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老兵文苑】(第1期)范国峰:我读《初识美国》

发布日期:2024-08-19    发布者:天津市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作者简介:范国峰,1990年3月入伍,2001年6月退役,  转业地方后历任和平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和平区劳动保障中心副主任、和平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现任和平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副所长。



《初识美国》作者于跃龙

我读《初识美国》

和平区军休所副所长  范国峰

《初识美国》这本书是我们服务管理的一名军休干部写的自己四次美国之旅后,对美国的所见所闻的感想。此书23万字四百多页,我大概用了两周多时间进行了仔细的阅读。读完此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也使我萌生了要写点感想的念头。
初识于跃龙
于跃龙是我们服务管理的一名正师职、技术五级军休干部,1944年出生,现年80岁,退休后移交到地方军休所安享晚年。此前我对于老了解不是太多,今年7月初的样子,在办公楼四楼的楼道里,办公室小曹领着一位个头不高,大概七、八十岁的老者向我走来。老者清瘦,戴着一副眼镜,步履还算轻快,怀里抱着厚厚的几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精神矍铄、文质彬彬的长者。小曹对我介绍说这是咱们服务管理的于跃龙于老,今天来是给各位领导送自己写的书来了,于老好像不太善于言谈,简单寒暄两句我接过于老送的书就回办公室了,这就是我结识于老的过程和初识的印象。
读《初识美国》过程
《初识美国》是一本厚度2.5cm,416页,装帧非常精美的书。从于老手中接过书回办公室随手翻开简单看了几页,是关于美国和中国的菜价对比,自我感觉是于老闲来无事打发日子的一些日常记录,于是我合上书就放在桌头当做了摆设。有天早晨吃早饭时和路局聊起老干部的作用发挥、学识贡献等,路局说已经看完于老送的书,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当时我就寻思路局给了高度的评价那我回来也一定要重新读读这本书。回办公室后我又重新拿起这本当做“摆设”的《初识美国》,想看看到底都有啥内容能得到路局的肯定。首先我翻看了目录,此书从首次赴美、初来乍到、见闻杂谈、中国美国、儿童老人、儿子孙子、旅游、游园观景、华人圈等九部分构成,看完目录感觉应该可以读一读。接下来我利用工作间隙、午休等闲暇时间对这本《初识美国》从头至尾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大概用了两周多的时间我读完了《初识美国》,应该说此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确实值得一读。
读《初识美国》有感
我没有去过美国,对美国的了解只限于电视、网络、影视还有一些视频的了解。读完《初识美国》后感受到这是一本信息量比较大的好书,同时也萌生了看完后要写点读后感的冲动。作者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对美国的人文、环境、地理、政治、经济甚至文艺、体育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引人入胜,贴切真实,读完之后好像自己亲自旅行了一趟,是一本了解美国的小百科全书。从飞机晚点看到了美国人的素质、包容和相互理解,但也有洛杉矶的满地垃圾和公共汽车上霸占轮椅专区拒不让位的乘客不文明现象,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两面性。从美式厨房和先进的废品回收和垃圾处理系统感受了美国的环保意识的先进性,同时也从路边的死狗几个月没有人处理任由腐烂臭气熏天,看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课堂的争辩中,看到了美国从宣传方面对中国的抹黑和对美国人民的毒害,同时也看到了于老身处异国他乡敢于坚持真理,义正词严的拨乱反正,敢于亮出我是共产党员的身份给美国教授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从枪击事件和夜半惊魂中看到了文明先进外衣下的社会治理缺失和无奈。从请客送礼中感受到了美国也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的地方,从礼金数额方面体现了礼轻情意重,促进了人们相互交往增进了友谊。从丈母娘不爱女婿中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论是中国的丈母娘爱女婿还是美国的丈母娘不爱女婿都值得尊重。从中国制造中看到了中美交流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只能是相互伤害,最终由两国人民买单,得不偿失。应该说还有很多感触就不一一列举了,看过之后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建议于老公开发行,给要去美国的人做一个参考。
再识于跃龙
前边已经说过了初识于跃龙,读完《初识美国》后让我对于老有了重新的认识,所以在这里谈一下再识于跃龙。于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出生于河北省蠡县,可以说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凭自己的聪明好学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程大学(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可是凤毛麟角),不知道于老的名字是否有鲤鱼跃龙门的意思,可以说于老考上大学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鲤鱼跃了龙门。毕业后分配到海军工作,凭自己的努力和组织的培养从参谋、科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最后正师职、技术五级退休着实不易,我想于老应该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了自我巅峰。从读完于老的书感受得到于老是一个有心人,拥有和他外观不相称的强大内心世界的人(外观弱小文静)。写这本书于老应该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点一滴都做了详尽的精心准备,加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过硬的文字功底才能写出这样的好书。也可以看出于老是一个生活的强者,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甘寂寞,勇于探索新知,是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人。
启  示
从读完《初识美国》后,深切地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发光点,谁身上还没有点故事”这句话的深刻寓意。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广大退役军人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坚定信念,爱国奉献,奋发有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成为一个有发光点的人,要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坚定理想信念,以工作为着力点,从身边事做起,持之以恒,经过时间的打磨最终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有发光点和有故事的人。我想于老就是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