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91号提案的答复
时文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构建新型招商机制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当前,正值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交汇叠加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理念、新模式、新机遇与新挑战交织并存,对我们开展招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区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观念,紧抓新生事物蓬勃发展的契机,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拓宽招商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提升全区招商引资的能力和水平。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加强招商组织领导
我区始终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连续多年坚持开展“大服务大招商”活动,不断创新升级招商工作机制。区主要领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既“挂帅”又“出征”,深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开展精准招商,促进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在区领导的带动下,全区各部门共同聚力,专业负责、产业发力、部门协同、全区参与的大招商工作模式逐步完善,招商评价体系实现科学化、精准化发展。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责任,将招商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打造出多点开花、协同配合的大招商活动新格局。2024年,全区累计落地项目2000余个,其中重点项目700余个,央企、500强、上市公司投资设立企业32家。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位居全市第二。税收收入增长22.5%,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我区进一步深化大招商队伍体系建设,加强街域招商联动和建立分层服务机制,为在谈、落地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坚定企业落户发展的信心。一季度全区落地项目超500个。
二、调动各方资源渠道
在招商活动中,我区除了充分调动区级部门参与招商线索采集、招商洽谈对接等工作外,也始终致力于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推动招商合作,打造招商引资多元化信息渠道。一是主动跟进重点产业前沿动态,深化与商会协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商、协会广泛的企业网络,精准对接潜在投资企业,挖掘优质项目线索。二是拓展以商招商途径。聘用了包括各楼宇管理和招商队伍、商会协会、行业专家、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共百余位招商大使,搭建起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拓展招商引资朋友圈。三是建立市场化招商团队。按照“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专攻金融与数字科技、文商旅及医药大健康、航运与人力资源等重点产业方向,实现了产业纵深拓展、服务精准发力。
三、打造招商服务品牌
借助“大服务大招商”活动的有利契机,提升为企业服务水平,持续擦亮“和平善服”的金字招牌。一是落地跟踪服务。建立招后联系对接机制,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时为招商引资落地企业解难题、疏堵点,支持企业安心经营、平稳发展,为区域经济贡献力量。二是楼宇服务升级。区领导“包楼”服务、责任部门“上门”解难。针对楼宇企业在扶持政策、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需求,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开展进楼宇政策宣讲,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实现共赢发展。为区域内企业积极向市级部门争取资源项目,推荐企业申报政策资金,助力企业发展,全力争取航运服务、数字科技、现代金融、医药健康等符合我区产业体系发展的企业落地。
四、提升盘活闲置力度
聚焦“三新”“三量”深度布局,牢牢把握住我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先优势。一是做好全区范围内的楼宇摸排、整合工作,建立区内78座商务楼宇的“动态库”。筛选7座符合标准的闲置楼宇纳入市级存量资产盘活系统,其中保利国际广场、合生国际大厦1号楼等商务楼宇出租率实现较大增长。二是打造特色楼宇,推动存量盘活与项目引育“同频共振”。打造金融、人力资源、航运服务、模创社区等11座产业主题楼宇,形成“串珠成链”“聚点成面”的产业生态效应,吸引外资总部脉卡龙、持牌机构中航证券、毕马威等优质项目入驻。2024年商务楼宇出租率突破80%,居天津市前列。三是开展星级商务楼宇认定,引导楼宇向品牌化、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支持提升楼宇质量。2024年9月,和平区获评“中国楼宇经济活力焕新示范城区”荣誉称号,成为天津市唯一获评“2024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特色示范城区”的区域,楼宇经济效能持续提升。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构建新型招商机制的建议,为我们下一步招商工作提供了启发和参考。我局将结合您的意见建议,继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机制模式,以招商工作的坚实进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攀升。一是稳步推动楼宇经济发展,高质高效推进盘活。以楼宇国际化、硬件高端化、产业聚集化、服务贴心化为主线,把招商触角向优质新兴产业的上游链条、关联产业延伸。二是结合重点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招商举措。支持天开园·模创社区、金创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聚焦于“金融+”和“科技+”两大产业链,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产业链深度协同,建立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发展壮大全链条支持体系。三是继续拓展招商渠道,不断创新和应用全要素、全场景的招商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定潜在目标企业、了解掌握企业核心需求,提高招商效率和精准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我区,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发挥大服务体系优势,推动投促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要素保障部门协同联动,实现载体、场景、资金等要素的全方位保障,以高品质服务为基础,全力提升我区招商引资综合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