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名  称:和平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200001120101000140716B/2020-00161发布机构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无主  题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文日期:发文日期:

有 效 性:失效

和平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和平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街、局、公司,区政府各委、办及有关单位:

    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已经和平区第17届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7824

(此件主动公开)

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区2017年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全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727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市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津政发〔201718号)要求,按照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部署,现就2017年我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市、区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历史性窗口期,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措施,更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建设品质和平注入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重点改革任务

(一)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落实天津市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等4个实施意见。加强和完善区级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构、机制,全力建设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着力吸引高端航运与金融企业集聚,打造小白楼地区为国际航运龙头企业聚集地,航运金融创新基地,国际航运服务业聚集地。深入实施金融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依托解放北路,做强和平金融创新服务大厦等重要结点,促进金融与科技相结合,鼓励发展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产业,构建比较完善的金融产业体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引导带动我区金融、科技、商务、商贸、文旅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性窗口期机遇,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构建海河南京路亿元楼宇发展带专业承载平台。落实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点工作任务,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实施我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持续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工作任务取得更大成效,要素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供给质量有效改善,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扎实有效去产能,全年处置僵尸企业壳企业”10户,区属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持续深入去库存,全年盘活闲置楼宇32万平方米保持合理供需关系,商品房库存继续处于合理区间。积极稳妥去杠杆,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举债行为,稳妥有序降低企业杠杆率,配合金融监管部门使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争全年区属融资平台融资成本降到6%以下;助推区属融资平台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直接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到15%左右。多措并举降成本,继续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精准加力补短板,聚焦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基础设施和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力度,扩大有效供给,激活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和实体经济升级,提升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力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我区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实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新增民营企业1000家。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保持良好递增态势。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过亿元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3600家、56家和20家。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坚持使市场在自由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加快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推动实现共享发展。

(三)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及时调整完善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推进权责清单系统与区执法监督平台对接,以权责清单为平台和抓手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贯彻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实行中介机构年度目录管理在和平区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公布《中介机构目录》,梳理并公示《和平区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目录清单》。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许可流程,全面推行单一窗口、综合受理、部门协同等机制,提升集中受理、接办分离运转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宽各类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渠道,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比例,实现跨部门、跨层级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统一受理、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透明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一网通办。加强审批网上大厅建设,配合全市积极构建一体化网上审批政府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取消审批事项以及一人核准制度,及时开展企业告知服务。深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改革,开展简易注销登记。推动完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任务,进一步建立完善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工作,落实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制度等方面,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创建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区。完善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联合惩戒,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以随机抽查作为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的突破口,在区域内开展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努力推动行政执法监管合力。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全力构建信息公示、信用分类、随机联查、结果告知、联合惩戒体系。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和商标品牌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产品质量自我声明,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及天津市名牌产品认定工作,对和平区流通领域商品开展抽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启动放心餐馆(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打造 明厨亮灶示范单位。按照全市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行动计划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改革,实施开展 标准化+”行动,做好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优化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展壮大团体标准及京冀区域协调标准化。全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研究制定我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优化投资服务和营商环境,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行立等可取、容缺后补、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严格执行PPP标准化操作引导流程,在全区范围内探索项目资金的多渠道模式。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研究制定我区关于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实施意见,管住盘活用好编制资源,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制定我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年内完成全部改革任务。

(四)全面深化国企混改。采取存量引资、项目引资、增资扩股等方式,对区属国有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式混改。制定和平区国有企业混改工作方案,明确各集团下属企业、部门企业清退的时间表、路线图。以清退、出让、混改为目标,编制区属国企改革任务清单,建立动态调整和协调考核机制。开展职业经理人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试点,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去行政化。根据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方式不同,形成差异化的业绩考核和薪酬办法。对职业经理人薪酬,由董事会根据人才市场价格和经营业绩协商确定。打造区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按照和投集团业务板块设计,整合已并入企业,形成若干个二级专业公司。健全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职权,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内控监督体系,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借助纪检监察、审计、巡视等监督力量,提升出资人监管力度,实施国有企业全面审计,推进监督信息统筹,改革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出台实施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快培育民营大企业集团。制定落实《和平区关于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站在行业制高点的民营经济龙头企业,推荐我区有条件的民营大企业集团申报天津企业100强暨中国企业500强、天津市服务业企业80强评选。以培育民营大企业集团和支持科技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密切关注5家重点民营大企业集团、10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挥大企业领头羊作用。依法依规进行国有产权交易,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加大民营企业家培养力度。贯彻落实全市关于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

