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体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年—2010年)
和平区体育局
体育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
“十五”期间,和平区体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区各方面的团结协作和全体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和平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目标任务。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五期间积极贯彻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奥运精神为动力,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充分发挥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功能,树立新的体育观和服务观,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在促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我局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国家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和研究全区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努力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各方面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十五期间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一)抓好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竞技体育
1、2002年3月——10月组队参加天津市第十届全运会荣获青少年组金牌(113.5)奖牌(292)和团体总分(3122.75分)三项第一。
2、2002年我区率队参加2002年在德国举行的“国际游泳新秀赛”荣获金牌8枚;银牌10枚;铜牌6枚。2003年在越南举行的游泳公开赛荣获金牌8枚;银牌6枚;铜牌5枚在国际比赛上为和平区赢得了荣誉。
3、2003年9月组队参加在宁夏银川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华职专陀螺队代表天津市参赛。
4、2003年10月和平区作为天津市代表队参加在湖南长沙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参加包括乒乓球、击剑、田径、体操等8个比赛项目的比赛,荣获比赛前三名9项次,四至八名15项次,为天津市赢得荣誉。
5、2003年3月—10月举办和平区第五届全运会组织包括“三八健康杯”、登山、保龄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等14个比赛项目三个大组别的比赛,来自全区机关干部、街道社区驻街企事业单位、和青少年学生2000余人参加本次全运会。此外,本届全运会正值非典期间,由于领导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整个赛事安全顺利进行,得到市区有关方面的普遍赞誉。
(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设施建设加强
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已有十年,和平区全民健身工作在组织建设、设施建设以及活动开展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十五期间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天津市体育局评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民健身周优秀单位”。2002年、2004年南市街、劝业场街进入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行列,至此和平区6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进入全国先进社区行列,实现了“一片红”。2003年一中、二南开、二十一中、实验小学、昆鹏小学、长沙路小学被评为全市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2005年在江苏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运会上,和平区体育馆街、二南开中学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新兴街先进个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和平区地处我市中心区,是我市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32万,下设6个街道办事处,86个社区居委会。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10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在市体育局的领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区的社区体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初步构建了面向社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全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始终坚持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社区体育的组织,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使社区体育成为丰富社区群众活动内容、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载体。
自1997年实施全民健身一期工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国家体育总局、市体育局及各受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利用国家体育总局、市体育局体育彩票公益金,建立了各种社区体育设施51处、200余件,它们分布在海河健身公园、广场、社区居委会等,并受到广大市民群众和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安装的体育器材大大方便了广大居民健身,让他们一出门就享受到健身的快乐。同时也使全民健身活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2003年以来,市政府对全市旧楼区实施改造,对社区体育实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具备一定场地条件的社区街道、居委会能安装的必须安装。大大促进我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区健身环境。其中健身器材有健骑机、跑步机、腰背按摩、三位扭腰器、柔韧杠、乒乓球台等,分布在我区6个街道,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使广大社区居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同时也为推动整个天津市社区体育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不断完善场馆基础设施,满足健身需求
区委、区政府十分关心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2002年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和平网球馆;投资380万元对和平游泳馆进行了彻底改造;投资38万元对体育场进行了整修;投资建设了射击馆、柔道馆、武术馆、乒乓球馆,扩建了击剑馆。为我区开展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和满足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全民健身活动需求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为了使我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要求相协调和统一,根据我区区情,特制定“十一五”体育事业规划。
二、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区体育事业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创新,以发展区域经济为中心,把提高国民素质和引导体育消费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积极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适时举办各类业余体育竞赛;扩大各级各类体育活动硬件建设的规模。全面树立新的体育发展观和服务观,把和平区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战略目标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1、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是提高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协调和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作用。
2、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制定并实施《和平区晨晚练管理办法》,对社区居委会的健身辅导站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开展健康文明的群众健身活动。加强对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占领群众体育活动阵地。
3、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继续抓好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各学校要保证在校学生每人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依托具备硬件条件的示范校,扩大我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数量。
4、坚持开展具有和平区特色的“三八”杯、“公仆杯”等妇女体育、机关体育、职工体育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深入推广普及第八套广播体操和天津市市民广播操,并根据和平区的产业构成特点和商业优势,推广普及工间操和行业操。
(二)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
1、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新路,不断总结本体产业发展的经验,建立适应本体产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研究经营战略,拓宽经营渠道,开发经营项目,调整经营结构,加强经营管理,促进经营利润增长。
2、充分利用和平体育馆、网球馆的现有条件,走服务群众活动和举办商业比赛并举的路子。有效发挥体育馆的自身功能,积极参与体育市场的竞争。搞好多种经营。
3、继续抓好和平游泳中心的工作。兼顾训练、开放和培训,强化内部管理,严格经营规范,不断提高对外服务标准,保证对内训练需要。
4、新华路体育场将面向社会开发经营服务项目,结合和平区业余体校的训练工作,合理利用场地资源,不断改善业余体校的办学条件,走产业和办校结合之路。
(三)积极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
1、按照天津市体育局对全市业余训练工作的总体布局,积极创造条件,以和平区业余体校为基地,大力培养和平区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培养游泳、击剑、举重、田径、网球等项目的优秀后备人才。
2、实施对全区体育后备人才的三级网络(学前、小学、中学)管理。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高各项运动成绩。突出项目特点,突破技术难度,攻克金牌高点。普遍提高体育后备人才的测试合格率,努力使业训总体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3、增加和平区体育后备人才向上级输送的总量,提高和平区体育后备人才参加国际、国内及市际、区际各类体育比赛的运动成绩。继续保持我区在天津市全民运动会上金牌总数、团体总分领先的地位。
4、加强体育科研,提高教练员的水平。进行“对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育才”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训质量和提高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加强教练员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择优聘任。
(四)适时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1、组队参加2006年天津市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组队参加天津市第十一届全运会青少年组有关项目的竞赛工作。
3、2007年举办和平区第六届全民运动会。
4、开发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5、每年结合全区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儿童的特点,适时举办球类、棋牌类、游泳、登山户外体育活动及单项体育比赛。进一步丰富全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五)扩大区级和社区体育硬件建设的规模
1、利用现有体育用地,积极筹措资金将新华路体育场进行全面彻底改造,将现有场地建成全天候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足球田径场。
2、积极协调,力争筹建全民健身检测中心。
3、继续实施社区“全民健身小区工程”,通过多种投资渠道,使社区体育健身器材的数量逐年增加。
四、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以上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平区体育局作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将认真负责,努力工作,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
“十一五”期间,体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通过深化改革,体育工作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和平区体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好全区的体育工作,努力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各项政务目标,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引导体育消费,为和平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周密计划
“十一五”期间,和平区体育工作制定的年度及各项工作计划,都要以此规划为中心。 各项体育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可根据全区体育工作发展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和完善,但是,要注意避免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脱离本规划的目标。确保此规划确定的目标得到分步实施,最终实现。
(三)监督检查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此,在体育事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对本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应以2015年体育事业的长期规划为目标。这一目标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体育产业,使我区体育事业不仅成为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成为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