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68号提案的答复

王毅、张清、张文娟、张鹏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城市中心区低空经济,提升医疗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议》的提案,区发改委会同区卫生健康委、公安和平分局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们对和平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低空经济在医疗救援领域的应用已逐步从试点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通过无人机、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飞行器,显著提升救援效率并突破地理限制。和平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用好辖区高端商务楼宇、大型商业设施以及特色小洋楼等载体资源,聚焦新业态赛道,丰富拓展低空领域应用新场景,努力开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您们的提案紧扣医疗应急救援需求,挖掘低空经济领域飞行器在速度、灵活性方面的优势,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降低运营成本”等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把您们提出的提案意见作为重要参考,在下一步工作中研究吸纳,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推动落实:

一、加快医疗救援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多层次设施布局与数据安全升级,加快空中医疗救援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分级分类建设无人机等中大型起降场,满足航空器起降、维修、充换电等需求。结合重点医疗机构场所,布局小型起降场、智能机巢机柜,满足药物、医疗器械等即时配送需求。推广移动式起降场,如车载停机坪、无人机智能起降平台,提升灵活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如通航企业、医疗机构合作共建起降场,探索“政府补贴+企业运营”模式。推进智能化与技术创新,强化数字化调度与通信网络建设,搭建低空医疗救援数据平台,整合飞行器、医疗资源与交通信息。加快部署5G-A网络商用覆盖低空空域,支持无人机与地面控制中心毫秒级通信,确保飞行安全与数据传输效率。去年以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均已将天津作为首批5G-A网络商用城市之一,中国电信也在积极布局5G-A技术。今年3月,天津移动在和平区五大道民园等热门景点率先完成5G-A通感一体基站部署,天津联通也将在年内实现5G-A重点区域全覆盖,有效提升多维感知能力,夯实天津市作为低空经济试点城市的网络基础,为天津未来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培育医疗救援人才队伍体系

加强人才培养与标准化培训,提升医疗救援队伍素养水平。和平区医疗应急队伍现有40人,政治素质过硬,作风良好,专业能力突出,涵盖临床、中医、护理、预防医学等专业。每年组织开展应急专项培训及模拟演练,提升整支队伍的实战能力。依托国家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应急队伍及医疗应急专家资源共享。积极学习浙江杭州使用无人机对接紧急用血“低空生命线”等先进经验,探索挖掘低空飞行器应用于紧急医学救援的场景。推动建设低空经济医疗救援专业化队伍,培养复合型人才,包括飞手、急救医护人员、调度指挥人员,确保空中转运全程安全高效。推进标准化操作与应急演练,制定航空医疗救援操作手册,规范患者固定、设备使用等流程。通过空地一体化演练,提升复杂任务应对能力。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演练,模拟灾害场景下的协同救援,检验基础设施与流程的可靠性。

三、提升医疗救援技术装备水平

挖掘低空飞行器在紧急医学救援医学相关场景应用的发展潜力,引入相关的企业来和平区落户,加强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协同,实现推动研发与应用闭环。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优化,打造高效、安全、智能化的救援装备体系。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核心技术攻关,以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为契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招商引资及产业项目谋划力度,积极引育一批低空经济企业。推动企业申报低空经济相关资金项目,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升核心竞争实力。搭建多方交流平台,推进医疗设备厂商与通航企业合作,定制适配飞行器的便携式医疗设备。以技术自主化、场景专业化、生态协同化为核心,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链联动与标准化建设,推动装备从“能用”向“好用、敢用”升级。聚焦国产替代(如芯片、传感器)、智能化升级(如AI辅助诊断)与成本控制,使低空医疗救援装备成为普惠性公共服务的核心支撑,为“黄金救援时间窗”提供硬核保障。

下一步,对于您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城市中心区低空经济,提升医疗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议》,我们将继续会同区卫生健康委、区投促局、区科技局等区级各行业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进一步深入研究、细化落实,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探索多种“低空+医疗”应用服务。以上是我们对您们提案的答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在此,再次向您们对我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心表示感谢,希望您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