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39号提案的答复
台盟和平区工委: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进宜居社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南市街宜居社区建设的关心!南市街一直高度重视宜居社区建设,您的提案对于提升街道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街在打造宜居社区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2024年,我街新建庆有西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及庆有西里幸福食堂,可为老年群体提供日间照护、文娱教育、陪伴慰藉、配餐送餐等多项服务,食堂日均就餐人数可达140人次。还引入社会力量提供入户义诊、义剪、助浴等服务,全年累计达13500余次。
(二)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创新,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首创“共邻空间”项目,将居民急需的服务项目、企业商户引入社区,共计引入3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成功孵化3家社区小微企业,合伙人通过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定期向社区基金池注入资金,反哺社区;建成天津首家苏宁易购以旧换新共建服务站;建成庆有西里儿童托育中心,打造“全龄友好下的和谐人文社区”。
(三)培育社会组织品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在新文化花园社区商居联合会基础上,成立天津市首家社区牵头的民非企业单位——九和商居联合服务中心。通过撬动辖区企业商户闲置资源、整合社区空间、开发社区文创等形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以“公益+市场+可持续”的方式参与街道经济发展和社区治理,募集慈善资金10万余元,累计撬动各类慈善资源93万余元。并设立“街道—社区”两级社区基金账户,制定并逐步完善《南市街各社区基金账户设立及运营操作说明》,建立健全社区基金设立及运营管理机制。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组织“学深谋新干实 凝心奋楫前行”——南市街社区工作者“思想汇”训练营培训4场,开展“最美社工”现场展示评比2场,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创立发表《南市民政》专刊5期,汇集街道“五社联动”工作开展情况、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优秀社区典型工作案例、优秀社区工作者事迹宣传等内容,搭建宣传展示平台。
二、下步举措
我们深知宜居社区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南市街将继续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和建议,持续推进宜居社区建设,深化智慧治理与品牌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一)完善空间运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体系
出台《“NEST”社区公共空间社会化运营管理办法》,招募优质企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空间、社区闲置用房、小区闲置公共区域、楼门内公共空间、社区网格群虚拟空间等5个空间进行社会化运营,并反哺社区;进一步强化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建设街道级为民服务中心,重点开展“四助”(助老助残助困助孤)专项服务。
(二)构建智慧治理体系,打造AI赋能示范社区
充分利用天翼智慧社区云平台,以此为基础打造AI网格员、AI智护管家、AI温暖医师、AI成长守护、AI红色宣讲五大AI服务内容,有效助力基层减负增效,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完成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依托其数据解析与智能分析能力,挖掘社区治理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模型与社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治理举措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打造天津市首个AI社区,实现治理效能数字化转型。
(三)深化品牌培育工程,构建特色发展格局
推广社区现有“九和商居联合会”“红色拼团”等成熟品牌,实施“一居一品”特色培育计划。做到社区之间各有特色,又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共同研讨基层治理所遇到的难点与困境。建立品牌经验共享机制,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共生”的社区发展生态。
再次感谢您对南市街民生工作的支持!我们将持续聚焦居民需求,全力建设更具幸福感的宜居社区,欢迎您继续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