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闭会第233号提案的答复

梁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天津市和平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和平区司法局首先非常感谢梁爽委员提出的提案,为我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视角,为拓展我区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深入学习、研究您提出的提案内容,积极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多年来和平区司法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招法,具体措施如下:

(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有效覆盖

1.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业务服务。按照司法部和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的部署要求,和平区不断强化区、街、社区三级实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果。将区级平台作为全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中心,不断提升区级平台规范化建设水平,做到窗口、标识、制度三统一。统筹全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承接、转办、协调各类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打造公证、法律援助、律师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司法鉴定、心理咨询高度整合、一站式服务的全业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21年以来,和平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260人次,切实发挥实体平台服务社会各界的主阵地作用。

2.发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承上启下作用。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为引领,以三所联动为抓手,发挥6个司法所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中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统筹管理辖区内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广泛宣传,充分引导社会各界通过公共法律服务解决法律问题。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道的工作机制要求,司法所组织协调辖区内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参与基层治理。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由司法所对社区居民、辖区单位的法律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研判后,将信息及时转递到区级中心和社区工作站,通过司法所的分析研判和总体统筹,不断织牢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3.强化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资源整合。发挥社区在公共法律服务中距离近、覆盖广、反应快等特点,为64个社区配齐配强社区法律顾问。通过社区调研、完善工作制度、系统培训、强化硬件、开展宣传服务活动、考核评选等工作任务和环节加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创新“1+3+N”资源整合模式,由一名司法社工协调社区律师、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统筹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提升在接待、分析、协调、联络、处置各类法律问题中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将各类法律服务产品送进楼宇、送进企业、送进居民家中

(二)创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

1.创新开展法护四季主题宣传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和平区司法局统筹利用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资源,持续推进法护四季系列活动。制定《法护四季--和平司法行政在行动系列活动方案》,以春风送法、法护清凉、秋色润法、法治暖冬四个阶段,结合时间线、任务线、人群线三个主线,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宣传服务活动,切实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提升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服务水平。

2.打造楼宇法治管家法律服务中心。2024年围绕品质和平建设,服务和平区楼宇经济发展,区司法局创新推出楼宇法治管家法律服务中心,在全区高端重点楼宇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打造服务平台。楼宇法治管家法律服务中心主要采取预约服务制,辖区企业、单位、机构、楼宇物业等部门可以通过服务中心公示的电话和地址预约法律咨询、法律讲座、法治体检等各类法律服务,针对企业需求个性化定制服务产品。在全区搭建点面结合的企业法律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管家式的法律服务产品,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力量。楼宇法治管家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向企业发放《和平区楼宇经济法律服务手册》200余份,开展专题法律讲座10场,解答企业法律问题100余件。

3.打造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示范模式。推进党建引领示范创建工作,以劝业场街福明社区为样板,按照司法部和市司法局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要求,结合党建引领创建部署,突出福明社区特色工作和辖区对法律服务的实际需求,持续挖掘法律服务资源,坚持共建联合打造云治融合开启‘148’幸福密码品牌。为福明社区量身设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服务范围、上墙制度、工作标识牌、引导牌、桌牌等,增强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优质化水平。制定《福明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规范》《福明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服务流程图》等相关制度。福明社区围绕建设主题开展了情牵小家暖万户”“普法龙门阵”“感悟非凡成就凝聚奋进力量等主题服务活动。为全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板。

二、存在问题

总结近年来和平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实际,结合梁爽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目前和平区公共法律服务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从站点有形覆盖到作用有效发挥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和平区地域狭小,在9.98平方公里有限的区域内,如何安排和设置各服务站点的服务时间、服务形式、服务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优化。二是资源整合还不到位,目前更多是依靠律师的服务资源,但公共法律服务其他资源作用发挥还不明显。三是社会各界法律服务需求的对接不够紧密,服务效果不突出。

2.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和平区法律援助案件补贴经费始终存在缺口,导致律师办案积极性不高。二是对法律援助律师团队的培训、监督、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本区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工作开展还不够系统和精准,需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工作机制。

3.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监管与业务促进方面联系不够紧密。一是行政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二是检查和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在后期整改中对行业规范化建设标准提升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三是没有能够通过行政监管激发公证员和司法鉴定人创先争优的意识。

4.公共法服服务智能化数据化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按照天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和实体平台建设要求,网络和热线平台以及智能化建设由市级统一搭建和管理,区司法局负责实体平台的管理,在三大平台对接和智能化应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衔接和应用水平。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梁爽委员的提案建议要求,进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1.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智能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市司法局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和平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三新”“三量等全区重点工作任务,高度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建立五大道地区法律服务驿站、服务天开园和平园区、建立社区法律服务矩阵、拓展楼宇法治管家服务版图、开展重点时期法律服务活动等方式,让各类公共法律服务人员走进企业、走进商铺、走进社区,让法律动起来,让服务活起来。深入落实司法部、市司法局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三台融合的工作部署,广泛宣传天津法网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居民群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切实为和平区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推动多方联动,实现多元普法。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为契机,全面总结提升工作成效整合机关、企事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构建普法网络,形成普法大格局组织推动全区各单位,做好八五总结验收、自查自改,夯实基础、提质增效;深入挖掘一批有特色的法治宣传途径,全方位展示工作成果,确保八五普法圆满收官。充分挖掘区域宝藏,将普法事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以和平区张园沉浸式表演《津门往事》被成功推选为天津市第三批落实普法责任制优秀创新案例为契机,会同市司法局、市普法办,精心打造培育该项目,将法治文化融入张园,使法治精神沁润和平。

3.规范基层基础,突出源头化解。持续巩固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成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完善司法所长工作例会制度,及时与上级工作对标对表,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实现上下同心、步调一致。指导各司法所积极落实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工作,不断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动矛盾风险在前端源头防范化解。强化对全区20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实现行业问题行业解、专业纠纷专业调,提高津调通案件录入率,在法治轨道上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4.创建党建品牌,强化业务融合。不断加强律师行业党组织建设在业务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以和平区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采取大所带小所联合党建,组织部分中小律所党组织书记、联合党支部书记赴党建工作突出的律所开展学访,帮助中小律所党建+业务向纵深发展。深耕百律联百企法护促发展活动,召开年度工作部署会,以律所为单位与各街道商会进行对接,采取实地走访、入驻服务等形式,一对一为企业开展全方位法治体检。持续推动在协会组织、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企业集聚地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贴合企业需求,创新运行机制,丰富活动形式,扩大服务半径,打通律师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5.强化监督管理,行业规范提升。按照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部署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将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以正在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活动为切入点,以党建带队建促发展。落实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工作方案,强化和平公证处在减证提效、服务供给、规范管理、作风建设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公证处规范化建设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2025法律援助质量提升专项年活动,形成常态化案件质量全流程监管,切实从根本上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充分发挥行政检查、质量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行政监管手段,重点强化对司法鉴定行业的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和工作提示,切实提升行业规范化管理。

和平区司法局将把梁爽委员的提案建议作为2025年和平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长期坚持,持续推动。下一步也希望梁爽委员能够与和平区司法局一起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发展工作中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