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闭会第235号提案的答复
孙雪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全民阅读,设立“漂流书柜”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天津市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及市委、区委相关工作部署,和平区图书馆立足于推进总分馆制建设、满足多元化的分层阅读需求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资源和优势,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全民阅读。
和平区已建立起以和平区图书馆为总馆,各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7家街道分馆,84个基层服务点(含原城市书吧24个)。其中,所有分馆坐落在各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均已配齐3000余册可供于全市通借通还的图书,按场地面积配备一定数量阅览坐席。各基层服务点分别配备1500册可供读者阅览的图书。根据错时开放原则,各街道分馆及基层服务点每周不少于42小时。此外,为具备条件的分馆提供弱势群体阅读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市—区—街—社区”四级联动的总分馆制,为市民阅读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和平区图书馆今年创新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海棠书苑”,已于4月9日正式对广大市民开放。这座集自助借还、阅读、休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新型阅读空间,以“海棠”为名,寓意“书香满和平,海棠花正开”,旨在为市民打造高品质的阅读体验,助力全民阅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海棠书苑”是和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四个以文”重要要求,聚焦聚力“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书苑扩充馆藏300余册,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并设有自助借还区、休闲阅读区等特色功能区,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书苑设计理念先进,空间布局合理,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实现无人值守、刷卡进入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借阅的自由度和舒适性,将传统阅读空间与现代科技元素完美融合。宽敞明亮的阅读区、舒适便捷的休闲区、功能齐全的活动区,为市民营造出温馨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阅读环境。运营期间,“海棠书苑”于周一到周日8:00-20:00全面免费开放,读者可凭读者证刷卡进入。
和平区总分馆体系的建立及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创新打造,是和平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文化生活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和平区图书馆将充分发挥文化地标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升文化服务品质,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为把和平区建设成为“津派”文化传承展示地、都市休闲旅游首选地、品质生活消费体验地、文旅产业融合创新标志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