(五)创新开展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完善政府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厘清市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推动落实区法院、区检察院上划市级管理工作及区房管局预算关系整体划归我区工作。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管理,出台《和平区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上缴管理办法》。深化全口径预算改革,力争实现区级全口径预算全覆盖。继续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依法将预决算、三公经费全部对外公开。积极推动落实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按照国家和市里部署,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

全面落实金融和平功能定位,打造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功能定位落地载体,吸引设立银行、保险公司、合资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总部,以及事业部、专业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借助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优势,发挥天津航运金融中心平台载体作用,争取自贸区政策在我区倾斜落地,积极吸引融资租赁、航运保险企业落户和平,打造航运金融产业。鼓励和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坚持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突出船舶、航运等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大力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提高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支持鼓励已挂牌上市企业再融资,鼓励新三板挂牌企业与机构投资者合作,让渡部分股权,解决资金需求。支持文化旅游、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私募形式解决资金需求。搭建双重政府投融资平台,在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开发支持循环经济型企业、环保型企业的金融产品,探索PPP模式支持区内民计民生等重点工程项目。鼓励保险公司拓宽业务模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入开展扫街扫楼风险排查工作,做到宣传到位、预测准确、风险可控、处置稳妥。

(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平园,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形成政府服务与市场服务分工协作的产业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深入推进科技型企业发展行动计划,培育行业龙头,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经济规模,形成功能完善、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专业化、市场化的,模式新颖、服务专业、运行良好的众创空间建设,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拓展双创空间和载体,推进带动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和创业者,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深化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全面落实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中心,加强成果落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探索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开展专利消零行动。全面推进企事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合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产品和企业。推进知识产权教育示范校建设。按照全市部署,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改革。推动实施千企万人政策,保持人才绿卡完成量优势,强化“131”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

(七)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不断提高我区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中国贸促会、各外国商会等各种中介机构联系,发挥中介机构招商优势,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了解掌握一带一路国家对外投资信息,积极促进项目落地。以创新大厦为依托,做好和平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实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对外资企业在我区投资的各类项目实行帮办领办服务机制,提供专业化、保姆式、一条龙服务。结合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

(八)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资源,积极构建生本、多元、面向未来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并逐步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全面推行行政班与走班制相结合的选课走班教学,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深化学区化办学,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着力建设挂牌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机制,推动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办学绩效考核工作中引入社区、家长和其他社会力量,逐步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和社会评教育模式,形成多元共治共评教育的新态势。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健康和平建设,建立与品质和平相匹配的全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高质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向生命全周期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转变。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完善人事薪酬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按照全市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考核奖补等配套办法,加快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提升改造,为社区补充更新健身器材219件。配合全市深入开展全运惠民工程,举办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启动五个一工程建设,建成3个街道级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建成19个社区健身园,成立居民健身会6个。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制定完善和平区综合性基层文化服务活动中心建设方案。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建成并免费开放。实行图书馆免费开放、免押金办理图书证,建立以区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街道综合文化站图书馆为分馆、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图书室、农民工书屋等基层图书借阅室为馆外基层服务点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广泛开展文艺培训、文艺演出、文艺创作、科普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众阅读等活动,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供给。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及五大道5A级景区创建工作。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调整市级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标准。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已建成的2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转型升级,新建2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以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平台,试点建立2个具有专业医疗服务功能的社区护理站;力争新建一所集医疗康复、心理慰藉等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按照全市部署要求,推动实施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等工作。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始终依法规范社会组织依法自治。

(九)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重新修订我区《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完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控联动机制,全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政策解读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