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营门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占路经营、垃圾分类、户外广告等重点问题,严格落实《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立足本年度工作目标,务实工作,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服务群众,全力展现新时期综合执法的良好形象。现对本年度的工作作出总结如下: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南营门街道办事处共有执法人员42名,配备执法电台12部、执法记录仪28部、照相机2部,执法车辆3辆。街道构建完备的基层法治工作体系,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审核,充分发挥基层法治机构和队伍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以来,南营门街道办事处共开展专项行政执法检查513次,做出行政处罚157笔,其中一般程序41笔,简易程序116笔。共拆除新增及历史存量违法建设4处,共计125平米;拆除圈占5处,共计75平米。以上行政执法案件均未被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二、行政执法工作措施及成效
南营门街道办事处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的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的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明确办案程序,依法履职,慎重对待每一起案件,坚持严格把关,认真审查案件,包括执法程序是否正当合法、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及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是否适当等内容,加深对适用法律的理解运用。健全执法监督工作机制,明确监督工作职责,规范监督工作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年终考评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三项制度”落实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执法行为,确保“三项制度”落实到每一个执法人员。
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严格落实“721”工作法,切实将服务、管理、执法有机结合。寓教育于执法,寓执法于服务,把法治宣传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树牢“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坚决杜绝因执法不规范、语言不文明、沟通不彻底而引发矛盾,树立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让城市管理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南营门街综合执法大队联合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建立“前哨议事厅”工作机制,对新进驻企业或调整业态企业进行事前提示和专业法律指导,有效降低了企业违法成本和比例。大力推广说理式执法、以案释法,以“综合查一次”代替“多次上门检查”,减少重复执法“扰企”问题,护航市场主体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整治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市容秩序提升,深度整治城市“脏、乱、差”,街道联合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对号外、国际商场、西开教堂周边占路经营、非法摆卖等违规行为进行了地毯式合围执法。专项整治期间,通过加大巡查频次、延长勤务时间、岗勤值守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有效保障了号外等地区市容环境秩序。
强化执法服务,提高执法形象。当好“宣传员”,在普法宣传上出实效。瞄准治理“难点”,聚焦民生“痛点”,针对问题集中地区开展普法宣传,针对重点区域“提前一步”未查先改、同类同改,推动“已病”早治、“未病”早防。利用街道公众号,围绕“法治之窗”专栏学习,扩大普法覆盖面。本年度联合社区开展了20余次实地法治宣传,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观念走进群众心里。当好“服务员”,推动城管进社区靠前治理。坚持服务为先,以服务解难题。按照“群众在哪里,城市管理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将城市管理服务向基层社区延伸。建立常态化社区服务制度,着重解决小区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私装地锁等问题。当场叫停、现场执法,确保了小区文明整合和违法建设“零增长”。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南营门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展开排查,逐一登记在册,每周例行常态化检查,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对“双减”的工作要求,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不定期联合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区文旅局以及公安部门开展检查共21次,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贡献力量。
三、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情况
创新探索业务培训“三步发展”模式,前期利用微信群等线上模式开展理论自主学习;中期将考勤点名同“法治园地”业务学习内容相结合,讲解相关业务内容,强化学习理解;后期增加各班组分管队长点评环节,增加学习深度,使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讲解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修养,增强政治觉悟,促进作风向好发展。
加强业务学习,夯实执法根基。全面践行依法执政理念,开设《法治园地》专栏,建立“集中授课讲解”加“线上讨论学习”培训模式。自2024年初实施以来,共计开展90余场次集中学习,实现了对常用法律法规、执法规范的两轮次全覆盖讲解学习。根据日常执法过程中发生的代表性案例开展全员特色模拟执法培训一次。
四、存在问题
南营门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工作在区政府领导下和区司法局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深度不足。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方式、执法形象仍需提高;执法专用设备的配备使用上存在欠缺。二是自由裁量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执法人员在进行处罚过程中,对自由裁量基准未完全理解掌握。三是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人员法治能力水平不够高,部分案卷卷宗归档不规范,案件要素有瑕疵。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工作。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各项制度机制,进一步充实街道综合执法监督人员队伍,努力发挥日常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强化依法行政领导责任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二是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和标准,加强队员对自由裁量基准学习,确保执法工作中运用到位,强化法治审查,保障自由裁量基准施行准确。
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规范案卷卷宗整理归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梳理总结,对多发易发问题及各类执法文书制作要点进行再培训再强调,进一步提升执法检查案件办理质量和案卷制作水平。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