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和平区生态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和平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951人次,执法检查企业1973家次,对企业违法行为立案28起,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8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7份,没收违法所得2940元,免予处罚19件,本年度获生态环境部评选的监督帮扶先进个人1人次。
二、行政执法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依托移动执法系统开展现场执法,规范佩戴执法记录仪,如实做好执法全过程记录,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及集体审议制度,不断提高案件质量,做好行政执法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二是规范使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行政处罚案件中,严格执行《天津市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确保处罚种类和幅度与当事人违法过错程度相适应,做到过罚相当。针对不同情节的违法行为,参照裁量分级基准,集体审议确定罚款金额,切实避免行政处罚随意性和“同案异罚”现象,确保处罚科学、合理、公开公正。三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制定了《和平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和平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人员廉洁自律制度》,有效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推进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日常监督执法工作,履行“双随机、一公开”职责,全面强化对大气污染、施工噪声、医疗污水、危险废物、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
(二)重点执法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日常执法巡查辖区施工工地,检查重点扬尘点位,发现问题现场督促落实整改,对扬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同时转办到相关责任部门跟进监管,确保全区在建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及时对重污染天气预警进行响应,每日就重点区域进行走访摸排污染源,督促指导各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对辖区内的加油站定期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向企业宣传污染防控常识,引导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有效减少污染排放。
二是全面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专项检查海河、津河入河排口,密切关注汛期河道水质变化及非汛期排水情况。监管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现场检查医疗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三是大力开展噪声污染治理。坚决遏制不文明施工现象,针对施工方对噪声扰民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及时约谈建设方和施工方的负责人,明确要求其依法依规文明施工,健全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合理调整施工工序,对噪声超标、无证夜施等问题立案查处,严格依法处理。同时认真高效开展护考工作,制定2024年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障方案,召集全区在建工地开展专题部署、下达专项通知,安排执法人员驻点保障,有效维护了考试期间考点周边声环境质量优良。
四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督促企业加强危险废物暂存间的规范化建设,要求企业落实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常态化检查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暂存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提升企业遵法守法意识。同时要求核技术利用单位严格落实辐射装置安全使用规范,督促持证单位按时提交年度执行报告。
三、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情况
一是内部培训提升队伍整体执法水平。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采取日常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执法骨干和一线执法力量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分别就自动监测设施现场检查要点、噪声信访典型案例分析、移动源监管要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检查要点等内容组织开展集体培训,培训内容贴近执法工作实际,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理论素养。组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领域及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相关理论测试,检验培训成果。
二是交流学习培育执法后备力量。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业务指导作用,为青年人提供良好平台。今年共选派青年执法骨干赴市执法总队交流学习3人次,参与移动源执法检查、执法案卷制作等领域学习锻炼,有效提升了青年骨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总结提炼工作经验的能力。
三是联合培训形成执法合力。今年以来我局联合街道综合执法部门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餐饮油烟专项执法、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联合举办、单独授课等方式,加强对街道综合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教育,努力推动形成执法合力,有效提升我区生态环境执法水平。
四、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辖区面积较小,污染源较为单一,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较少,在对类似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上经验不够丰富,方式方法不多。
二是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创新意识不足,解决问题方法不够多。在工作中存在求稳守成思想,对先进的执法经验推广不够、学习不深,运用典型案例指导实际执法上还需加强。执法过程中开拓创新、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办案质量、案卷审核精细程度还有提升空间。
三是普法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普法广度、深度和覆盖面需再扩大,在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和优秀典型案例上有待加强,普法宣传渠道有待拓宽。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结合中心城区特点,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监管手段,为执法检查赋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提升对风险隐患的防范能力。
二是强化业务学习,提升执法能力。以执法大练兵活动为抓手,通过集中业务培训、视频会议培训、案卷交叉互评等措施,系统深入研究学习新政策、新法规、新方法,提高执法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增强执法素养,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升执法监管水平。
三是加强普法宣传,强化法治意识。进一步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普法教育覆盖面,加强对各类排污企业生态环境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时总结执法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做法,挖掘创新方式方法,形成典型案例,提升宣传质量。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