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和平区商贸流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发布日期:2008-06-13    发布者:区发展改革委

和平区商贸流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2010年)

和平区经济贸易委员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是这一阶段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区政府的要求,按照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规划纲要”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区商业的客观发展需求,经过研讨,制定规划如下:

一、“十五”的回顾与现状

“十五”期间,和平区商业紧紧围绕把天津市建设成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工作思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宏观管理,调整经营结构和开拓流通市场等手段,使和平区呈现出集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功能不断完善,业态多元化的新型中心商贸繁华区。

(一)形成了一个现代化商业体系。和平区在机遇和

挑战面前,以商业作为主导产业,使其向着所有制的多元化、新业态齐全化、商业和服务功能齐备化方向发展,市场层次丰富、规模效益显著,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现代化商业体系,中心商业区的地位更加牢固。

(二)两大结构的调整步伐较快。一是,加快了所有

制结构的调整。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竞争行业中退出的工作全面推进,到目前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企业达到61家,占基层企业总数的75%;商业小型企业通过分块搞活、“就地卧倒”、优化组合、兼并等形式实现国有资产退出的企业有20家,占24%;此外,为筹措改制成本,妥善分流安置职工,拍卖企业网点351个,置换资金1.83亿元,实现了既定目标;把置换出的国有资产投入到海河开发等优势项目中。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有了长足发展。以名店老字号为载体的餐饮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服务业、以科技为先导的商办工业迅速发展壮大。

(三)三大企业集团形成了规模。通过合理的产业重组和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引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使滨江集团、华旭集团、狗不理集团发挥了规模效益,成为和平区的支柱企业。

(四)建成了一批商业特色街和商业小区

1、初步建成了以“金街”为载体,辐射南市和小白楼地区的三大经济商业圈。“金街”先后建成了大连万达商业广场、华清米盖尔商厦、米莱欧商厦、麦购休闲购物广场、伊都锦商厦、华都食府、庆新商厦。小白楼地区先后建成了信达商业广场、滨江万丽酒店。南市地区建成了滨江金耀女人街、水牛城、舒泊花园酒店等大型和超大型商业设施。尤其是沃尔玛等世界零售业500强的加盟,更加增强了和平区商业的实力,加快了和平区现代化商业发展进程。

2、南京路伊势丹、津汇广场、国际商场一带形成了著名品牌、中高档消费的商业区。

3、老字号餐饮和中、西快餐齐头并进。在劝业场周边商业的带动下,老字号餐饮企业的特色餐饮得到了弘扬,同时还引进了麦当劳、肯得基等快餐,满足了多层次需求。长春道、新华路快餐风味特色更加突出,在商业中心区形成功能互补。

4、形成了科贸、电讯发展的专营商业和街道。围绕电报大楼,在鞍山道与南京路周围,形成了电讯设备的经营区,汉诺威商城、新中国文化用品专营店等优势店不断崛起。

5、建成了以贵阳路为主的社区便民商业街。贵阳路辐射两个社区,均为人口较为密集地区,客流量大,消费群体集中。在贵阳路副食综合商场的带动下,先后又成立华润超市、津工超市、物美便利超市、食为天快餐、耳朵眼快餐等便民商业,方便了居民消费。

6、“五大道”旅游商业区已初步形成。在开发“五大道”风貌景观区和建设地域人文环境上,形成了集商旅结合、商文结合的特色区域,带动了黄家花园地段的商业发展,形成了以文化消费、健身娱乐消费为主要特色的文娱区域。

“十五”期间和平区的商贸建设和发展,对周边区域的辐射、集聚功能,扩大和促进了和平商圈的发展,为进一步建成国际化、现代化的中心商业区夯实了基础。但是,也存在着总体发展不均衡,个别商业企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国有企业改制步伐有待加快等问题。今后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步伐,加大力度,使和平区商业处于全市商业大发展、大流通的前列。

二、“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根据市委“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建设和平区中心经济强区战略目标的要求,结合和平区商业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实际,制定和平区商贸流通2006年——2010年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天津市“发展大商业,建设大都市,搞活大流通”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和平区中心经济强区的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商业优势、提升经营档次、构筑高水平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把和平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现代大都市特色的中心商业繁华区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二)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1.实现目标

到2010年,区属商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亿元(其中:华旭集团7.91亿元;狗不理集团9930万元),比2005年增长328.77%;

到2010年,区属商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亿元(其中:华旭集团46.46亿元;狗不理集团59127万元),比2005年增长315.79%;

到2010年,区属商业实现税收13315万元(含华旭集团、狗不理集团),比2005年增长324.99 %。

到2010年,规划完成120个“放心早点”网点建设,总量达到150个。

到2010年,规划完成12个生鲜超市建设,总量达到20个。

到2010年,新建连锁店80个。

到2010年,完成建设海河、小白楼商务、商贸区经济带的建设。

到2010年,完善南京路高档商贸、商务区经济带的建设。

到2010年,商业设施项目中的新建、改建、装修、技改任务实现达标。

2、主要任务

(1)商业改革

通过广泛吸纳社会法人参与区属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华旭集团、滨江集团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使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竞争行业中全部退出。

