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80号提案的答复
赵北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社交媒体讲好五大道文化故事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现有工作基础与成效
1.数字化传播平台建设
已开发“云上五大道”微信小程序,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并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为游客提供智慧导览、语音讲解等数字化服务。推出“天津声音地图—和平篇”,游客通过扫描建筑铭牌二维码即可收听历史故事音频,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传播。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策划“五大道洋楼故事”直播活动,单日观看人数最高达2.3万人,抖音话题播放量超4.1亿人次,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2.内容创作与IP打造
制作《印象五大道》《五大道印记》等微电影、纪录片,并推出360度全景观光片、摄影画册等音像类文创产品,通过视觉化手段传播文化故事。与蜻蜓FM合作开发音频内容,以“声音地图”形式呈现历史建筑背后的名人轶事,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依托“津遇和平”系列品牌活动(如海棠花节、夏至冰甜等),结合短视频、慢直播等形式,打造“天津味·东方韵”城市符号,提升社交媒体热度。
3.国际化传播与跨界合作
与津云、抖音、今日头条等媒体合作,推出天津城市形象宣传片,在黄金时段播放五大道场景,强化“大气洋气”的国际化形象。探索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等国际文旅项目联动,推动五大道文化“走出去”。
二、未来优化方向与具体措施
1.深化社交媒体内容创新
视频与直播矩阵:联合头部平台(如抖音、快手)打造“五大道故事”官方账号,策划系列短视频(如“洋楼里的红色基因”“名人故居探秘”),邀请网红大V参与“打卡挑战赛”,扩大传播覆盖面。推出“线上剧本杀”“虚拟现实导览”等沉浸式体验项目,结合五大道历史事件设计剧情,增强用户参与感。
2.建立多维文化叙事体系
针对不同受众定制内容,如面向青少年推出“动漫版五大道”系列,面向历史爱好者开发“专家深度解读”专栏。多语言传播,完善中、英、日、法等多语种导览内容,吸引国际游客并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如Instagram、TikTok)推广。
3.强化品牌活动与用户共创
持续升级“五大道海棠花节”“非遗年会”等品牌活动,增设“网友投稿专区”,鼓励游客分享图文、视频内容,形成UGC(用户生成内容)生态。联动国际公寓社区等基层单位,发动居民、志愿者讲述“身边的五大道故事”,通过“社区非遗课堂”“汉服体验日”等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
4.技术赋能与文化保护结合
开发“五大道时光机”小程序,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还原建筑历史场景,实现“古今同框”的视觉体验。利用智慧景区系统分析游客行为数据,优化社交媒体内容投放策略,精准触达目标群体。
5.保障机制与资源整合
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区文旅局牵头,联合宣传、网信、商务等部门组建“五大道文化传播专班”,统筹资源并制定年度传播计划。与高校合作开设“文旅新媒体运营”课程,培育既懂历史文化又擅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总结与展望
和平区将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持续深化五大道文化故事的社交媒体传播,通过“技术+内容+活动”三驱动模式,构建全域化、立体化的传播体系,推动五大道从“历史地标”向“文化IP”转型。同时,欢迎政协委员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提出宝贵建议,助力讲好天津故事、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