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城市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年—2010年)
和平区建设委员会
一、“十五”期间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我区城建系统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全面推进和完成“三五八十”奋斗目标的同时,又在市、区“三步走”战略实施方案的宏伟框架内,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和平区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品位逐步得到提升,为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危陋房拆迁取得新的突破,通过实施对南市地区大片危陋房拆迁、道路景观工程建设拆迁、道路拓宽改造和旧路改造拆迁、海河综合开发拆迁、地铁建设以及停车场建设、绿地建设所需拆迁等重大拆迁举措,累计完成危陋房拆迁159.,使4.5万余户居民的住宅条件得到改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健康平稳发展,商业设施完成了庆欣商厦、华清商厦、桂顺斋、滨江金耀世纪广场、万达商业广场、麦购休闲广场、米莱欧商厦、伊都锦商厦、信达广场、万隆商厦等项目建设;住宅建设完成了森淼清华园、新文化花园、新世界花园、庆有西里、金宝公寓、贵都大厦、爱建公寓、吉利花园、鑫东公寓、正和里、福方里5号楼、佳怡公寓、汇名园、天赐园等项目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完成了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区网球馆、区文化馆等项目的建设;教育设施完成了第二南开中学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开工面积245万平方米,竣工15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道路新建、拓宽、翻修等共完成区内80条道路改造,总长度为,总面积为96.,新建盲道长度为,改造缘石坡道为980个;新建和移建35KW变电站各一处;完成节水200万立方米;新增供热面积243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区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我区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每年定期召开招商大会、香港招商、境外招商、知名人士牵线搭桥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大批开发商投资和平,加快了我区城市建设的步伐,如大连万达、香港新世界集团、滨江集团、万兆集团等,为南市地区的危陋房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广顺房地产开发公司实施了多年来一直未能实施的土场地区危改项目,使该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是深化“三区三带”的开发建设,夯实中心商贸、商务区建设的基础。“十五”期间,和平区城市建设在全面优化和完善劝业场、小白楼、南市三个繁华区上下功夫,相继建成了以滨江金耀世纪广场、万达商业广场、信达广场等为代表的10余个大型项目,总计67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陆续开业。在打造南京路商贸商务经济带、和平路商业经济带、海河沿线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上做文章,如建成和平路及滨江道商业步行街;南京路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深入,沿线土地相继完成招商和项目规划设计工作,部分商业设施陆续开工建设;海河沿线地块完成了危陋房拆迁、总体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工作,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把握契机,推动危改进程。我区的城市建设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因此,我们注重把握、适时决策、充分利用、乘势而上,加速了我区危旧房改造的进程。“十五”期间,我区先后新建、拓宽改造道路20余条,在道路建设所需拆迁经费的筹措上,严格执行市区各半的规定,积极筹措资金,完成了道路新建、拓宽改造所需的拆迁任务;在停车场及绿地建设中,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完成拆迁;在海河综合开发过程中,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完成了海河和平广场的拆迁工作。在上述机遇性拆迁中,累计完成危陋房拆迁54万平方米,使1.76万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使我区危陋房总量逐年下降,城市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
(一)“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构建和谐城区为目标,立足于富民强区,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区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服从、服务于天津城市的定位,在全市“三步走”和五大战略总体框架中加快区域发展。坚持走高水平发展之路,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在市内六区中率先建设成为主导产业特色突出、辐射范围广泛、各功能区分工明确、各经济带繁荣兴旺并向纵深发展的中心城区。使和平区成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立足本区,服务全市,辐射环渤海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区的特殊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规划思路:以南京路为分界线,由于和平区南北两个分区在历史沿革、布局结构、区域功能、产业构成、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北部,将北部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区,将南部建设成为综合功能的都市型和谐宜居及高档住宅区。
全区形成“一轴──六区──八个支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即“1-6-8”发展格局,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要服从全区的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二)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
1、一条中轴线——南京路商务商贸带
南京路和平区段东起徐州道,西至南门外大街,总长度。南京路是和平区的南北中轴线,是连接天津市中央商务区与中心商业区的主要通道和重要组成部分。南京路商务商贸带建设,将依托现有大型商务商贸设施和地铁三个站点的地理优势,加快实施项目填充建设,尽快形成天津市服务业“主动脉”。
该区域内建设项目主要有:现代城项目,总规模36万平方米;津汇广场二期项目,建筑面积6.;人才科技大厦13.;诚基中心项目,建筑面积32.;旅游职专项目,拟建规模20万平方米;北洋钢铁大厦15.18万平方米;瑞景大厦5.;地铁和记黄埔项目,拟建规模26.;地铁四箴南里项目,拟建规模11万平方米;地铁鞍山道A、B地块项目,拟建规模13.。
