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答复

王燕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和平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和平区委、区政府围绕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和平区打造楼宇经济样板区工作要求,抓好抓实闲置楼宇资源盘活工作,2024年全年累计盘活楼宇(含小洋楼)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商务楼宇出租率提高至79%。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4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中,获评中国楼宇经济活力焕新示范城区荣誉称号,成为天津市唯一获评“2024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特色示范城区的区域。

2025年伊始,和平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区委、区政府新一年发展目标任务,深化大服务大招商,构建全员抓发展、全域优服务、全力抓增收的工作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计划全年力求实现盘活闲置商务楼宇面积不低于16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小洋楼面积不低于4万平方米,产业主题楼宇提升至12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构建都市型产业体系,夯实楼宇经济根基

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加快构建“3255”都市型产业体系,推动楼宇产业迅速发展。围绕“3255”都市型产业体系,抓项目、调结构、扩总量、提质量,大力引进地区总部、金融机构、战略新兴产业,其中金融、科技等产业占比持续增大。成功吸引了央企二级总部中再生(天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融通运输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外企总部脉卡龙(天津)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海尔集团旗下海尔天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业总部入驻和平,2024推动优质项目落地超2000个,使我区楼宇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截至目前,共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区投资,设立企业和机构287家,数量居全市第二、市内六区第一。

(二)深化主题楼宇建设,打造产业集聚高地

围绕功能定位差异化发展,先后打造了金融、人力资源、国际商务、智能科技、航运服务等11座产业主题楼宇,形成一主题一生态模式。例如,围绕解放北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与人寿天津分公司合作,打造中国人寿天津金融中心金融主题楼宇,重点承接各类金融企业和机构;围绕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依托航运金融主题楼宇万通中心,重点承接航运服务业企业;围绕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建设,以保利国际广场为核心,重点承接人力资源企业;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打造天津环球金融中心承接京冀企业主题楼宇。结合南京路国际商务发展带发展,打造天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商务企业主题楼宇,重点承接外资、合资企业。11座主题楼宇借助各自的专业特色楼宇政策,形成了产业集聚的高地,成为了区域楼宇经济标杆。

(三)强化政策供给,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组织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局、区财政局等10个部门召开4和平区新形势下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专题会议,就《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若干措施》《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工作方案》等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确保产业政策制定合法合规。先后4次修改完善7个部门共8项产业政策,精准扶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的企业在和平楼宇集聚发展,确保产业政策导向清晰、楼宇经济繁荣活跃,实现楼宇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区共有重点商务楼宇136座,税收超千万的商务楼宇超过70座,其中包括超亿元楼宇32座。

(四)创新动态管理机制,提升楼宇服务效能

建立楼宇信息动态化管理制度。加强对楼宇企业的动态管理,尤其是重点扶持的商务楼宇,及时了解入驻企业的变动情况,形成了楼宇经营管理单位定期向区投促局上报入驻企业名单的制度。建立区内商务楼宇全量底册,动态监测楼宇面积、租金及企业变动。针对企业需求开展法律、人力资源等专项服务,以全周期服务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例如,通过多部门协同解决审批、施工难题,助力比亚迪天津品牌体验中心快速落户,盘活闲置面积1.25万平方米,打造迪空间|天津馆标杆项目。

(五)多维联动招商,激活楼宇存量资源

2024年以来,区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河北、安徽、广东、山西等省市开展招商活动,先后赴上海、杭州、香港等地召开金融、贸易、航运、科技主题的专题载体招商推介活动,详细介绍我区产业,推介优质载体,吸引项目入驻。同时,组织举办“2024年和平区京津协同促发展 消费融合创新篇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航运物流企业专场交流会”“激活资产潜力 推动楼宇盘活座谈会”“全面加强诉源治理服务保障楼宇经济座谈会”“和平区2024年楼宇经济发展座谈会等形式丰富的宣传活动,持续加大政府部门、楼宇运营方、国内外优质企业的对接力度和对接频率,助力楼宇高质量盘活存量。

二、问题与不足

一是数字化管理水平滞后,制约精准施策效能。尽管已建立楼宇信息动态管理制度,但数据采集仍依赖人工填报,楼宇提升改造、企业贡献度等关键指标未实现实时监测,影响楼宇整体管理的时效性。二是智能化、低碳化转型进程缓慢,绿色发展存在短板。老旧楼宇改造仍以基础硬件升级为主,智慧能源管理、绿色认证等深度改造推进缓慢。与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差距明显,影响总部企业选址偏好。三是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们深耕产业图谱,正着手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但市区两级仍有部分领域的专业化、针对性政策尚未出台,政策引导作用仍需加强。对标全国重点城市楼宇经济呈现的特征与标准,和平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待提升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区投促局将按照和平区3255都市型产业体系规划,以楼宇国际化、硬件高端化、产业聚集化、服务贴心化为主线,定向引聚高端商务服务业主体,持续培育专业、标志性楼宇,进一步放大黄金地段”“黄金资源黄金效应

(一)强化协同,构建特色产业生态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等战略机遇,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为契机,探索跨区域合作平台,重点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通过规划引导,推动楼宇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产业 格局,汇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低效片区产业协同更新。强化磁吸 效应,引入优质项目,为楼宇经济注入新动能,形成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机制,多维联动精准引育

用活用好全区党政部门组成的全员招商队伍,广泛调动我区各楼宇聘请的社会化招商队伍、在外商会、社会组织、群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吸引战略新兴产业和品牌化企业,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创新宣传推介模式,通过服贸会、进博会等展会平台,集中展示和平区楼宇经济发展成果,打造都市经济产业品牌。建立走进楼宇 交流机制,推广先进招商经验,探索资本引入路径,提升楼宇运营方专业化水平。

(三)品质升级,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实施品质提升工程,支持楼宇硬件改造和智慧化场景开发,推动星级楼宇评定,引导绿色低碳发展。建立一楼一专班 包联机制,深化双万双服促发展 活动,优化服务专员制度,主动解决企业需求。探索建设楼宇经济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地图可视化管理。设立政务+金融 服务网点,推行楼内事楼里办。完善企业外迁预警机制,强化税源稳定措施,营造亲商重商环境。

(四)盘活存量,推动空间功能再造

探索推进楼宇资产证券化,争取REITs试点,鼓励通过 ABSCMBS等金融工具提升自持自营比例。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整合运营楼宇,导入优质项目。实施老旧楼宇改造专项行动,完善周边交通、商业配套。推动楼宇向现代商事服务转型,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强化部门协同,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改造效率,激活闲置资产,推动城市空间品质与经济活力双提升。

(五)精准施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计划出台《天津市和平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积极引导区内楼宇积极优化硬件配套、不断提升软件服务,明确产业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以优质载体招引优质项目。建立政策进楼 专区,集成惠企服务资源,实现政策兑现一站式 办理。聚焦产业孵化、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关键领域,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探索设立楼宇专项基金,对改造项目实施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加强市、区政策联动,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形成政策叠加效应。通过政策工具包 加速盘活存量,以服务升级培育增量,用招大引强提升质量,构建全要素支持体系,助力企业扎根发展。

十分感谢您对我区楼宇经济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提案中的内容充分指出了现阶段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客观分析了现阶段所面临问题的严峻性,同时对于如何做好盘活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对我们进一步开展闲置楼宇资源盘活工作有着巨大的启发和帮助,真诚地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携手同行,持续为和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