实处。同时,加强涉企收费检查,保障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释放到位。相继开展公共事业性收费检查、商业银行收费检查、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收费检查、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港口降费提效治乱出清行动,切实保障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并积极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强化重点生活消费品价格监测,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监管,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共计立案10件,罚没款143861.44元。此外,切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和“互联网+监管”工作,做好2019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采取群发短消息、发放年报宣传材料、定期通报进度情况等多项措施加大市场主体年报宣传催报力度,企业的年报率达到86.87%。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强化企业异常名录管理,移出异常名录294户,被列异60户;个体工商户恢复正常状态223户,被标记为异常状态17户,同时开展945户即将列异届满3年企业核查工作。
4.积极引育新动能促进转型升级,有效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及时调整和平区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和平区知识产权局专利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和《和平区知识产权局专利试点单位管理办法(试行)》,积极促使我区知识产权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助力引育发展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商标专用权保护及驰名商标专用权保护、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着力抓好质量提升和质量监管工作,准确提供2019年我区品牌增量情况,为开展品牌指数测评工作提供依据,并组织好2019年度市政府质量工作评价。还结合节日市场产品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消防产品检查和产(商)品监督抽查,对各类商品进行实施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检,强化计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出动执法人员对5户集贸市场的45台电子秤、1户加油站的4台加油机和16把加油枪、物流企业的120台电子秤进行计量器具专项检查,又对14家制配镜眼镜商店、18家家电销售企业、7家供热站和10家出版社及图书零售单位开展计量清查,组织24座区内楼宇的走访和星级评定工作。为了更好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积极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参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抓实教育系统小学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项目,完成实施方案标准化符合性确认。
5.为了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品质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区市场监管局着力抓好消保维权工作,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等活动载体,充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群众消保维权意识,同时,积极畅通消费渠道,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截至12月31日12315平台全局接到投诉举报共17055件,已办结15942件,办结率93.5%。其中,投诉13074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76.7%,已办结12110件,办结率92.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1.5万元。;举报3981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23.3%,已办结3832件,办结率96.3%。预付卡投诉举报总量共2210件,已办结1845件。
二、存在的问题
伴随机构改革后职能整合的实际情况,区市场监管局承担着较为繁多的监管执法任务,涉及24项职责工作,执行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400余部,规范性文件不计其数。对于执法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目前,我局总体人员结构老化,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尚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工作规范化程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体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年度行政执法工作安排
(一)贴近民意,强化食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1.保持创建工作成绩,持续提升食药安全工作重视程度。突出食品“三小”经营整治热点,下大力量攻克“三防”不到位难点,从严监管,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切实保障全区食品安全。为确保2021年工作有所突破,继续发挥优势对流通、餐饮、生产环节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台账和企业经营档案,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记录细、档案全”。我局围绕核心人物积极探索实践,力求有所突破。
2.巩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成果。2021年,将巩固近年来市场监管系统良好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成绩,确保落实监管职责。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模式,建立、完善监管对象名录、利用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平台推动信息化监管进程,促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现代化监管模式。
3.提高现代化监管手段,强化特种设备无缝监管。2021年,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此项工作落实,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网格化监管优势,及时发现隐患、排查隐患、消除隐患。
(二)巩固消费维权均等化成果,打造和谐消费环境
2021年,以原“12315社区消费联络站”为基础,使“两级中心、三级网络”向纵深发展。推行预付款先行赔付制度,扩大试点落实小额消费无障碍退换货、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等三项自律制度企业范围,促使消费者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保障。
(三)强化行政执法效能,提升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
2021年,我局将强化执法人员实务培训,结合市场监管职能工作,进一步推动科所联动,加强业务指导,加大专业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执法人员工作业务技能,提升执法人才培养,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为全面做好各项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保障。
同时完善投诉-调解-办案对接机制,着重强化诉转案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两法衔接”工作制度,形成执法办案激励制度、大要案件挂牌督办制度、案件统计分析制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工作全过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如既往的抓好法制宣传教育,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特此报告。
区市场监管局
2021年1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