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和平区市容环境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发布日期:2008-07-01    发布者:区发展改革委

和平区市容环境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和平区市容管理委员会

根据市、区政府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区具体情况,现制定和平区2001年──2005年市容环境发展“十五”规划意见如下:

纵观世界发展格局,经济全球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在这世纪交替的关键时刻,全国各省市、乃至各地区都力求站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高度,抓住中国入世这个历史机遇,思考着本地区加快发展的大计。“中国入世”对城市环境管理来说,也是工作上水平的极好机遇。刘琨书记最近指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和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站在天津市定位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高度,和平区立足今年着眼于今后的五年,力争在‘十五’期间基本实现把和平区建成天津市商贸金融中心区、新兴第三产业示范区、现代化都市风貌形象区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开了市容环境上水平这个依托是不行的。换言之,市容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刘琨书记还提出了要打好三张牌,特别是第三张牌,打好管理服务牌,逐步形成现代化都市风貌形象区。这是对和平区市容环境发展“十五”计划的目标要求和形象描绘,也是我们制定的“十五”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这一工作思路,正视困难,下大力量搞好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为和平区的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一、指导思想

和平区市容环境管理发展“十五”计划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描准“1266”目标,围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突出抓好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全面实现“二四六”发展目标,即:实现基本无违章区、基本无鼠蟑区;做到道路扫保质量,人均绿地面积、街景网络水平、道路综合治理四个方面在全市领先;创建60%文明社区。努力营造符合国际大都市风貌形象的市容环境和氛围,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团结奋斗,实现市容环境管理工作全面上水平。

二、目标任务

展望未来,和平区要建成天津市商贸金融中心区,新兴第三产业示范区,现代城市风貌形象区。具体到各街按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劝业场街将建成以滨江道和和平路为代表的商业特色街;小白楼街将建成高档金融商贸娱乐街;南市街将建成集餐饮、娱乐、高中档住宅为一体的繁华区;体育馆街将建成以五大道风貌建筑群为依托的高级住宅、商务街;新兴街、南营门街将建成高尚社区示范街。配合这一蓝图的实现,市容环境管理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上水平。

()环境卫生方面。

1、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机扫率达10%, 夏秋季水洗率达30%。

2、通过改造维修,使水冲放流公厕达100%, 公厕设施完好率达100%。

3、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全部实现集装箱和挤压车密封运输,垃圾清运率达100%。环卫设施完好率达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全区居民区逐步实现垃圾袋装,“十五”期末普极率达40%以上。

4、加强施工工地管理,现场围挡作业,废弃物日产日清,工完料净场地清,工地达标率100%。

()市容环境方面。

1、市容清洁整齐,无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挂衣物、乱贴乱画,无随地吐痰现象。2003年实现基本无违章区。

2、社区内有足够的密封式垃圾容器。环卫设施完好率达100%,清扫保洁率达100%。

3、沿街单位全部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和门内达标责任制,合格率达100%。2003年使全区80%以上,2005年有95%以上的单位达到市、区、系统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标准。

4、继续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在充实完善提高的基础上,2003年使全区30%以上,2004年有50%以上,2005年有60%社区实现创建文明社区。

()占路市场退路进厅方面。

集贸、摊群占路市场按照退路进厅发展方向,到2002年全区基本完成建厅退路工作,使建厅市场布局合理。对暂时保留的占路市场要按照“四线一净”标准严格管理,市场达标率达100%。

()市政园林建设方面。

1、加强对道路的治理,路面平整、无坑凹、无松散,养护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质率达85%, 因公创路恢复率达100(不含冬季破路)

2、及时做好社区内拆违、改造后甬路修复,硬质覆盖跟进工作,解决污水外溢,坚持昼夜服务,24小时内治理完毕。

3、通过增加植树,开辟绿地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0.8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1.98%。

()综合治理方面。

通过实施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切实解决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净化道路环境秩序,强化对重点繁华地区管理,使之在道路环境秩序综合治理方面有突破性变化。真正形成现代化都市风貌形象区。

()城区除四害方面。

在除四害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巩固灭鼠、灭蟑成果,降低鼠、苍蝇、蟑螂的密度。

1、每年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全区性大规模群众灭鼠活动,使全区鼠密度平均值保持在3%以下国家标准。

2、蟑螂侵害率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3、抓好夏季灭蚊蝇工作,对孳生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药物消毒和环境整治,有效降低蚊蝇密度,创建无蝇达标区。

42003年建成基本无鼠蟑达标区。

()街景网络建设方面。

1、街道整修工作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区改造、灯光美化结合起来,要与全市、全区重点建设工程结合起来,配套实施,不断提高档次水平。

2、灯光夜景建设工作要在分出层次,提高档次上下功夫,要结合全区规划布局,根据不同区域功能特点,安排灯光建设,使全区灯光布局既有繁华闹市区的纷繁艳丽,又有高档商贸区高贵华丽,还有居民住宅区的淡雅恬静,形成灯光通道错落有致,明暗结合,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新格局。

三、主要措施

实施“十五”计划,任务很艰巨,矛盾也很突出,工作成果直接关系到大都市中心风貌区形象,各方面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把它做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明显成效。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各级领导要确实精心组织,认识要上水平。“十五”计划的目标任务,能否落实到实处,关键在于各级主要领导对各项工作认识的高度和上下是否形成共识。首先要把城区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其次要认真组织实施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综治工作深入开展;再有必须下死决心,背水一战,落实责任制,坚持谁的事谁办,谁的任务谁完成,各单位承担的任务要层层量化、分解,做到项项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一级抓一级,保证“十五”计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理顺体制,解决深层次矛盾要上水平。贯彻落实《关于区、街体制改革的意见》,本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街、居委会管理城市、服务社区的基本职能,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认真组织居民群众清脏、治乱、绿化、净化环境,为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方便群众生活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健全法制,依法管理要上水平。坚决贯彻执行市区有关加强城市管理的一些政策、法规、规定,全面推行城市管理一支队伍综合执法,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道路巡查制度,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管理水平,加大依法管理力度,使城市管理真正实现全方位、规范化、经常化的长效管理。

()加大宣传力度,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上水平。广泛发动群众,从“人、家、院、片”入手,以提高市民道德素质为主题,创建文明家庭;以建立“友善、和睦、亲情”的新型人际关系为主题,创建文明楼院;以优化群众生活环境为主题,创建文明小区,努力实现创建文明社区的目标。

()加强监督检查,综合治理阶段性成果要上水平。主要是抓好领导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领导监督,邀请区四套班子领导定期检查,主动汇报,办复提案,落实批示;群众监督,采取问卷调查,落实来信来访,解决难点、热点问题;舆论监督,在区有线电视中心、《今日和平》报,继续开设市容环境曝光台,适时召集有关部门观看问题录像,进行一次综合检查,还要组织有关单位以背对背的形式进行抽查,所有检查的问题要进行通报,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评比依据。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