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和平区人社局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20    发布者:和平区人民政府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我局监察事务中心受理案件来源较多,涉及十多个平台和渠道,包括:立案厅投诉举报受理、邮递来信、1233312345、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市信访转办督办和矛盾调解中心转办、区信访办和矛盾调解中心转办、天津市人民群众智慧信访系统、北方网留言、国务院“互联网+督查”、部长信箱、中国政府网网民留言、政民零距离、党群心连心、市委书记信箱和市长信箱、公仆接待日问题转办、舆情转办等。截止报告完成之日,共接投诉举报和市转案件883件,12345等热线3453件,信访239件,全国欠薪线索平台办结1285件,共追发劳动者各项工资3292.1万元,其中涉及农民工工资3226.69万元,涉及农民工1951人。组织召开治理欠薪区级领导小组会议和具体推动会8次;开展“安薪行动”,“冬季行动”等治欠专项行动;开办在建工程项目政策培训2次,联合区司法局开展政策宣传活动2次;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将欠薪应急周转金增加至400万元;开展治理欠薪集中接访行动(1月和12月各一次);完成2023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材料提交和实地核查迎检工作。

    二、行政执法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抓好思想建设;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党建融合推动力,确保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到位、贯到底、执法过程全覆盖。全体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把主题教育与工作紧密结合,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全年共参与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4次,主题教育专题党课1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集中听取线下、线上理论宣讲5次,深入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2次,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知识水平,切实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的转化紧紧围绕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将把控意识形态安全贯穿到执法工作各环节,做到及时应处突发事件,妥善处理社会舆情,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参加市、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邀请区司法局开展专题培训,开展座谈交流,提升依法执法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各类行政法规学习培训,引导干部强化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人社执法工作各领域、各环节,运用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上,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科学决策和群众满意的行政行为。

二是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管理运用,及时、准确归集行政执法信息,做好权责清单与执法监督平台职权对应工作,将全部行政执法职权纳入执法监督平台接受监督,及时规范录入执法案件信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依法做好执法检查和公示工作,确保执法队伍执法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三)业务工作实绩:一是根治欠薪工作。加强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监管,已将新开工项目纳入平台监管,两平台监管与查处,逐步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治理欠薪工作格局;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风险隐患巡查整治行动,开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培训班”,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政策掌握情况进行测评,做好培训档案并颁发培训证书。

二是多渠道受理日常投诉举报。截止报告完成之日,共接投诉举报和市转案件883件,12345等热线3453件,信访239件,全国欠薪线索平台办结1285件,共追发劳动者各项工资3292.1万元,其中涉及农民工工资3226.69万元,涉及农民工1951人。

三是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组织开展、配合各执法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活动23次,其中发起检查3次,配合检查20次,共检查企业65家;单独检查4次,检查企业39家。日常维护国务院“互联网+”监管系统,完成互联网+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管理、事项认领、实施清单填写工作。

四是完成日常案件录入及数据报送工作。按时完成二期网、政府法制办、司法平台等多平台案件录入工作。及时录入结案案件,录入率达100%。按时做好月、季、年报等各类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完成根治欠薪等专项工作的定期数据报送工作。

(四)党风廉政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中心突出教育重点,坚持廉政教育常态化,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采取日常学习和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组织全体干部队员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切实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梳理制定《廉政风险防控表》,密结合当前人社执法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及时掌握新情况,针对重点部位,抓住关键环节,抓源头促保障,在支队内部营造了廉政勤政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作风建设。我支队坚持在加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监督上下功夫,畅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和投诉,及时对市民意见和建议整改和反馈,切实发挥好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关键作用。加强执法队伍队风队纪建设,规范执法办案语言文明、举止规范,坚持全程采用录音笔、执法记录仪等取证工具进行记录;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培养执法队员办案能力;规范着装、文明用语,树立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公平正义、作风干练的执法人员良好形象;抓好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杜绝不文明执法现象,让文明执法、为民服务成为习惯。

三、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情况

监察事务中心在岗人员九人其中持证人员八人均为事业编制,严格落实《和平区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颁发行政执法证件,持证上岗。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及时做好申领、使用、清理、注销等相关工作。积极参加市、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邀请区司法局、区法院开展专题培训,开展座谈交流,提升依法执法意识和能力。坚持提升执法水平,以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尊法守法为目的,积极推进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

四、存在问题

(一)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受经济下行影响,各用人单位经济压力增大,产生劳资纠纷的数量骤增,问题愈发复杂监察外出执法偏多,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日常监察难以做到广覆盖需要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

(二)基础数据、信息工作的收集不足。对全区各单位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充分,街道劳动保障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未能形成工作合力,影响相关数据以及信息工作的收集,导致监察不到位,未能做好相关的预警工作。

(三)执法工作力度不足。由于投诉渠道多、案件量大,平台要求办结时限短,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的办案时效间存在冲突,执法过程以协调处理为主,行政执法的震慑力没有有效发挥。

五、下一步计划

(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察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定期开展业务研讨会,交流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提高集体学习频率,通过定期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推行“互联网+监察”。利用好各平台的监管功能,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监察模式,实现对企业用工行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察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如利用“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监督在建项目用工管理,及时捕捉预警信息,精准整改。参与住建部门实名制平台监管,及时掌握在建项目实名制打卡情况,及时核实在建项目欠薪问题。

(三)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在完成日常投诉举报等办案工作的同时,将巡查检查落在平时,加强区内各部门沟通协作,加大各部门联合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成效,畅通联动协调机制。要对简易处理、协调处理的案件酌情深查,排查重点隐患,严格查处举报投诉案件多的用人单位从源头减少劳动纠纷案件的发生,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