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94号提案的答复
马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绿色宜居城区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园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接到您的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提案详情。近年来我委围绕打造绿色宜居城区方面持续开展相关工作,完成口袋公园建设23处,提升改造绿化面积20余万平方米,提升绿化环境品质,增加绿地服务功能,提升群众幸福感。下一步我委将结合您的建议持续开展绿化提升工作。
一是坚持科学合理布局,提升绿化景观。2025年结合市容环境治理,计划提升改造11条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绿化面积6万余平方米。整体提升重点道路沿线景观效果。整合城区绿地、风景旅游、历史文化等资源要素,将道路两侧绿带旅游和购物商场版块等各类资源要素进行串联。通过调整绿地结构规划、增加居民活动场地、更新老旧园林设施等多种途径丰富城区景观,使得全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提升海河带状公园绿化景观,对驳岸石材地面进行维修,开展绿化补植提升,景观灯修复,花篮、花箱布置等,打造海河景观绿带。
二是坚持打造重点景观。持续推进五大道公园建设,其中一期项目面积7185平方米,包括配套建筑、公园景观及钟楼专项工程等,目前主体施工已完成,预计5月份投入使用。并对五大道二期地块进行临时绿化,提升绿化面积17656平方米,协调周边整体景观环境效果,配合公园一期开放。建成后将成为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新的地标建筑,是一处集观光旅游集散、文化科技体验、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英伦风格的钟楼主题公园,与民园广场一起将构成整个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两大核心地标。同时结合市容环境治理打造6处口袋公园,提升绿地服务功能。继续深化“一园一特色”的建设理念,深入挖掘公园历史文化内涵,持续巩固公园绿化成果和品质。
三是坚持管理利用相结合。坚持科学化管养,持续完善园林绿化管养制度,通过网格化管理及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等,提高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平区绿化环境。建立长效联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重大意义,宣传城区绿化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居民不断增强爱绿护绿植绿主动意识;积极推广认建认养工作,继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发动志愿者与社会监督员巡查;借助社会力量搞好绿地卫生保洁保护和监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强防控防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树木修剪,优化树形树貌促进树木良好生长。对辖区树势衰弱树木通过输液补充营养元素、喷洒叶面肥、改善生长环境等方式进行复壮;针对性开展树木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对驻区单位、物业小区的树木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