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35号提案的答复
宋心怡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天津市和平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
一是文物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我区长期严格按法规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责任,组建多部门联合队伍,常态化开展检查与巡查,全方位排查隐患,保障文物安全。
二是数字化保护稳步推进。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区文化和旅游局借助科技力量,利用无人机、RTK等技术对文物进行定位与拍摄,为后续数字化存档、分析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后续我局也将持续探索新技术应用,提升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
三是大力支持文物修缮。对于符合申请国家文物保护资金要求的文物使用主体,我局全力协助,安排专业人员指导准备申报材料,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以文兴旅、以旅带商、以节造势,推进文旅场景与消费市场深度融合,丰富沉浸式休闲式消费新体验,打造有文化深度、历史厚度、商业浓度、聚客密度、消费力度的热门商圈和打卡地,让黄金地段产生黄金效益。继续推进“演艺+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
二是深度挖掘洋楼里的“天津故事”,在景区、酒店推出沉浸式演出场景。引导以范竹斋旧居为代表性的洋楼资源编制主题“城市剧本”;拓展博物馆、艺术馆边界,提升沉浸式观展体验,形成新型演艺聚合体。
三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景区建设,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大力支持前沿科技的引入,不断将AI技术等新技术、新理念、新玩法融入历史文化、场景打造中,推动五大道地区产生持久的源动力和丰厚的吸引力。
三、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建立完善产业发展引导培育机制,调动企业自主发展创新动能,形成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拓展“和平礼物”平台,支持企业在文旅活动和项目中发现商机、孵化IP。开发体现我区多元化文化底蕴、融汇中外城市风貌和乐观豁达精神特质的“津派”文化特色产品。
二是引入太平洋拍卖行等国际国内头部艺术品交易机构落户,开展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拍卖、保税展示交易等业务。吸引艺术家、艺术展在津集聚,支持国内外知名机构进行高品质策展,在泰安道5号、戈登堂旧址、大行道美术馆等举办高品质艺术展览和拍前预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搭建第三方艺术品鉴定评估平台,加快现代艺术品交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文旅企业高层次人才文化交流。
三是激发网络游戏产业新动能。借势发展产业下游,支持建设动漫游戏文旅主题街区,推出“游戏+文旅”“电竞+文旅”项目,探索举办具有和平特色的动漫展和大型电竞赛事。
四、加快拓展新的消费场景
一是完善消费服务体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出主题文创、打造不同场景、设立特色市集,建立多元化消费模式,塑造全业态文旅消费场景,满足市民游客不同需求,培育文旅IP,打造“津派”文化传承展示地、都市休闲旅游首选地、品质生活消费体验地、文旅产业融合创新标志地。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广文旅消费专属金融服务,推出文旅惠民补贴券、旅游信用卡、旅行贷、度假贷等产品;提供定制化的文旅供应链场景融资服务,从资金结算、智慧文旅建设、外币兑换、文旅促销等方面入手,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针对影视、咖啡、文创等行业发展推出小微贷、手艺贷、兴业贷等多种信贷产品。
五、打造具有和平区特色的文旅品牌
2025年4月3日至4月13日,以“津遇和平·戏聚海棠”为主题,举办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系列活动。活动以和平区主要景区、商业街区为舞台,在五大道、金街、解放北路等地,以“处处有戏聚 无处不沉浸”为主线,推出5大板块、16个子项、177场演艺活动,将城区打造成为城市剧场,展现松驰休闲旅游风格,吸引各地游客及市民赏花观景、文旅消费,推动春日赏花经济,促进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的提升。
此次五大道海棠花节全新升级为3.0版本。满足市民游客不同需求,五大道、金街、“解放北路+津湾广场”片区都有立得住、叫得响、经得起品的亮点活动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