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58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民进天津市委会提出的关于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和平区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第三产业发达。近年来,和平区扎实推进“三新”“三量”重点任务,聚焦存量资源盘活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存量资产盘活亮点突出,2024年全年盘活各类载体超20万平方米,带动新增社会投资超7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民进天津市委会在提案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提出的建议也非常中肯。和平区将作如下工作安排。
一是推动区属国企市场化转型,盘活存量低效资源。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新兴产业集中,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为抓手,全面摸排企业资产及低效用地资源,建设存量资产盘活智慧平台,举办存量资产专场招商推介会。开展房产经营效益内审,对区属国企内所有在租房产进行评估,按照市场租金水平重新确定房产出租价格,增加租金收入,切实提高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效率及运营收益。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加强内部资源协调,降低管理成本。主动谋划拓展新业务领域谋发展,借助和平区优质资源,深入研究供应链贸易、不良资产处置等业务可行性,拓展业务板块,谋划新发展领域,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力。推进低效商办、低效设施寻求外部合作,通过“腾笼换鸟”策略淘汰低效产能,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优化。明确“增”“减”导向,以和平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为牵引,引导金融机构压降高耗能、低附加值领域信贷规模,同步强化对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航运服务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信贷倾斜。推广“信易贷”平台应用,整合企业信用信息与融资需求,扩大首贷、信用贷款覆盖面,动态匹配优质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对高成长性产业实施信贷倾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组织金融走进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开展系列活动。重点加大银政企工作力度,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产业金融、航运金融两篇特色文章,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加强与各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摸排企业融资需求,组织专场产融对接会,专业化、精准化对接金融机构,做好企业融资对接后续追踪,提升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借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堵点卡点,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
三是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信贷资源自然流动。重点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坚持市场化导向、法治化护航,以“数据赋能+精准服务”构建优质企业“加速器”、低效主体“过滤器”。以深化“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改革为抓手,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决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重塑招商引资政策体系、人才体系、考核体系,更加注重长期、长效、长远的综合发展效益,实现从“拼政策”向“拼服务”“拼环境”转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金融活水自然流向数字经济、国际消费等高附加值领域。
和平区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落实各项举措,推动金融资源盘活工作取得实效,为和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