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安委会办公室转发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的通知
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
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对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区总工会与区安监局联合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团区委组织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等。
重点是通过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校园”
区教育局牵头,团区委、公安和平分局、交管和平支队、消防和平支队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重点是要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生产的学习、宣传、教育、应急演练,面向广大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技能,强化安全意识素质,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起点,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保障师生的安全。
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机关”
区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具体落实。
重点是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机关宣传教育和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系列挂图和宣传画,大力营造良好的机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文化氛围。
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社区”
街道办事处负责牵头落实,区文明办、区建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安监局、公安和平分局等相关单位做好配合。
重点要加强社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编印发放《社区安全知识手册》,指导居家出行、用电用气、装修装饰、自救避险等方面的宣传资料,大力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家庭”
街道办事处负责牵头落实,区委宣传部、区妇联、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等部门做好配合。
重点将安全知识宣传纳入 “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活动,编印发放《家庭安全知识手册》,指导辖区居民做好防火、防盗、用电、用气等居家安全工作,开展社区性、综合性、体验性培训和警示教育。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公共场所”
区委宣传部、区商务委、区民政局、区科委、区建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卫计委、区体育局、区安监局、区楼宇办、区繁华办、五大道管委会、公安和平分局、交管和平支队、区新闻中心等部门分工负责落实。
重点是要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氛围,在人员密集场所、过街天桥、道路隔离带、交通护栏等重要地段悬挂安全宣传横幅、标语;在电子显示屏播放安全宣传片、安全警示提示及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各类人员密集场所每年度至少开展一次预防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传授避险技能、拓展自救方式,进一步提高民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各单位、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全面部署本区域、本领域、本部门“七进”活动,细致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请各单位、各部门于2018年4月30日前将本单位、本部门“七进”活动落实方案和负责此项工作的联络员(姓名、联系电话)报送至区安委会办公室电子邮箱;2018年12月15日前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总结报送至区安委会办公室电子邮箱。
区安委会办公室将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部署及落实情况汇总并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范畴。
附件: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的通知
2018年4月16日
(联系人:李鹏;联系电话:23196696:电子邮箱:hpdfzw@126.com)
附件
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的通知
各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安全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等8部门《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宣教〔2016〕42号)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的通知》(安委办〔2017〕35号)和市安全监管局、市委宣传部等8部门《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津安监管办〔2017〕2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安委会办公室制定了《天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天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工作(以下统称“七进”),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广泛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
要通过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一要健全制度。各类企业要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安全宣誓、安全承诺、安全岗位描述、班前安全会等制度,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确保有专门责任人和专项工作经费。二要开展培训。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作为班前会、月度例会、生产经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固定议题研究部署;结合岗位风险防控,突出岗位应知应会教育,定期开展岗位安全知识普及与培训,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推动建设安全教育体验馆,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冶金、交通、有限空间作业等行业领域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三要丰富活动。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积极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安全宣教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四要创建文化。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要内容,同时要切实承担起安全文化辐射全社会的责任。五要注重警示。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生产宣传专栏,悬挂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安全生产系列挂图。利用社区、繁华路段、高速公路、智能楼宇等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警示提示。高危行业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每季度至少要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定期组织安全反思活动。六要规范标识。设置岗位安全描述、风险公告、警示提示、安全操作规程等标识。
责任单位:各级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各级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工会与安监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等;相关部门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校园”
