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和平区数据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14    发布者:和平区人民政府



2024年,和平区数据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和平区关于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的实施方案》,落实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我局党组自20245月成立以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法治和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的核心内容,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党组书记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工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议事制度,坚决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督促党员干部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职责清晰、运转顺畅、联动高效。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1.挖掘数据要素资源,推动数据治理。组织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摸底工作,实现全区公共数据“一本账”管理,推动各部门加强数据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召开数据要素生态企业座谈会,探索政企合作新思路,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优化平台经济支持政策,走访平台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稳住灵活用工类企业基本盘,推动平台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以平台经济促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统筹推进算力网建设一体化布局。走访对接两大运营商,探讨算力供给能力、产业发展趋势和服务运营模式,为企业提供经济、高效、实时便捷的算力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与市级大数据平台对接,多渠道、多口径优化数据共享流程,通过殡葬数据资源为民政服务赋能,成为我区首例以接口方式查询访问市级部门业务数据的场景应用,实现数据传输统计快速、精准、高效,切实提高基层服务效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法治建设能力

1.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将法治专题作为全体干部集体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天津法网学习平台宣传法治工作,营造法治氛围,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提高干部的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加强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扩大教育覆盖面,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参观相结合方式,增强法律宣传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

2.加强法治教育学习,提高干部法治意识。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干部在线和天津法网学习平台自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培训会收看专题节目、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干部的法治观念。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我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普法宣传教育的形式、措施、方式较为单一,部分干部主动学法用法意识不够强,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有待提升。原因主要是部分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宣传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不够丰富,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干部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区各项工作要求,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法治素养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通过组织专题培训、讲座、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干部学法用法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切实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