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青春岁月
1985年的春节,我和新婚妻子在老家度过了第一个春节。我和妻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妻高挑的个儿,皮肤白皙,当我第一眼看见妻时,就认定她是我要娶的人。母亲按照当地过春节的习俗,剪了窗花,贴了对联,备好了猪肉粉条,用黏米面炸了我和妻爱吃的家乡美食油炸糕。正当我和妻一家人欢天喜地过节时,我接到了部队的电报。部队让我停止休假,即刻归队。她读过电报,转身为我收拾行装。常言说,军令如山,当兵离家时就做好了报效祖国的准备。临行前,母亲和妻为我包了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她一边给我夹饺子,一边嘱咐我到了部队安心工作。
第二天早晨,我背着行装,踩着街巷上散落的爆竹皮,看顽皮的孩子在燃放过的爆竹皮中捡鞭炮。我扑哧一笑,小时候我也捡别人遗漏的鞭炮燃放。初春的阳光明亮,照在脸上很柔。村庄依旧是老模样,七高八低的房子,拐弯抹角的街道,数不清的草垛,在袅袅的炊烟中幻化。那只觅食的麻雀扑棱着翅膀,从这家屋檐飞到邻家屋檐上。大街上,呼喊声狗叫声声声入耳,这一切是一种温暖,一种牵挂。告别了母亲和新婚蜜月的妻子,我踏上了返回部队的列车。
回连队后连长告诉我,部队九月要执行轮战任务,休假的干部战士一律召回。军中素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全营将士从年初起,就开始做全面的轮战准备工作。现代战争打仗,就是打高科技,打装备,打后勤,连队的后勤工作至关重要。我身为连队主管后勤的副连长,对后勤准备工作,必须早安排、早计划、早动手,制定行动措施,实施方案要详细具体,行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我对后勤物资、粮食、副食品储备等具体事项做了周密安排,制定了一整套计划方案措施,保障连队后勤能供得上、吃得好、藏得住、不变质、打得赢。在大部队出发前一周,由副营长鲁西金同志,带领各连副连长、机关管理员、侦查参谋,一行9人乘火车,经过三天两夜,到达轮战目的地,广西宁明某阵地。我们和兄弟部队办理完阵地交接手续。鲁副营长,1971年入伍,15岁当兵,是一个娃娃兵。他是陕西人,一米八的大个儿,身材魁梧,长脸,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子,留着行管头型。鲁副营长喜欢打篮球,在球场上是一员猛将,他横冲直撞,三分球投得准,赛场人称“小坦克”。
我们的阵地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山上草木葳蕤,野花次第。那些巍然屹立的山树,在九月的秋风中呼呼啦啦,遮天蔽日。临时搭建的营房简陋,用石棉瓦覆盖在架起的钢架上,算是房顶。谁都知道这一层薄薄的石棉瓦,冬不暖夏不凉,只能遮风避雨度春秋。
站在阵地上举目远眺,近处一片片绿油油的菠萝,挺拔的甘蔗如青纱帐,芭蕉树上,挂满了金黄色芭蕉,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山间景色。远处群山环抱,山峰相连,好一幅南疆风光。我发觉这偌大的山丘荒无人烟,除了临时搭建的营房,就是我们9个坚守阵地的官兵。这座山上没有其他动物,偶尔传来几声野猫的嚎叫,令人毛骨悚然。到了夜里,风敲打着石棉瓦房顶,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大山里回荡。风顺着石棉瓦的缝隙刮进营房,钻进被窝,感觉凉飕飕的。我拿起身上携带的手枪,给子弹上膛关上保险,压在枕头底下,以防不测。摸着黑一个人在我连营房睡觉,这距兄弟连队还有一公里距离,说心里话夜深人静还真有点害怕胆怯。
过了几天,大部队分两个梯队,铁路运输陆续到达占领阵地,担负作战训练值班任务。两个梯队的到来,使我和战友的心敞亮起来,不管多艰苦,阵地上人多了不寂寞。那时,部队一直保持着一等战备状态。远方雷达24小时开机,时时搜索目标,发现目标立即进入一等战备状态,全营拉响一等警报,近方雷达兵器开机,发射架启动同步,协调跟踪瞄准敌机目标,一旦构成射击条件,实施导弹连续发射,击毁敌机目标。这8个月的轮战中,警报拉了上千次,不分昼夜地响。我记得,不管刮风下雨,只要警报一响,所有战勤人员,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迅速到岗,各就各位,严阵以待。有时一天要响三四十次警报,干部战士没有任何怨言,依旧动作迅速、毫不怠慢。那时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心系祖国,为了祖国的蓝天不受敌机的侵犯,再苦再累也心甘。我记得当时在进入阵地前的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表达了全营将士的心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部队进驻阵地,正是高温季节,烈日把小山丘上黄土烤焦了,干部战士头上顶着火炉,累得满头大汗,湿透的军装上,一道道白汗碱渍。我们在温度高达40多度的车内,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蚊虫不断叮咬,让人寝食难安。南方的秋季潮湿,细雨绵绵。干部战士水土不服,浑身上下长满红斑,疼痒难耐。营卫生所长和卫生员到各连队发药,讲解日常防病治病注意事项。
战士们牢记“宁跑千次空,不漏一次情。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我们副连长的主要工作是,改善连队伙食,保证干部战士吃饱吃好,有旺盛的斗志,充沛的体力 ,完成作战战备训练工作。夏天每天都为干部战士熬绿豆汤,以防中暑感冒。当地没有煤烧,炊事班做饭全烧劈柴,这样半个月就烧一解放车劈柴。连队副连长亲自带车到中越边境的深山里买劈柴,每次都荷枪实弹,时刻准备着敌特分子来捣乱破坏。利用买柴的间隙,顺路来到了当年我军将士浴血奋战的金鸡山。站在山顶掩体,用望远镜俯瞰群山,仿佛触到了当年将士的心跳,那些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战斗场面历历在目。踏着无数先烈用生命换回的祖国领土,庆幸来南疆轮战。
我站在猫耳洞前留影,保存照片留作纪念,等我的孩子长大了,给他讲南疆的经历。我看到,为了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当地政府修建了法卡山英雄烈士展览纪念馆。我抚摸一张张烈士亲历战场的照片,想起了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回想当年心潮激荡,南疆硝烟弥漫,警报频传。我为军旅生涯中240天的轮战经历而自豪。在那遥远的南疆,留下了我青春年华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段经历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和财富。为了万家团圆,保卫祖国神圣蓝天不受侵犯,我战斗过、奉献过,今生无怨无悔,无上荣光。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一家不圆万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