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31号提案的答复
陈孝干、张磊委员:
感谢陈孝干、张磊委员提出的“关于拓宽金融渠道,助力和平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内容翔实具体,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和平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把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近年来,和平区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导向,持续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着力推动资源配置、政策设计、工作力量向市场主体聚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有成效、稳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建立融资协调机制。和平区积极落实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部署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工作部署会,传达全市会议精神,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工作专班,并制定出台了《和平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专班—银行协同、部门—银行联动、专班—部门街道督促”三大机制,围绕“大服务大招商”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二)优化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政府官网开辟“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专栏,架起政企互动“同心桥”、铺设政策快享“高速路”,让企业对纾困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能享快享”。聚焦重点加大资金纾困解难,拟设立产业基金,精准施策、帮扶解难,助力市场主体“造血活血”,实现“松绑减负”。举办“银企对接会”“业务撮合会”“五大道金融论坛”等活动,截至2024年12月26日,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再生、津融集团、持牌金融机构东吴期货、独角兽企业微医保险经纪公司、阳光财险支公司、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一批金融机构在我区注册落地。累计向银行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企业599家,银行反馈授信420家,放款413家,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激发活力,加强市场主体培育。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快调整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2024年,全区新增8家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30家,雏鹰企业、瞪羚企业评价入库190余家。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平区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产业上下游对接。始终将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以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加快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围绕文化旅游、人力资源、航运服务、医药健康和数字信息“五大新兴产业”,特别是航运服务、医药健康等重点发展的产业进行专场对接,重视产业链上下游推介,打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服务平台搭建。强化政府引导,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良性互动。一方面加快政策资源的整合,梳理分散在各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为企业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积极落实《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持续做好征信市场的培育和管理,着力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
(三)强化走访调研摸实情。持续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听取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以及对营商环境、涉企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遵循“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带着任务去、奔着问题去,了解企业真实状况,帮助企业解决急、难、盼的问题,真正助推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