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和平区体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发布日期:2008-07-01    发布者:区发展改革委

和平区体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和平区体育运动委员会

体育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

“九五”期间,和平区体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区各方面的团结协作和全体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和平区体育事业发展“九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体育后备人才;确立了以重点项目为主,带动其它项目的业余训练格局;开展了丰富的体育活动;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比赛;建设了一批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扩大了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探索了体育系统内设机构的改革。

“十五”期间,为了使我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要求相协调和统一,根据我区区情,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进入新世纪,我区体育事业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体制。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为主线,以发展区域经济为中心,把提高国民素质和引导体育消费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积极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适时举办各类业余体育竞赛;扩大各级各类体育活动硬件建设的规模。全面树立新的体育发展观和服务观,把和平区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战略目标: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1、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是提高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协调和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作用,争创“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在“九五”期间已有二个街道办事处达到“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的基础上,再使一至二个街道办事处达到“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

2、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制定并实施《和平区晨晚练管理办法》,对社区居委会的健身辅导站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开展健康文明的群众健身活动。加强对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占领群众体育活动阵地。

3、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学校青少年体育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各学校要保证在校学生每人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在有条件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试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4、坚持开展具有和平区特色的“三八”杯、“公仆”杯等妇女体育、机关体育、职工体育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深入推广普及第八套广播体操,并根据和平区的行业特点和优势,推广普及工间操和行业操。

(二)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

1、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新路,不断总结本体产业发展的经验,建立适应本体产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研究经营战略,拓宽经营渠道,开发经营项目,调整经营结构,加强经营管理,扩大经营利润。

2、充分利用和平体育馆的现有条件,走服务群众活动和举办商业比赛并举的路子。有效发挥体育馆的自身功能,积极参与体育市场的竞争。搞好多种经营。

3、继续抓好和平游泳中心的改革试点工作。兼顾训练、开放和培训,强化内部管理,严格经营规范,不断提高对外服务标准,保证对内训练需要。

4、新华路体育场将面向社会开发经营服务项目,结合和平区业余体校的训练工作,合理利用场地资源,不断改善业余体校的办学条件,走产校结合之路。

(三)积极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

1、按照天津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对全市业余训练工作的总体安排,积极创造条件,以和平区业余体校为基地,大力培养和平区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培养游泳、击剑、举重、田径、网球等项目的优秀后备人才。

2、实施对全区体育后备人才的三级网络(学前、小学、中学)管理。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高各项运动成绩。突出项目特点,突破技术难度,攻克金牌高点。普遍提高体育后备人才的测试合格率,努力使业训总体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3、增加和平区体育后备人才向上级输送的总量,提高和平区体育后备人才参加国际、国内及市际、区际各类体育比赛的运动成绩。继续保持我区在天津市全民运动会上金牌总数、团体总分领先的地位。

4、加强体育科研,提高教练员的水平。进行“对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育才”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训质量和提高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加强教练员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择优任聘。

(四)适时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1、2001年举办和平区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

2、2002年承办天津市第十届全民运动会有关项目的竞赛工作。

3、2003年举办和平区第五届全民运动会。

4、2005年开发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5、每年结合全区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儿童的特点,适时举办球类、棋牌类、游泳、蹬山等单项体育项目的比赛。丰富全区人民的业余生活。

(五)扩大区级和社区体育硬件建设的规模

1、利用现有体育用地,筹建一座占地2900平方米的网球训练馆。

2、对新华路内的柔道馆进行改造,筹建一所1650平方米的新柔道馆。

3、对新华路体育场进行场地维修,完善使用功能,增加养管设施,补充运动器材。

4、实施社区内的“全民健身小区工程”,通过多方投资,使配有成套体育健身器材的小区数量不断增加。

三、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以上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平区体育运动委员会作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将认真负责,努力工作,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十五”期间,体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通过深化改革,体育工作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和平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在中共和平区委、和平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好全区的体育工作,努力完成和平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各项政务目标,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引导体育消费,为和平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周密计划。“十五”期间,和平区体育工作制定的年度及各项工作计划,都要以此规划为中心。 各项体育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可根据全区体育工作发展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和完善,但是,要注意避免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脱离本规划的目标。确保此规划确定的目标,得到分步实施,最终实现。

(三)监督检查。“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纪元,中国的发展将随着加入WTO会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社会主义条件下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此,在体育事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对本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应以2010年体育事业的长期规划为目标。这一目标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体育产业,使我区体育事业不仅成为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要成为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