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企业改革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和平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区委提出的经济工作全面上水平和实现跨跃式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以创新精神推进企业改革工作全面上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制定规划如下:
一、“九五”期间企业改革工作简要回顾
“九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立健全了国有、集体资产监管运营体系
——成立了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区街两级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职能和组织管理机构;
——对滨江集团、华旭集团和和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对街道集体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明确了产权归属,为推进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
——在狗不理集团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滨江集团、华旭集团、和平建工集团;
——滨江集团被列入市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已经成为和平区国有企业的主体。
(三)商业行政公司转制步伐加快
——五金公司并入糖果糕点公司,组建了华旭集团;
——百货公司与滨江商厦强强联合,组建了滨江集团;
——饮食公司与狗不理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
——土产公司改制为职工个人出资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副食公司、服务公司、粮油贸易食品总公司和修配公司的转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四)中小型企业改革取得突破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中小型企业改革,到2000年底: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中型企业17户,吸引各类资金近5200万元;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小企业106户;
——公开拍卖和出售国有、集体小企业275户。
二、“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区委全会提出的经济工作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工作方针,以企业改革工作的整体上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方展。
(二)总体思路
1、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调整与改组,实现国有资本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重组和平经济优势。
2、积极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跳出局限于国有经济内部抓企业改革的框框,加快大中型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进程。
3、健全完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运营体系,全面推进资本运营。
三、“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
2、国有经济布局趋于合理,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培育和壮大一批具
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型骨干企业。
3、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0%左右。
4、国有、集体小型企业全面放开搞活,推向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5、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逐步健立和完善,形成新的企业管理体制,资本运营取得明显成效。
(二)阶段性目标
1、2001年目标
——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完善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职能;规范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并开始运营,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强化区街两级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全面完成街道集体企业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工作。
——对已进行改制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
——完成50%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
——进一步放开放活一批国有、集体小企业。
2、2002年目标
——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各项功能趋于完善,资产配置趋于合理;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全面展开工作,资本运营取得初步成果,新型企业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完成70%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成街道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国有大中型骨
干企业。
3、2003年目标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力争实现从40%的现有行业中退
出。
——国有资产力争实现从现有企业中退出30%,集体资产退出80%。
——培育出一批体制新、机制活、竞争力强、有一定资产规模、经济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
——建立健全以资产为纽带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基本实现政企分开。
——完成80%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4、2004年目标
——国有经济力争实现从60%的现有行业中退出。
——国有资产力争实现从现有企业中退出50%,集体资产全部实现退出。
——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5、2005年目标
——基本完成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力争使1—2户企业股票上市。
四、“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优化布局,突出重点,集中有限的国有资产,重点支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能起主导和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让出发展空间,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充分发挥其他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调整的重点是:国有资产要从理发、修配、土产、洗染、旅店、小型餐饮、小型零售等行业中退出。对这些行业中的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加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国有资产的退出,实施战略性改组。退出的国有资本注入优势企业,支持其更快的发展。
(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造的有效途径和办法,除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外,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一律不搞国有独资公司。大力支持非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非国有企业参股、控股的企业,不作股权比例限制;通过企业内部员工共同出资认购本企业部分股份,把企业改造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
对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要在调整股权结构、建立出资人制度、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完善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完善。
(三)以市场为导向,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
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通过资产划转、企业联合、兼并等方式,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国有资产存量逐步从低水平的产品竞争中退出,从低回报领域向高回报领域转移,将优质资产注入优势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打破部门隶属关系和所有制限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鼓励和帮助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竞争力、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机制力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创名品、名店为核心,迅速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集团,重点培育滨江、华旭、狗不理、和平建工四家企业集团;在培育企业集团的同时,重点抓好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
在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必须把放活小企业作为重要任务。要因企制宜,不拘一格,采取股份合作制、公开拍卖、出售、转让、兼并等各种形式放活小企业。
(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系,规范资产营运机构的运作,建立新型的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按照政府经济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国有资产行政管理职能与营运职能分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建立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制度。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使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体制尽快进入实质性的运转阶段。
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既要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企业化经营,又要贯彻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承担政府宏观调控任务。对国有资产营运机构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五)加快街道集体企业改革
进一步加强区街两级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完善各项工作职能。重点搞好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实现政企分开;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集体企业。
五、2010年企业改革与发展远景目标
2005——2010年,企业改革与发展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形成功能完备的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
——国有资本运营取得明显成效,资本投资中心功能更加突出;
——形成一批新兴的产业和大中型骨干企业;
——国有资产总量实现快速增长。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