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125号提案的答复

赵世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提升我区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和平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把办理政协提案作为推动工作落实、创新工作思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路径,按照区政协相关工作要求,坚持“三走访”的办理方法,切实推动政协提案成为回应民意诉求、维护群众利益、完善相关政策、提升治理能力的“金钥匙”。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强化提升我区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建议》提案对和平区餐饮质量安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对推动餐饮业健康发展,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出富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被列为今年的重点提案。区市场监管局接到该提案后,局党委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员加强对接联系,扎实推动重点提案答复和办理。作为独办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结合与您的沟通情况进行认真研讨,对工作现状、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梳理,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形成提案答复呈副区长邵将同志审阅签批,后由我局分管负责同志带队,实地走访,并进行了面谈交流,认真征求意见建议,获得了您的大力支持和满意评价。现就该提案的落实情况作简要汇报:

结合《关于强化提升我区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建议》重点提案提出的“全面落实餐饮服务者主体责任”“强化对餐饮企业重点环节检查”“强化网络餐饮外卖订餐和第三方平台监管”“加大社会共治”四方面建议,为加快建设“两高三化”新和平,围绕和平区“3255”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及和平区落实“十项行动”具体内容,在区委、区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区市场监管局从加强机制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压实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餐饮业食品安全水平。

一、坚持高位推动加强总体统筹

区政府将食品安全纳入《和平区政府2024年重点政务目标》,明确12项具体任务,运用督查、考核等手段全力推进,督查结果专题向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汇报。一季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分管副区长深入餐饮商户和旅游景区等调研检查,要求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区食品安全办起草《和平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细化了责任机制、过程监管、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打击违法犯罪、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深化社会共治等六方面具体任务,做好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推动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令第60号)的要求,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两个责任”落实,督促企业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印发《和平区2024年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重点工作方案》,对本年度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区领导带头开展包保督导,一季度全区包保覆盖率、督导完成率、问题整改率达100%,问题发现率达2.57%,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已督促辖区内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应设置总监的大中型餐饮、连锁餐饮总部、学校食堂和涉校集中供餐单位均落实到位。在开展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专项检查行动中,加大对餐饮企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台账记录、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考核记录、食堂后厨环境卫生、餐饮具清洗消毒状况和食品留样等环节的检查力度,严防食品安全事故,推动餐饮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三、持续巩固餐饮质量提升行动

2024年作为餐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的成果巩固之年,区市场监管局紧扣重点环节风险点,继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网络食品监管巡查”“景区餐饮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为全力做好第二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第二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向活动主办部门、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发布风险提示函和明白纸,明确主办方、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及义务。结合监管实际和旅游景区餐饮安全管理风险点,拟定《五大道景区餐饮质量安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打造景区重点餐饮企业“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重点提升游客的就餐安全感和舒适度,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开展2026世界杯预选赛天津赛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采取“提前介入、以查促改”相结合的方式,对接待酒店开展风险评估,对发现的3个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下达监督意见书。共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现场快检4批次,食品留样35份,保障用餐人员18人次。一季度,全区食品安全类案件累计立案75件,结案75件,罚没款26万余元。

四、建立健全餐饮安全管理制度机制

2023年以来,修订完善《和平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印发《和平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内含风险会商、跟踪督办、定期通报、明查暗访等四项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降低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印发《和平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领域重大违法行为内部举报人奖励办法(试行)》,积极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从业人员对其所在单位涉及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的举报和监督,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化解重大风险和推动社会共治,加快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水平;印发《和平区食品安全工作约谈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研究制定《天津市和平区贯彻落实〈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实施细则》,完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刑衔接、犯罪侦办提前介入、违法犯罪信息共享等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各部门联动协作,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监督长效机制,有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五、创新开展“网红餐厅”“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为解决入网餐饮尤其是“网红餐厅”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充分发挥执法人员线上监督检查作用,倒逼“网红餐厅”从业人员规范操作,区政府将“网红餐厅”“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纳入2023年区级民心工程。区市场监管局作为承办单位,制定了《和平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网红餐厅”“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网红餐厅”“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目前,已完成200户“网红餐厅”“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建设工作。2024年一季度,执法人员坚持线上监测和线下巡查相结合,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对后厨的监督,重点对专门经营外卖的共享厨房加大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760户,发现问题 29个,立案 4件。对“美团”“饿了么”开展责任约谈2次,督促“美团”“饿了么”积极发挥头部平台示范效应,建立健全外卖餐品描述、外卖点餐消费提示、消费教育引导、优化商家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

六、推动企业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调查问卷》,召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动会议,对保险产品开展调查研究,确立了“自主投保”和“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双重模式,通过“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民心工程,分步骤、分重点推动试点餐饮企业参与投保。今年第一季度,召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分析研讨会议1次。截至目前,全区食品生产企业、集中配餐单位和学校食堂投保率100%,500余户社会餐饮服务经营单位进行了投保,入网餐饮经营单位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了投保。

七、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

一季度,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食品经营许可业务线上培训,进一步提升食品经营许可人员业务水平;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部署培训,对学校负责人和食堂负责人进行食品安全工作提示;开展和平区清真食品企业(商户)“3.15”政策法规宣讲及食品安全专项培训,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开展学校及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线上培训,对相关规定内容进行解读并发放告知书。开展养老机构食堂安全管理培训,大力提升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开展了多次落实“两个责任”培训会议,推动属地包保干部督导能力和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提升。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思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具体从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严格采取风险分级管理,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根据风险等级完成多频次的全覆盖检查。重点开展网络餐饮、小微餐饮的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提升一批,关停一批,提升和平区小微餐饮的整体质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流动摊贩治理行动。

二是不断转变监管方式。充分发挥“智慧监管”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通过日常监管(巡更)系统,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分类分级监管,科学确定检查频次,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和力量,切实提高食品经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水平;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通过AI可视、物联网等手段,实现餐饮监管可视化,实现对餐饮单位的实时监管,完善监管人员的“线上+线下”监督检查模式,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和社会共治水平。

三是强化风险预防管理。制定餐饮服务环节抽检工作计划,对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蔬菜农残超标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重点抽检工作,严格按照后处置时限要求完成后处置工作。充分发挥食品快检在日常监管、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作用,有效化解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全力保障辖区食品安全。

四是加强入网餐饮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区网络订餐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开展“网红餐厅”专项治理、网络订餐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网络订餐领域“互联网+明厨亮灶”和餐食封签推动等网络订餐领域监管工作,加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主体资格检查和信息公示检查;适时对“饿了么”“美团”开展食品安全责任约谈;进一步完善沟通“下架”机制。

五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对监管人员许可审查、日常巡查、网络巡查等业务的培训,提升监管人员防范化解餐饮环节风险的能力;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普法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通过线上培训、直播教学等方式,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配送人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外卖食品安全管理等知识培训。

六是营造社会共治氛围。聚焦群众关切问题,积极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方建议,每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结合“文明餐桌”“公勺公筷”“光盘行动”“杜绝浪费”“诚信经营”等主题,开展座谈会、讲座、绘画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张贴宣传牌、发放倡议书;延伸宣教阵地,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食品安全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食品安全氛围。主动邀请媒体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来,充分利用和平区教育资源丰富、辐射面广的优势,加大对食品安全、反浪费、营养教育在学校的宣教力度,由学校辐射家庭,更好达到科普宣传目的。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