2、六个功能区
(1)小白楼中央金融商务区
小白楼中央金融商务区的四至范围是:营口道、规划大沽路、张自忠路、台儿庄路、徐州道、南京路。区域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包括小白楼商业区和解放北路金融商务区,是天津市CBD的核心,也是市级商业次中心,是和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该区域商业、商务设施较为完善,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将依托天津市行政中心的区位优势,建成以商贸流通业为基础,以金融业为引导,以现代商务为核心内容。成为多元化功能的金融商务区。
小白楼商业区作为市级商业次中心区,是新型商业和现代商务有机结合的CBD核心区。在天津市服务业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以商业为基础,现代商务为主导,设施先进、产业完善的综合经济活动区域。
小白楼商业区:建设和完善大型商业设施,重点发展综合零售商业和专业零售业;建设大型商务楼宇,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业;建设大型宾馆、酒店,重点发展商务酒店及旅游饭店等住宿服务业;建设大型休闲广场,重点发展休闲娱乐业和餐饮业。
主要建设项目小白楼五号地项目,拟建规模20万平方米;湖北路房管局项目,拟建规模;音乐厅北地块,拟建规模;松江路地块项目,拟建规模2.;服装十六厂地块项目,拟建规模;保定道220KV变电站;建成大沽北路停车场及音乐厅广场;开发旅游板块“金融名街”的建设。
(2)和平广场——滨江道中心商业区
和平广场——滨江道中心商业区的四至范围是:鞍山道、甘肃路、多伦道、新华路延长线、和平路、兴安路、荣吉大街、张自忠路、规划大沽路、营口道、西宁道、贵阳路、南京路。区域面积约为1.9平方公里。该地区将形成特大型综合商场、品牌专业商店、休闲、娱乐、餐饮、旅游、星级酒店等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引领消费时尚、汇集世界名牌、云集中外巨商的天津市中心商业区。
主要项目有:恒隆广场项目,拟建建筑规模13万平方米;津门,拟建规模15万平方米;津塔项目,拟建规模30万平方米;新都商厦项目,建设规模4.;北安桥A地块,拟建规模;北安桥B地块,拟建规模;新华世纪广场项目,拟建规模7.;裕德里项目,拟建规模;建设鞍山道“扶桑市井”日式风情街。
(3)南市新兴商业区
南市新兴商业区的四至范围是:南门外大街、南马路、和平路、新华路延长线、多伦道。区域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该区域内已经建成的万达广场、女人街、水牛城、食品街、旅馆街等商业设施,初步形成新的特色商业区。将进一步发展“夜市经济”,建设以南市食品街为核心的天津市第一个不夜城,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南市新兴商业区。
南市新兴商业区:重点发展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和休闲娱乐业。
主要建设项目有建成天津国际五金机电城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4.,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五金机电城、餐饮设施、酒店公寓、停车场、写字楼等;建成明筑轩项目,建设规模6.52万平方米;建成富顿大厦项目,建设规模5.; 南市403地块项目,拟建住宅建筑规模11万平方米;南市406地块,拟建住宅规模;南市202地块,拟建新世界二期住宅项目,拟建规模15万平方米;南市世茂花园项目,拟建住宅规模18万平方米;公安和平分局项目,拟建规模;城市应急中心项目,拟建规模0.17万平方米;南市社区医院项目,拟建规模0.;建成金街停车场。
(4)五大道风貌区
五大道风貌区四至范围是:西康路、贵州路、成都道、南京路、马场道。区域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按照市政府总体规划,五大道风貌区定位为高档商务区、高档商住区和近代人文旅游休闲区。通过开发整修,形成集餐饮(西餐、酒吧)、休闲(茶馆、咖啡)、演出(小型歌舞表演)、娱乐(歌舞厅、旅游马车、电子游戏)、购物(国际高档名牌专卖店、中国传统名牌专营店)、旅游(高档小型酒店)等为一体的聚客地。使其成为功能完善,管理到位,服务优质,充分体现“近代中国看天津”的著名人文旅游景区。
五大道风貌区: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旅游业、文化表演和特色餐饮业。使其成为充满异国情调的“欧陆风韵”旅游板块。
主要建设项目有大理道104号,拟建公建规模;睦南道101号,拟建住宅规模;繁秀里,拟建规模,马场大厦,拟建规模;公安医院项目,拟建规模10万平方米;延寿里项目,拟建规模10万平方米,建设“欧陆风韵”旅游板块(安乐村、睦南道、香港路)。
(5)都市型宜居区
都市型宜居区的四至范围是:气象台路、新兴路、四平西道、南京路、贵阳路、西宁道、营口道、南京路、成都道、贵州路、西康路、河沿道。区域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该地区中、小学教育发达,体育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社区配套完备,是中心城区建设宜居型城市的典型示范区。
都市型宜居区:重点发展居民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业,提升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行业的水平,使其具有示范效果。
主要建设项目有敦仁里项目,拟建住宅规模13.;顺驰广场项目拟建规模;勤建里项目,拟建规模4.,建成西安道停车场和黄家花园停车场项目,建成妇幼保健所,建筑面积3.。
(6)文化卫生区
文化卫生区四至范围是:卫津路、南门外大街、多伦道、甘肃路、鞍山道、南京路、四平西道、新兴路、气象台路、河沿道。功能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这个区域内有教育、科技、广电、卫生等适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素,重点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科技服务、培训、广告、传媒等现代服务业。
文化卫生区主要由医疗卫生服务区和卫津路商务线构成。
主要建设项目有八里台文化市场项目,拟建公建规模1.;卫津化工厂定向安置用房项目,拟建住宅规模;红旗毛纺厂定向安置用房项目,拟建住宅规模,建成总医院二、三期项目,拟建规模20万平方米;建成血研所项目,建筑面积1.。
3、除了完善六个功能区规划调整建设的基础上,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规划建设
(1)教育布局调整:根据市政府批准确定的和平区教育布局调整方案,以区内六个街区为基础,形成各街区包括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内的六个教育园区,整个布局调整在2020年前完成。“十一五”期间要完成9个中小学校建设,建设总规模15.85万平方米。建设重点:二十中学示范学校建设,拟建规模2.8万平方米;汇文中学示范校建设,拟建规模3.79万平方米;五十五中学示范校建设,拟建规模4.08万平方米;建设十七中学示范校,扩建十九中学,恢复建设原法汉中学;长沙路小学规范校建设,拟建规模0.67万平方米;兴安路小学规范校建设,拟建规模0.6万平方米;南市地区扩建模范小学一所(在原兴安路小学基础上,将第三表盘厂地块纳入),拟建规模1.67万平方米;长征中学地块改建旅游职专;南市地区新建示范幼儿园一所,拟建规模0.25万平方米;中心小学增加用地0.1万平方米,用于标准篮球场及绿地建设。
