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关于印发《和平区2009年人事人才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9-08-19    发布者:区人社局


关于印发《和平区2009年人事人才工作要点》的通知

 2009年人事人才工作要点

 

2009年人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要求,难中求进保增长,齐心协力渡难关,汇才聚智上水平,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造就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各项人事人才工作,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决策,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人事工作上水平、区域经济快发展、广大人才得实惠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区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转变职能,建立健全推动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以能力和作风建设为核心,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深入落实公务员法及公务员管理的相关配套法规,不断推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1.认真组织实施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在2008年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和平区公务员的实际配置情况,进一步探索公务员的交流轮岗实施程序和方法,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务员交流轮岗意见。同时通过职位设定、笔试、面试等环节的细化组织,为今后公务员交流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正规化打下基础。

2.公务员考录工作。精心组织实施2009年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的考录工作,确保考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不出现任何纰漏。坚持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居委会和基层一线锻炼制度,使其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3.公务员培训工作。围绕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重点工作,强化素质,促进发展。一是组织科长任职培训班,重点提高新任职科长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新任职科长高水平胜任本职工作。二是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组织全区公务员新一轮大培训。

4.开展公务员管理的“三基一化”建设。根据市人事局安排建立和平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随时掌握全区公务员动态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提高公务员管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科学管理、搞好决策提供服务。深入调研近年来新录用公务员队伍结构并进行具体分析,对新录用公务员各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发掘这支新生力量的潜力,提出发现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储备优秀人才的对策建议。

5.公务员疗养及福利待遇工作。建立和完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外地疗养与优秀公务员就地疗养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密切关注规范津贴补贴相关政策出台情况,配合财政局做好方案调整工作。

6.在行政机关开展“十佳公仆”评选表彰活动。

三、以“高”、“尖”、“急”人才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鼓励公务员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资助办法,突出对高学历人才的政策鼓励;开展第六批拔尖人才和第三批中青年骨干标兵评选表彰活动,突出尖端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结合2008年出台的《和平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绩效标准、确定校标样本、开展调查访谈等人力资源的相关程序和人才测评手段,建立社区工作人才素质模型,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继续教育工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开展系列“科学发展创新人才”大讲座活动。完善继续教育择优资助项目审批、考核、验收管理制度,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开展继续教育先进单位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区继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3.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出台的《和平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根据社区居委会换届改选的原则和要求,为社区居委会换届改选进行笔试命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任职培训工作,确保社区干部素质的有效提升。

四、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重点,着力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和人员配置改革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建立事业单位岗位数据库。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各用人单位的聘用合同,确保聘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逐步实现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工作。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切实保证招聘人员素质,为和平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选配适用的优秀人才。

3.按照市有关文件精神,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后的工资兑现工作。同时密切关注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的政策出台情况,做好方案调整。做好教育系统普通中学绩效工资工作。

五、以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为重点,做好“暖冬计划”各项服务工作

1.加强对区域内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服务。与区招商办的密切合作,共同打造服务平台,实现招商引资服务与人事人才服务的共赢。推出人才服务联系点制度,开展一对一的人才服务直通车服务,定期深入重点企业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规范化、高质量的人事代理服务,多渠道引进所需中高级人才,帮助企业不断提升人力资本,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加强对毕业生的服务。利用毕业生服务窗口,为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组织和参与院校专场招聘会。

3.加强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和搭建我区功勋、功臣企业和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与人才中心的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办公网络信息化的管理,全面实现电子档案,为企业和流动人员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拓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领域,在滨江道-和平路商业圈、金融城商务圈、天地烩商旅服务圈、海信广场等区域筹建人事人才工作站,开展贴身式服务。认真贯彻和执行《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人才派遣程序,强化劳动关系,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4.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平人才网“党员之家”的信息内容,使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市、区党的政策。在有条件的代理单位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对困难的党员实行帮扶措施,设专人做好流动党员的工作。

5.搭建“三位一体”的人才交流平台。将中介服务纳入市场化的重点工作,紧随市场热点,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收集和掌握单位用人需求,提高储存各类人员得信息量,构建“现场招聘,日常中介,中高级人才委托招聘”三位一体的人才交流模式。

6.拓展虚拟人才市场的空间。提升完善和平人才网站,拓展虚拟人才市场的空间;解决企业信息闭塞、人才匮乏等难题,推行灵活的借脑机制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模式;建立和平人才信息港,多渠道广泛搜集和储存各类人才信息和就业岗位,完善人才库、专家库、企业数据库;在人才中心网站免费链接重点企业进行宣传,通过多种高附加值服务,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六、统筹规划,推进各项人事人才工作更好发展

1.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做好技师开考开评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推行等相关工作。

2.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计划的审核及批复工作。

3.做好机关人事及老干部、退管工作。

4.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完成军转干部和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定期开展烈属慰问。及时向双拥办总结汇报工作情况。

5.职称评审工作。继续做好29系列专业技术职评和政工职评工作,按照岗位设置标准,严把职称评定质量关和数量关,确保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进一步提高。面向基层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拓展业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6.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调整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成员,进一步完善仲裁组织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组建一支法律通、政策熟、业务精的仲裁员队伍。建立仲裁员定期学习活动制度。

7.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区民心工程所交办的各项任务。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事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市、区两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动员部署,增强做好人事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狠抓“三基一化”建设,提升人事干部七项能力。以基本制度健全,基础资料完整,基本功扎实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目标,从七个方面不断强化人事干部能力建设:一是乐学擅学会学的学习研究能力;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能力;三是面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四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开拓能力;五是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自律能力;六是想事、干事、成事的业务能力;七是勇敢面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确保稳定的应对能力;

3.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人事工作纪律,保持人事部门和人事干部的良好形象。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