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944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天津市商务局

台盟天津市委会提出的关于借鉴唐山宴模式,推动我市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南市食品街始建于1984年,1985年元旦开街,融合餐饮、购物、旅游、娱乐等业态于一体。随后,南市旅馆街建成开业。1989年,新建的两街建筑群被市政府命名为津门十景之一,名为双城醉月,深受市民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该项目建成至今已逾40年,存在着建筑本体及设备设施日渐老旧、经营品类单一、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提案中提出的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集成创新”“促进业态融合”“借助数字赋能”“深化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建议,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近年来,和平区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建设两高三化新和平,紧紧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南市商圈品质,在《和平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南市食品街改造升级,我们将通过开展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南市食品街、旅馆街不断焕新提质,推动我市商文旅融合发展。

一、紧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机遇,打造南市国际一流商圈

按照《和平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我区积极打造南市国际化一流商圈。结合南门外大街城市更新,启动泰达海信广场二期项目建设,聚焦高端奢侈品消费业态,建设新一代国际化购物中心,打造引领时尚高端潮流的商业新地标。助力南市食品街提升改造,调动市场经营主体积极性,提升街区业态品质,建设汇集津味美食、融合各地名吃的餐饮集聚区。立足与周边商圈形成业态互补和错位联动,串联整合麦购华夏未来、和平保利广场、南市旅馆街、老九章绸缎庄等载体资源,打造汇聚历史文化、高端消费、青年时尚、亲子互动、沉浸体验主题的国际化一流商圈。

二、依托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南市食品街焕发新活力

按照《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区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和体验经济,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动感地块。推动南市食品街、旅馆街提升品质,引入各种特色业态,积极布局体验式、互动式新兴业态,焕发新的活力。加快建设南市食品街4A级景区。我区深入挖掘南市地区商业、曲艺、非遗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宣传南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大量的文化载体遗存。注重打造津味文化消费体验区,挖掘南市地区温暖亲切城市记忆底蕴,创新津韵演艺文化、津味饮食文化、地域民俗文化的新场景、新表达,打造兼具人间烟火气和时尚年轻态的新南市。

三、提速焕新改造升级,打造传承津门情怀的重要美食地标

2024年以来,和平区多次就南市食品街、旅馆街改造提升工作召开专项会议,组织现场推动。全区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按照各自职责对接服务,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商务部门持续跟进项目进展,针对企业梳理问题清单,协助企业对接区级各部门,协调推动问题解决;住建部门密切跟进,指导南市食品街开展消防专家论证,解决企业消防隐患设计难题;人社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指导企业妥善处理到期清算后的员工安置工作。

截至20256月,南市食品街焕新改造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市旅游集团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本册,正在有序解决商户腾退等历史问题,进一步完善策划设计方案,积极开展招商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年内具备开工条件,2026年底具备焕新开业条件。

下一步,和平区将密切配合市国资委、市旅游集团,在宣传推介、招商纳企、配套服务等方面,大力支持配合南市食品街、旅馆街改造提升,助力两街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一是推动南市食品街与美团、抖音、携程等新媒体开展战略合作,支持新媒体平台举办直播探店等专题活动,运用短视频推介、视频直播等手段,发挥引流作用。在扩大品牌文化活动知名度、影响力的同时,对南市食品街、旅馆街等商文旅项目开展深入宣传。

二是充分利用首店、老字号等政策,助力南市食品街招商工作,引进中华老字号、精致餐饮、特色小吃等,聚集优质商业主体,进一步探索加快商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助力南市食品街建设成全景式津味特色文旅体验地。

三是在南市食品街恢复正常经营后,执法部门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大食品安全检查指导力度,营造食品街放心食品经营氛围;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互联网+明厨亮灶等线下线上的检查方式,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消除街内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维护南市食品街内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市民及国内外游客提供放心、舒心的购物消费环境。同时,也将持续加强南市旅馆街等非星级酒店行业管理,增强来津客人归属感,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