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区生态环境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14    发布者:和平区人民政府




2024年,区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建设,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生态环境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

党政主要负责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研究部署一规划两纲要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推动落实《区生态环境局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本年度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题,在全局讲授法治课。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7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学习,并开展典型执法案例集体学习等法治工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八五普法,履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参加区司法局履职报告评议取得良好等次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区生态环境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分工方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各类法律法规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展网上学法、专题培训、法律知识考试等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20余次。

(二)提高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水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依法高效率推进蓝天保卫战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检查全区重点扬尘点位362次,确保全区在建工地六个百分百严格落实。统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督促各街道开展餐饮企业拉网式排查,新安装(更换)油烟净化设备30台次,清洗320台次。对区内83家企事业单位,182台燃气锅炉开展“回头看”工作,督促企业对燃气锅炉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情况开展自行监测,巩固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成果。2024年,和平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2.5平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三,优良天数比率升至70.5%,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

依法高质量落实碧水保卫战加强源头管控,密切关注海河、津河断面水质情况,开展河道巡查检查工作68次,监测工作544次。抓好水环境治理工作,对167家日常监管的涉水企业开展拉网式执法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0余个;提升医疗污水综合处置能力,联合卫健委推动21家卫生服务站污水消毒和医疗废物规范化工作,补齐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全年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依法高标准开展净土保卫战依法推进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管控,持续开展用途拟变更为两公一住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我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三)积极创建“无废城市”,推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贯彻实施《和平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推动“无废细胞”创建,打造无废景区、无废医院、无废小区等48个单位,我区组织创建的无废酒店——利顺德大饭店成为天津市十个“无废细胞典型案例建设单位”之一。培育“无废城市”文化,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宣传8场,着力提高全区各领域建设积极性,在2023年度和平区“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调查中,86.36%的群众表示满意,成绩位于生态环境部测评最好档次。

(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质效

实施24小时常态化执法巡查制度,强化对餐饮油烟、施工噪声、医疗污水、危险废物、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对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951人次,完成双随机一公开任务189家次,检查企业1973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8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7份,处罚金额1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940元,免予处罚19件。

)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扎实推进环境信访工作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执法人员处理好每个信访案件,在处理过程中深入听取投诉人意见建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问题。2024年各类平台受理信访1380件,及时受理率、办结率、回复率均为100%。其中两个信访案例分别在《中国环境报》《天津日报》刊发。持续开展治重化积专项工作,切实消除一批信访热点问题,荣获生态环境部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秉承助企纾困的服务理念,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全面梳理规范执法检查事项清单,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企业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全面彻底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重复检查,有效提升监管效能。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19首次违法、积极改正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空间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扎实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重点对排污许可证持证单位加强非现场执法,利用国家排污许可实施与监管系统在线执法检查,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手段,为污染源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提供保障。规范填报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数据,对7作出行政处罚的企业,及时上传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制定《和平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督促区有关单位及局各科室履行好绿色低碳发展任务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宣传活动,累计举办各类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13场次,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组织召开降碳工作推动会5次,对接区内有改造意向的14家单位与3家降碳技术公司洽谈,积极推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量工作。组织召开2024年度和平区生态损害赔偿工作推进会并开展两次专题培训,累计发现和筛查各类案件线索83件,完成3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生态赔偿金额合计7000元。

九)落实普法责任制,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八五”普法,围绕世界环境日主题,在青少年宫举办宣传活动,将生态环境普法与快板、合唱、舞蹈等文艺形式结合,增强普法的趣味性;结合“民法典宣传月”,组织开展“送法入企”普法宣传活动,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推动企业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依法行政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

部分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还存在以行政思维代替法治思维的情况。对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还不够全面,对各类规范性文件的贯彻执行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

(二)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有待进一步规范

行政执法的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还需强化对相对人履行告知义务有不到位的情况。专业性强的疑难案件应对能力不足,非现场执法水平有待提升

)普法宣传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普法工作存在创新性不够、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多采用拉横幅、贴标语、发传单、办讲座等传统形式与区内各相关部门的联动有待加强

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强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牢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持续加强常态化普法宣传工作

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八五”普法责任制,提高普法的针对性不断拓展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围绕党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大局,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注重法治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壮大

加强干部的法律法规培训和业务交流学习,持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深化法治观念与纪律意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