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为什么制定《和平区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制定《和平区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主要是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8〕34号)精神,为深化产教融合,加快促进和平区创新金融、全球商贸、现代商服、智能科技、国际文旅、优质健康等重点产业聚集发展,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和平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水平。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总体原则
主要目标:到2021年,在产业园建立实体化的融合平台。到2023年,在全区形成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产教融合样板项目,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到2029年,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总体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智慧中央活力区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和平的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作用,在探索产、教、研、创、用等方面提供平台和载体,提供引导和支持。
三、《实施方案》有那些具体举措深化产教融合
一是通过制定实施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校企共建,健全经济发展导向的人才机制,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西部协作,加强对口中西部、城市支援农村职业教育扶贫,来推动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
二是通过试行“五业联动”机制,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办,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来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三是通过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双师型"span>教师队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鲁班工坊”,拓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台功能,来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四是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强化行业协调指导,加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社会第三方机构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健全统计评价体系,来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五是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建设一批产教融合项目,优化政府投入,强化金融支持,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发符合我区区情及特色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模式,来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六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文化建设,提升职业文化环境,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来加强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