(2)文化旅游设施建设:①把少儿图书馆由目前的0.02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扩大至0.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达标标准。②新建的图书馆,要增加科技含量,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空间和条件,使图书馆的面积达到0.,力争达到地级达标图书馆的标准。③在南市影院、淮海影院、长虹影院、群英影院被拆除后,在南市食品街东侧要预留0.文化用地,同时要保留新兴影院及周边的文化用地。④加快五大道风情区建设,将五大道建成著名的人文旅游景区。⑤加快“静园”修复和布展工作进程,并与国际旅行社联系,共同推出“中国末代皇帝游”京津旅游精品路线,并将这一旅游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扩大知名度。⑥建成以北方局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将辖区内的革命旧址修复重建,形成一处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文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3)危陋房改造全部完成: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逐渐加大,和平区的危陋房数量大大减少,遗留的危陋房改造地块主要有24片,拆迁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剩余总量很小,主要集中在劝业场街、南营门街、体育馆街的部分零星地块,其特点是分布不均,地块不大。“十一五”期间将采取集零为整,通过危陋房周边旧房的统一改造,形成规模以吸引较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参与建设开发,招商方向以住宅建设为主,将危陋房全部改造完毕。
(4)人防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拟建区级党政机关及重要部门、居民人员掩蔽部工程34万平方米,拟建医疗救护、防化专业队、通信专业队、抢修专业队、交通运输专业队、消防专业队、治安专业队、应急预备队等8个专业掩蔽部及地下物资库等5.86万平方米。
(5)完成六个停车场建设:金街停车场、西安道停车场、黄家花园停车场、大沽北路停车场、南市食品街停车场、中心站停车场等六个停车场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和平区交通不便、停车困难的局面。
(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随着海河综合开发的深入实施,将完成大沽北路、兴安路、保定道、海河西路、新华路的拓宽改造,大沽桥、保定桥、新赤峰桥的兴建缩短了与河东、河北区之间的距离,和平区道路拥挤的现状将大为改观。拟建220KV变电站1处、35KV变电站1--2处;新增供暖面积243万平方米,热化率达到92.4%;完成城市节水180万立方米;完成地铁二、三号线的建设。
三、保障措施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在深化思路、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上做文章,在落实各项目标和重点项目上下功夫。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风貌,体现了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档次和品位,因此,城市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把握12个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应当把科技、教育、文化、人口等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将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依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作为城市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协调和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根据和平区的特点,城市建设协调发展要着重把握以下问题:
1、在房地产开发的招商引资中,注重业态的合理分布,实现现代服务业和休闲娱乐性、名牌名品等商业业态,把有品味,有实力的开发项目引入和平,以确保和平区的繁荣和中心区的地位。
2、在海河改造开发和危陋房改造过程中,很多“老字号”企业因规划需要将被拆除,为充分发挥“老字号”企业的优势,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预留适当数量的地块作为“老字号”企业的重建用地,使“老字号”企业重新得到安置,使品牌效应发扬光大。
3、要合理安排各类住宅建设,以满足各类人群的居住需求,尤其要突出中心区优越的服务环境,建设适宜的住宅,以满足常住人口的住房需求。
4、随着海河开发和危陋房改造步伐的加快,和平区常住人口总量减少,充分发挥和平区的教育优势,吸引外区、外省市的学生就学,为繁荣和平区、扩大和平区的影响,应当加快调整教育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和平特色的示范学校、模范校,使和平区教育事业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
5、由于危陋房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设施相继被拆除,这给居民的求医治病带来不便,为缓解这一矛盾,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将社区医疗设施建设一并纳入规划,并加快建设。
6、辖区内的名人故居、风貌建筑居多,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投入适量经费加以保护性修复,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创造更多的旅游景点,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二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城市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危陋房改造还是重点项目建设,都要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反映人们的最大意愿有机结合,并且放到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加以考虑,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重把握以下问题:
7、在危陋房拆迁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新的拆迁政策,充分做好评估测算,做到透明、公开、公平、公正,体现大多数被拆迁人的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拆迁。
8、在项目开发建设中,积极参与规划方案的公示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大限度的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使项目的规划建设更趋合理。