要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面向广大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技能,强化安全意识素质,做到从早抓起、从小抓起。一要组织授课。要制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幼儿园及中小学要保证安全教育时间,每次家长会固定安排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内容;鼓励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开设安全选修课或安全知识讲座。二要营造氛围。在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刊、黑板报、网站和“两微一端”等设立安全专栏,定期更新;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循环播放安全知识和安全提示;在走廊、教室、食堂、学生公寓、实习实训场地等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提示标语。三要丰富资料。向学生发放校园安全知识资料,在图书馆、活动室和校园网设立安全角,提供安全知识读物借阅和电子资料下载服务。四要充实人员。鼓励和支持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党员干部、有专业所长的人员积极投身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建设一定数量的专兼职结合的安全宣传教育队伍。五要组织训练。注重学生参与互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地震、火灾和防踩踏疏散等安全应急演练;积极创建“平安校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六要落实考核。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针对教师职工的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置能力考核和针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测试。
责任单位:各级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开展系列安全文化活动,指导各类学校开展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公安、共青团组织等相关部门密切参与;各级政府将安全知识进学校开展情况纳入对教育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日常督查和考核内容。
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机关”
要通过加强机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有关要求,提升机关党员干部自身安全生产理论业务水平。一要开展培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机关宣传教育和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本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安全生产专题讲座。二要营造氛围。在机关宣传栏、橱窗、食堂等场所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系列挂图和宣传画,在电子屏循环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提示,强化安全发展观念。三要开办专栏。在机关相关行业报刊、官方网站和“两微一端”中开设安全生产专题,及时宣传报道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举措等。四要树立典型。机关单位要带头营造良好的机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文化氛围,特别是窗口和服务性单位应充分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五是落实保障。机关单位要明确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部门,明确责任人员,保障工作经费。
责任单位:各级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各级机关单位具体落实。
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社区”
要通过加强社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促进广大社区居民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转化为强烈的自觉意识,有效提升社区安全运行水平。一要营造氛围。在社区、住宅小区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橱窗,在小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经常性播放安全常识和安全提示。二要落实人员。从社区居委会、老年协会等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专兼职安全宣传员,组织建设安全宣教志愿者队伍。三要充实资料。编印发放《社区安全知识手册》,内容涵盖居家出行、用电用气、装修装饰、企业生产等方面的宣传资料。四要组织活动。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鼓励社区民间文艺爱好者开展安全文艺创作,定期组织送安全文艺节目进社区等活动。五要开展演练。结合本地区和社区实际,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安全应急演练,开展社区性、综合性、体验性培训和警示教育。
责任单位:各级安委会办公室牵头,文明办、公安、建设、安监等相关单位密切参与,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具体负责。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农村”
要通过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支撑和保障。一要营造氛围。农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在集市、主要街道、文化大院、党员群众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等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橱窗或宣传栏,张贴安全宣传画和标语,普及安全生产和应急避险、逃生自救知识。二要丰富载体。利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村文化活动站、学习室、广播等,重点开展交通、消防、居家、农机等安全宣传教育。三要充实人员。鼓励支持本地党员和热心村民担任安全宣传员;发挥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等队伍的作用,调动其在工作之余兼任安全宣传员。四要组织活动。依托志愿者队伍等社会组织定期到农村开展安全宣教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生产文艺作品创作和演出,定期开展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讲和防灭火应急演练。五要有所侧重。摸清底数,重点加强对即将赴城市务工青壮年的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普及基本安全技能;加强对留守老人、儿童的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等方面安全知识,在村民经常性停留或活动的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设置警示标语。
责任单位: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牵头,公安、建设、文广、安监、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参与,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具体实施。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家庭”
要通过加强家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动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社会治理和良好的安全生产社会秩序。一要丰富资料。编印发放《家庭安全知识手册》。各村委会、居委会要采取印发安全手册、明白纸,深入居民家中走访等方式,指导辖区内居民做好防火、防盗、用电、用气等居家安全工作。二要开展活动。与安全宣传教育“进学校”相结合,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我给爸爸妈妈讲安全”“我把安全带回家”等活动;定期开展家庭燃气、用电和防火等安全知识宣讲。三要创新载体。将安全知识宣传纳入“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活动,发挥“教育一个家庭、影响若干成员、辐射整个社会”的作用;通过各区有线电视台制作播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专题节目或安全公益广告。四要普及技能。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家庭普及高楼火灾、交通意外、地震等应急安全逃生技能。
责任单位:各级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各级党委宣传、文明办、教育、妇联等部门密切参与,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
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公共场所”
要通过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和减少公共安全事故及群死群伤事故发生。一要营造氛围。在商场、景区、商业街、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速公路路口、收费站、服务区,过街天桥、道路隔离带、护栏等重要地段,悬挂安全宣传横幅、标语,在电子显示屏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警示提示。二要建设场所。建设安全示范街道、安全文化广场、安全主题公园、安全文化长廊、安全科普体验馆等,结合新兴科技手段,开发寓教于乐的安全体验项目。三要组织演练。组织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防地震、火灾、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四要有公益广告。商场、市场、影院等场所要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公益广告,普及消防、交通、高危作业等安全知识,促进提高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单位:各级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各级党委宣传、公安、交通、建设、文广、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