指导名店、老字号企业搞好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科技载体,扩大传统优势,实现商业运作规范化。

加大对集团公司的培育力度,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增强大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积极运作公司上市。

(2)设施建设

抓好商业设施建设,新建、扩建、改造一批企业,满足人民由购物需要向综合消费需求的转变,为大发展打牢基础。到2010年,投资建设8个2000—以上的中型、大型商业设施(华旭公司:桂顺斋糕点厂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冠生园食品厂建设项目,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狗不理集团:建设三个快餐样板店项目,投资224万元,建筑面积约为;建设狗不理速冻食品厂项目,达到日生产能力9吨,投资956万元,建筑面积;建设狗不理总店、狗不理快餐项目,投资2957万元,建筑面积。建设白记快餐、宴宾楼连锁店,宴宾楼速冻食品厂项目,投资480万元,新增经营面积。华清公司:拟建停车场,投资待定)。

(3)市场建设

认真组织好“民心工程”, 推动社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到2010年,发展120个社区“放心早点”网点,全区“放心早点”网点总数达到150个;改造2个大型零售超市,改造面积,使大型零售超市内设生鲜卖场经营面积平均达到;按行政区域人口配比,建设20个1500——的生鲜超市,总面积达到30000;发展80个社区民需商品连锁店、便利店、服务店,以新的业态赢得市场。

(4)品牌发展

不断提升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实现品牌效应。加快商办工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以品牌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到2010年,建立商业10大品牌。其中驰名品牌2个,著名品牌8个。建立5个千万元品牌企业,5个亿元品牌企业,将“新华饭店”改建成豪华名品专卖店,使品牌的知名度再度提升。

(5)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产业、经营业态多元发展。结合海河开发、道路拓宽等工程,拆除“中国饭店”后,建一座综合大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商业服务业的同时,到2010年,建成档次较高,功能齐全,贡献突出的“汉诺威科技大厦”、“和平娱乐总汇”、“安保锁具服务中心”,建成5个现代物流公司(中心),使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达到60%。大力发展流通业,建立以物流配送中心为主的,面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领域及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现代物流业,提升消费等级。

(6)电子商务

着力实现商业电子网络化经营,推进商业现代经营方式。本着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逐步提升,全面实施的要求,到2010年,力争以上的商业企业实现网络化电子商务。同时加快企业计算机管理进程,80%以上的企业实现电化管理。

三、主要措施

为落实好市场化发展目标,要认真贯彻市、区八届九次会议精神,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上突出一个“活”字,充分利用和平区商业有限的土地资源,激发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在扩大开放、搞活大流通上,突出一个“争”字,创一流商业,确保“十一五”计划的有效落实。

(一)更新理念,创新发展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把握先进生产力标准,按照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和建设和平区中心经济强区的要求,把思想统一到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大繁荣上来,根据新形势,制定新目标、新任务,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发展。

(二)拓展新市场领域,促进优势发展

适应“WTO”和国际开放市场的需要,着眼于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开拓进取。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把握机遇,寻求新的领域,以创新竞争、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积极拓展新的经营领域,避免重复商业或经营雷同。尤其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现代流通业发展,立足和平,辐射全市,链接国际,让那些占据空间小,经营效益好,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不断壮大,进一步促进我区商业的聚集和发展。

(三)加强服务,强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认真吸纳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坚持以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在管理上进行制度创新,使企业增强竞争能力。尤其提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要定期培训,为管理者加压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思路推进企业发展,为企业注入活力。

(四)整合资源,增强规模实力

打破框框和界限,加快资源的有效组合。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地理资源等优势,把社会资金积聚起来,以资源聚资金,以资源聚资产,经过资本运作,实现资本整合,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有所作为,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壮大企业实力奠定物质基础。在实施“十一五”发展战略中,要以优化资本结构,实行强强联合、强势发展作为商业改革的重心,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

(五)引进人才,夯实发展基础

走人才强区,人才强企,依托人才干事业求发展的路子。结合当前新形势的需要,加大人才吸引、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储备的力度,把能人贤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服务于经济,贡献于企业,实现人员管理系统化、网络化,使人才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财富。

(六)发挥品牌优势,发展新业态

破除陈旧观念,挖掘品牌潜力,大胆进军现代物流产业,积极调整商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加大新技术领域、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领域的开发,使品牌优势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以新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中介、服务、咨询、电讯等新产业,开辟以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为主的配送物流业,加速向其它产业发展,使商业经济向多业态、全方位经营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七)加强领导,落实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战略,在组织保证、工作到位、目标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负责、阶段实施上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指导,认真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握涉及全局和整体的矛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适应发展的需要。加强经济运行中的调控监测机制,定期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把握经济运行质量,在增长方式和运行速度上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实现建设和平区中心经济强区的战略目标。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