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46号提案的答复

冯靖、席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商请和平区人民政府择址成立转诊服务中心的提案》收悉。和平区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深化分级诊疗建设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构建合理就医秩序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能有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模式,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路径。

一、目前和平区分级诊疗建设情况

2014年开始,和平区与总医院开展深度合作,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建立区域医联体,满足辖区居民的多种医疗需求,在专家下沉、上下转诊、远程医疗服务、疾病筛查项目等方面均有长期合作。

和平区南营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科于2016年建立康复病房合作,致力于开展康复病人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检验结果互认、病人诊断信息共享等业务,积极推动落实分级医疗,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上下转诊模式。目前南营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用房面积约500平方米,开放床位共30张,康复治疗医护团队共14人。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科医联体转入南营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共349名患者,自中心康复病房转出至总医院康复科共192名患者,中心康复病房2024年出院患者351人次。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为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检验技术支持。依靠外送检验的方式,可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肿瘤全项、甲功五项、甲状腺抗体、性激素全项、血淀粉酶等多项检验项目,不断提高基层检验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同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与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签订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协议,通过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为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诊疗活动。2024年,共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5063人次。

和平区医联体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帮扶、资源共享等方式,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同时,双向转诊机制的完善减少了患者跨层级就医的奔波,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显著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卫生健康服务目标。

二、基层诊疗服务情况

和平区内基层医疗机构以提升服务内涵为目标,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优化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为突破口,强化“3+1+N”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推动扩大家庭医生签约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面,依托信息化手段,做好签约服务团队信息监测及时动态调整。

加强重点科室建设,着力发展特色医疗服务,积极打造呼吸慢病门诊、社区疼痛门诊、糖尿病规范化门诊、骨质疏松门诊、口腔科、中医科等基层特色专科门诊。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为切入点,以全专科协作为抓手,持续在全区推广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加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慢性病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形成慢病协同管理新模式,提供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实现基层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动全专结合,深化医防融合,促进健康转型,以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便民惠民举措为重点,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当前医联体发展的痛点与挑战

一是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

区域医疗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完全打通,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导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病历调阅等业务协同效率较低,制约双向转诊流程顺畅性。 

二是紧密型医联体推进不足

部分医联体仍停留在技术协作层面,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成员单位协作紧密度不足,资源调配灵活性有待提升。 

三是基层服务能力存在短板

部分社区卫生机构设备配置、人才储备仍显薄弱,承接复杂病种、术后康复等服务的专业能力需进一步强化。

四、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是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利用总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高效管理模式,助力和平区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医疗集团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形成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高效整合、调配与协同。

二是继续搭建信息化平台。积极规划和平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业务协同中心信息化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医疗机构上下协同等业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检查检验结果共享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三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依托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培训。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实际需求,推选基层医务人员到总医院进行相关培训,通过临床带教、培训授课、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