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59号提案的答复

吴春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实施《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凸显出一些家长教而无方、教而不当养而不教、监而不管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天津市出台《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一系列指导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家庭教育工作日益受重视。和平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规划、积极推动,以家庭教育指导之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奠基。

一、密切共育关系,营造互促氛围

一是广泛宣传让政策入脑入心。和平区教育系统各级单位密切关注和学习领会家庭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天津和平教育和各中小学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行转发宣传,依托法治副校长和一校一警做好对教师和家长的解读,此外,各校也创新形式,将政策文件解读、育儿方法指导融入家长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如万全小学的《温巢课程》,四平东道小学的家长同学院·金种子课程和家庭教育短剧《葵爸葵妈》等,把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送到学生家门口,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家校共育让教育双向促进。我区中小学全部建立家长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全员家访制度,以教师深度家访和家长入校参与等多种活动为依托,着力打破家校间的壁垒隔阂,凝聚育人合力。一方面,开展全员家访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家庭和生活,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给予家长指导和建议,常态化开展校级、片区级、区级讲家访故事大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做好走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工作。另一方面,在家委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工作中,家长从被动邀请到主动参与,依托技能专长,在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研学实践和家教感悟中担任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和分享者,开展优秀家长评选等,进一步凝聚育人共识与合力。

二、畅通共育机制,传递协同思维

一是建立团队领航机制。20241月,成立和平区未成年人协同育人中心,指导我区中小学不断深化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动,积极发挥协同育人功效。选拔专业扎实、经验丰富、影响力大的50名教师组成心理健康教育领衔团队、家庭教育领衔团队和骨干教师团队,积极引入来自市教科院、师范大学、医科大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领域的专家资源,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形成团队领航、头雁带动、密切协作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展局面,不断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二是建立以评促优机制。2021年,组织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征集编纂《天津市和平区优秀家庭教育案例集(教师篇)和(家长篇)》《天津市和平区首届家校共育示范校成果汇编》。2022年起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家长学校评选,并从20232月起以共育 共创 共促 共享为主题,先后举办14场首届优秀家长学校展示交流系列活动。万全小学、岳阳道小学、天津一中、汇文中学等14所学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邀请有关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共建单位、专家学者、家长代表等走进学校,走上舞台,就如何答好协同育人题作回应、展风采、秀亮点。至今已累计评选出24所区级优秀家长学校,并在全系统教师节大会上表彰授牌,强化激励先进与示范引领作用。

三、总结共育成果,再创事业新局

一是调查研究明方向,统筹协调促发展。和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先手棋,将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2310月,副区长沙红以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 促进和平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到我系统调研校家社协同共育工作开展情况,先后走访汇文中学和四平东道小学开展观摩研讨,听取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成效,鼓励全区各学校积极、持续地探索校家社携手前行的合作共育机制。20249月,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引领下,我区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平台,区教育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二十二部门出台《天津市和平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联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单位等主体的职责任务。

二是沉淀家庭教育经验,讲好协同育人故事。凭借多年的探索实践经验,和平区作为典型代表先后在20234月的全国2023年校家社协同育人学术研讨会和5月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交流会暨天津市2023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月启动仪式上进行交流发言。20244月,和平区教育局、和平区关工委承办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助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交流推动会暨天津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工委主任明建平在会上作主旨报告,着力讲好家庭教育的天津和平故事

今后,和平教育将坚持以教联体为抓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提高教师家校沟通、协同育人能力和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深化改革创新,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为学生打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推动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紧密联动,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