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123号提案的答复
裴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和平区体育局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体育强国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要求,推进实施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坚持创新思维,扎实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打造具有和平区域特色的群众体育工作。
一、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一)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扎实推动市、区民心工程任务进度,今年计划更新社区健身园15个,新建室外智能健身房1个。
一是更新社区健身园。努力挖掘可使用的资源,在老旧小区中挤出运动空间,让闲置空地变身健身园,与街道积极对接,确定更换室外健身器材的点位和种类,广泛听取百姓声音,结合居民锻炼需求,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目前已全部完成更新工作。
二是新建室外智能健身房。结合场地特点和不同年龄居民的锻炼需求新建1处由智能健身器材、健身步道组成的室外智能健身房,旨在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场地。自3月至今,已经公开政采需求、筛选招标代理服务单位、财政评审等工作,预计8月份开展招投标、确定供应商和安装施工等工作,10月正式向市民开放。
(二)完成体育公园建设
和平区“三大球”体育公园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利用“体绿融合”全民健身模式,将健身设施嵌入绿地公园,同时加大全民健身设施供给,努力打造适老化、适儿化的健身场所,为属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智慧、安全的健身环境,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该体育公园已于今年5月份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内设足球、篮球、排球运动场地,主打5G智慧运动场景。
(三)推动全民健身中心改造项目进度
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改造项目为我区重点民生项目,该项目位于保定道与新华路交口。项目总用地面积3.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1号楼地上4层、地下2层;新建2号楼地上3层、地下1层;新建3号楼地上4层、地下1层;新建田径场地下2层。对原有旧建筑进行“见缝插针”的结构翻新,打造具有体育风貌的区域地标。该项目拟通过三年时间建设集田径场、综合训练楼、游泳馆、综合运动馆及复合运动馆的场馆群,可同时开展20余个体育项目,并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满足健身群众停车需求。截至7月,已完成对施工区域围挡设置、场地三通一平、地面硬化等工作,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四)持续开展“国球进社区”活动
贯彻落实《市体育局关于支持全市做好“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乒乓球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拓展居民健身活动空间,完善社区健身服务功能,充实“15分钟健身圈”内涵,与区城管委、各街道加强协调,积极对接,形成合力,在南营门街天新里社区万科都市花园增设乒乓球台2个,提升社区整体生活品质,共享健康新生活。
二、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一)做好体育惠民卡签约服务单位征集工作
2024年体惠卡由市体育局和中国银行合作推出,年度补贴名额50000个,消费满500元可享200元补贴,市民可持中国银行借记卡申领数字体育惠民卡。该项工作已于2024年1月3日启动,截至7月,和平区共有9家签约服务单位。下半年,区体育局将加大对商家的宣传和征集力度,让更多的优质健身场所为和平区市民提供更多、更实惠的健身服务。
(二)开展健身体验券发放活动
为深入贯彻《天津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引导和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全民健身,7月6日在金街大铜钱处举行2024年第三届千万健身体验券发放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以体育展示、交流、体验、购物于一体的活动形式,传播科学健身理念。活动旨在积极引导并鼓励广大市民投身全民健身,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大力支持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以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互动模式,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三、丰富区级体育运动赛事
(一)组织和平区“健身大拜年”主题活动
春节期间,各街道及体育协会积极响应打造“丰富人民群众春节期间体育文化生活”的号召,组织各类赛事活动28个,累计850余人次参加,充分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掀起体育健身大拜年热潮。
(二)组织和平区第四届社区运动会
制定《和平区第四届社区运动会实施方案》,以区级赛事为引领,借助“三大球”“三小球”等基础项目,鼓励每个街道和社区开展具有辖区特色的运动会。截至7月底,已组织区级趣味运动会、足球、篮球、工间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等比赛100余场次,1000余人参与。下半年将继续组织太极拳、广场舞、游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赛事。
(三)组建和平区龙舟队
制定我区参赛队伍训练计划,并按照计划保时间、保人员、保质量开展训练。在2023年龙舟队员班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人员,实现参赛选手精英化。6月5日,代表和平区参加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河之瑞”系列文化活动—赛龙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队伍在什刹海上比拼。6月10日,参加2024年“行走大运河”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天津站)2024天津海河龙舟赛暨外商投资企业运动会龙舟比赛社会组男子比赛和社会组男女混合比赛,并分别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四、普及推广科学健身理念
(一)促进体育健康产业发展
3月27日,区体育局与区卫健委、区医保局组成大健康板块,联合召开“携手健康、共创辉煌”主题医药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辖区三级医院以及省级商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和医药健康产业相关企业、机构代表共百余人参会。活动中,我区医药健康产业相关部门与省级商会、行业协会、总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落地企业举行签约仪式。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产业合作交流,还为共同推动大健康产业合作项目落地搭建平台。
(二)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试点工作
区体育局国民体质监测示范点设置在新华路207号五层,可以对居民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健康指标进行监测并提供运动干预及健身指导服务。该示范点可容纳30人同时参与监测。通过监测能反映出受测人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锻炼方法是否得当、锻炼效果是否显著等情况,还可以及早发现人体潜在的亚健康状态和患病风险。下半年,区体育局将依托常态化监测站点开展辖区居民国民体质监测服务,根据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出具针对性方案指导居民科学健身,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三)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培训
与区总工会组织“八段锦运动”进机关活动,通过培训,树立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理念,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继续教育飞盘专项培训,提升服务技能,拓展服务领域。
下一步,区体育局将统筹构建区、街、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加强群众健身赛事活动组织,鼓励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立足和平区全民健身工作实际,推动体育事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