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78号提案的答复
胡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文旅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新环境拉动居民消费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和平区近年来通过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培育多元业态、优化消费环境等举措,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一、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文旅产业链
和平区谋划实施了一系列彰显和平底蕴、展现颜值气质的系列活动,提供主客共享、宠客惠民暖心服务。“津遇和平”文旅商品牌成为展示和平精彩、讲好天津故事、彰显津韵文化的美丽窗口。随着品牌形象升级,市场活力得到增强。和平区立足全域、全时、全领域,对活动策划、组织、品质、服务进行全方位焕新,五大道海棠花节领衔“星空咖啡”“夏日冰甜”“欢乐和声”等亮点活动,将四季变换的自然美景与丰富文化内涵相结合,形成既有爆款又有精品的城市文旅品牌IP矩阵,全年“津遇和平”4项主题活动,以文兴旅、以旅带商、以节造势作用凸显。发挥“人文故事底蕴+城区风貌颜值”优势,推进文旅场景与消费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和平旅游特色标识。我区注重培育沉浸式文旅业态,提升体验品质,营造一批文化主题、活动体验、审美情趣互相融合的沉浸式新场景,“桥见海河”“天津戏剧节”“邂逅天津”等活动人气火爆,《日出》实景戏剧表演、张园沉浸式夜游等成为“明星现场”,支持润园、庆王府、静园等推出沉浸式党课和剧目,沉浸式游和平成为特色。
二、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近年来,和平区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通过搭建智慧场景、开展数字营销推广、创新线上消费等举措,打造“数字+文旅+消费”新模式,有效提升游客体验并释放消费潜力。一是数字赋能文旅场景,构建智慧体验空间,红色文旅数字化,开发“使命之源”VR导览系统,将中共北方局旧址、张园等22处红色场馆数字化,游客可通过手机扫码进入虚拟展厅,360°全景浏览历史场景,年服务游客超50万人次。二是数字营销与流量互相转化,激活消费新动能。联合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津遇和平”系列直播,涵盖非遗表演(如泥人张直播带货)、夜游五大道等内容,2023年邀请文旅博主、本地市民创作短视频,打造“和平十二时辰”等话题,播放量超2亿次,推动安里甘艺术中心等网红打卡地客流增长。2024年海棠花节直播观看量突破300万人次,带动线上预订增长70%。
三、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服务与治理水平
聚焦重点领域,排查整治隐患,促进文旅市场“安全、秩序、质量、效益”良性循环发展。和平区紧盯重大文旅活动及节假日安全,对公共文化场馆、公共娱乐场所、A级旅游景区等250余处重点场所,进行多轮全覆盖检查,常态化开展“强监管 提质效 促发展”专项行动,开展黑三轮整治工作。2024年全年开展联合安全检查与监督执法2千余次,净化市场,规范秩序,切实保障安全生产。“津遇和平——海棠花”活动期间,成立文旅活动指挥部,统筹公安、交管等4000余名人员保障大型活动安全;推出“厕所开放共享计划”“十大暖心服务”,优化购票、交通等环节,提升游客满意度。
和平区以场景创新激活消费、以业态融合释放潜力、以环境优化增强黏性,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全民参与”的可持续消费生态,为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