9、大力推广使用节能好、污染小的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按照国家环保建设的总要求,淘汰和禁止使用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材料、产品和工艺,为净化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0、根据天津市水资源匮乏的特点,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工程,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努力搞好节水工作堵塞漏洞,搞好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中水建设利用,努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1、在危陋房拆迁和项目建设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扬尘、噪音等污染源的产生,为城市居民提供宁静的生活空间。
12、在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为弱势群体参与社会活动和公平竞争,提供方便条件。
(二)注重“十一五”规划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衔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十一五”规划是在“三步走”战略目标实施过程中,并且依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框架制定的,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为了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应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适时调整和补充规划内容,使规划更趋完善。“十一五”规划是依据“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的,由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编制的时间跨度较大,经历了两个规划期的八年时间,在编制“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我们在强调搞好与“三步走”发展战略衔接的同时,在重点项目的编制中,做了适当的取舍和增减。在执行过程中,还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实事求是地对项目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适时调整和补充,使“十一五”规划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更加趋于完善,更富有生命力,以确保“十一五”目标的如期实现。
2、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克服随意性。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反映了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城建系统的各有关部门必须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自觉遵照执行,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反对我行我素、有章不循的盲目行为,坚决克服执行规划中的随意性,使城市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健康、稳步推进。
3、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重点项目的落实。通过招商引资形成的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各部门要开设绿色通道全力支持。为此,作为项目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主动协调并与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防止扯皮和相互推诿,尽快形成共识,使建设系统各有关部门在实施相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促使各阶段重点项目相继实施,使规划确定的总目标得于实现。
(三)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建委良好形象。
区建委是区建设系统的排头兵、领头羊,建委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整个建设系统的相关部门。在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的过程中,建委自身要认真学好行政许可法,带头落实行政许可法,切实转变观念,树立起建委的良好形象,协调建设系统各有关部门,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埋头苦干,做出贡献。
1、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提高行政水平和能力。实施行政许可法已拉开了序幕,但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使之成为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尚需做出艰苦的努力。因此,“十一五”期间,要深化对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理解,切实转变职能,自觉实施依法行政。使建委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认识许可、审批不是授权,不是恩赐,而是责任,是服务这个道理,都能在行政过程中牢固执政为民的观念和精神,提高行政水平和能力,从而建立起区建委在区城建系统和广大开发商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规范服务大厅的办件程序,提高办件质量。经过一年多服务大厅办件实践,摸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为广大开发商办件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十一五”期间,要不断总结办件经验,找出办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办件程序,提高办件质量和办件效率。切实落实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的办公制度,将服务大厅建成区建委文明服务的窗口,连接开发商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广大开发商做到投资在和平、满意在和平、创业在和平、奉献在和平。
3、加强项目跟踪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对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做好项目建设前期、项目建设中、项目竣工后等各个阶段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尽可能减少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非开不可的会议减少会议时间。适时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与施工企业实施面对面的交流,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限时给予解决。通过有效的服务,促使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减少建设周期,按时竣工并交付使用,尽快产生经济效益,使和平区的城市建设步入稳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