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82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天津市商务局:
王晔委员提出的关于重塑天津商业地标,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金街作为国内最长的百年商业步行街,是天津近代商业文明的缩影。在近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众多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载体和几百家沿街商铺。多年来,金街这一商业地标的建设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从品牌建设到服务管理等多领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实际成效。
当前,金街正在落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任务要求,努力优化街区经济结构,提升消费能力层级,推进商旅文提质增效,打造核心承载区地标商圈。结合委员的建议,和平区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升业态,打造天津商业新地标
天津劝业场更新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已于2024年10月份顺利开工建设,预计盘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新劝业立足于对天津商业文化和城市精神内核的二次激活,将以“重现历史+立足现在+畅想未来”为核心理念,打造独具津门特色的历史文化商业生态体。其中,劝业场老厦将融入“历史博物馆”,保留好老天津的历史记忆;新厦将打好“天津海河牌”和“现代科技牌”,充分展现津派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活力与繁荣。拟引入的文化及商业品牌中,国际知名品牌、老字号、首店、特色店等综合商业占比将不低于30%,并丰富了定制化文化体验、当代文化演艺、数字科技场景等生态,为市民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的消费体验。
目前,劝业场盘活更新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内部拆改,以劝业场焕新归来为切入点,金街将进一步深化商旅文融合发展路径,重点引入首店、旗舰店、沉浸式体验业态,充分发掘“二次元经济”“悦己经济”“策展经济”等新兴热点,推动传统商业区向场景化、年轻态升级,打造历史人文与现代消费融合打卡地,为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码添秤。
二、创新宣传,提炼城市文化IP
自2024年10月起,经典话剧《日出》以沉浸式快闪形式在金街上演,还原剧中惠中饭店旧址场景,将街区空间转化为流动的文化展台,赋予历史建筑新的叙事功能。演出期间,观众可随机参与剧情,体验“穿越式”观演,社交媒体反响热烈,已成为文旅融合的“地标性”节目。元旦及春节期间,话剧《日出》快闪表演这一集演艺、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旅新场景,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华社、《天津新闻》等媒体广泛报道,成为金街乃至天津的一张“金名片”。
为进一步扩大金街的宣传声量,彰显金街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形象与价值,2024年国庆节期间,金街举办了首届天津金街IP形象设计征集大赛。大赛收集稿件210件,经网络投票和线下终审,评选出11件入围获奖作品,进行了公示和颁奖。2025年,天津金街将进一步深化优化IP作品,力争提炼出一个有内涵、有特色、有效益的天津金街IP形象,进行形象发布。同时,金街持续推进“金街大铜钱”等现有地标性周边产品的文化IP品牌运营,着力引导市场主体打造更多衍生文创产品,实现“把资源变品牌,把品牌变产品,把产品变产业”的全链条效应。
此外,金街将继续加强与官媒及自媒体的紧密链接,抓好百年商贸、文旅活动、首店首展、经典建筑等特色“吸睛”亮点,广泛宣传报道,丰富“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和平”的内涵,打响“缤纷金街”品牌。
三、加强协同,优化服务保障体系
目前,金街观光车除5元单次的单程票外,还推出了15元通票,通票在购票当日可无限次换乘,招手即停,即上即下,便利金街主街交通的同时,提升了游客在街区的停留时长和游购意愿。
和平区努力探索改善中心商业区的道路交通条件,提升街区通行能力。经沟通对接,我区交管部门从均衡交通流量和调整交通渠划入手,正在与市级主管部门深入研究论证后街网约车停靠点、大巴车停靠点以及步行街、后街通行线路等问题。我区城管部门对瓷房子、金街等重点区域划定共享单车禁停区,其中赤峰道(辽宁路-河北路)设为禁停区,出动值守巡摆人员6名、运维车4辆;和平路-营口道-陕西路-长春道设为金街保障禁停区,出动值守巡摆人员23名、运维车10辆,早八点至晚八点安排运维人员值守。我区停管部门不间断巡查,及时清理淤积,减少交通拥堵,保障道路通行顺畅。
下一步,和平区将加强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协作,做好金街建设和服务工作,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贴心便利的休闲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