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879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邹朝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打造高品质五大道文旅区的提案,经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委研究答复如下

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是我市“近代中国看天津”核心旅游品牌和中心城区都市旅游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在我市文旅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围绕五大道原有定位,本着再提升、再确认、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原则,市文旅局与和平区制定了《天津市推动五大道文化旅游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通过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营造高质量文化旅游示范区、做好小洋楼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优化人居环境、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国际影响力等综合举措,依托整体发展定位,明确功能分区和核心项目,推动五大道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开放的洋楼景区

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下、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关系,正确把握和协调好文物工作规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大道地区不可移动文物有效利用率较高,大部分作为办公场所、经营场所、居住场所等正常使用,其中100余处作为博物展馆、商业设施、餐饮住宿、银行邮局等对外开放,除部分博物馆收取门票外,基本免费对公众开放。

为满足市民游客真正走进小洋楼的需求,打造洋楼特色打卡地、时尚消费首选地、都市休闲聚集地,我们精心打造了大理道5号樘院、“津门1930”等一批场景新、带动力强的精品标杆项目,推动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风貌建筑对公众开放,以用促保。2023年,我们盘活了五大道地区空置洋楼载体21栋、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位于大理道5号的樘院,经过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修旧如旧、盘活利用,近期已对外开放,古色古香的消费场景,吸引了游客来此休闲体验。2024327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五大道调研,对大理道5号樘院的有效开放利用表示肯定。

    为进一步挖掘、留存历史文化精髓,讲好和平故事,我区文旅部门与蜻蜓FM合作,制作“天津声音地图—和平篇”,游客通过手机扫描附着在每处文物建筑铭牌上的专属二维码,就可以收听天津声音地图的专属音频内容,了解每栋风貌建筑的历史故事,使暂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老建筑“活起来”。

二、因地制宜调查研究,合力化解停车难问题

经实地调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的四至范围内包含路内公众停车泊位共计约600余个;民园广场地下停车泊位共计约400余个。民园广场、先农大院及民园西里附近重庆道-常德道-长沙路-洛阳道-大理道五条路上均设有路内公众停车泊位。我们将在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深挖区内停车资源,盘活闲置停车泊位,见缝插针增加停车设施,在有条件的路段合理设置临时停车区域。同时,倡导呼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或个人)在满足自身停车需求的情况下,错峰(有偿或无偿)向社会共享开放闲置停车资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憩提供便利的停车条件。

三、梳理协商产权归集,优化五大道营商环境

    和平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盘活存量、扩充容量,增强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品质、功能提升,更好服务民生需求、服务区域产业链建设、服务先进生产力平台搭建。

    深入调研挖掘“市属资产、区属资产、私有资产”等载体资源,引入高端酒店、精品零售、沉浸式体验等业态及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做好盘活利用。强化与市房管中心、市风貌整理公司等房源单位及时联动,详实掌握所属载体情况,动态更新建筑面积、楼体构造、停车设施、适用业态等有效信息,为意向企业做好‘定制化’精准服务。

协调东方农道文化产业集团、携程集团、酷旅投资有限公司、同程集团、融创文旅集团、苏州市姑苏区国资集团、景域驴妈妈集团、大连博涛集团等多家国内有实力、有知名度、有成功案例的集团企业到五大道调研,按照“规-投-建-运”一体化模式,遴选适宜企业,引入文化创意项目,从产品项目供给、文旅公共服务、产业优化发展、文旅品牌创建等方面,完善旅游配套产业,摸索和探讨多方共赢的运营机制,确保五大道运营管理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四、丰富文旅商贸业态,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

    市、区历来高度重视和支持五大道地区发展,积极推动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围绕“近代文化”打造系列旅游产品,坚持“规划引领、片区联动、产业支撑、品质服务”,以民园首片区更新提升项目为抓手,与国内知名文旅商企业深度对接合作,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做好民园业态提升、湖南路更新、大理道景观提升等项目谋划,推动形成“建管一体化、运营市场化、文旅全域化、体验多元化”的业态新格局,让五大道城市会客厅名片效应更加彰显,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兴旺。

一是持续提升人文品质,擦亮文旅活动品牌。抢抓文旅复苏机遇,立足和平区文旅资源禀赋优势,以主题活动作为抓手,2023年,我们推出“津遇和平”文旅品牌,并将“津遇和平·海棠花”作为文旅活动开年首秀,成功引爆全市文旅市场。“津遇和平”品牌一炮而红,成为京津冀地区现象级文旅活动。在“五一”、端午节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乘势而上、陆续策划开展“津遇和平·星空咖啡”“津遇和平·夏至冰甜”等格调相承的精品活动,延续品牌活动热度。特别是“十一”期间,成功举办“津遇和平—天津味·东方韵”活动,通过梳理本地文化脉络,讲好洋楼故事,在全市首推“妆造citywalk”沉浸式都市旅游新模式,天津“日夜好玩”文旅热度、美誉度与精致度再次提升。

2024329日至414日,和平区委、区政府会同西安曲江文旅举办了第二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期间,辖区重点景区商圈累计接待市民游客1662.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与去年人数基本持平,文旅商综合收入32.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4.25%;央视《新闻联播》两次给予报道,近日,天津“五大道海棠花节”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2024年城市文旅品牌创新十佳案例》。

二是深度挖掘资源禀赋,打造文旅消费场景。通过天津五大道国际文化旅游节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核心文旅商活动,持续释放市场需求。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文旅场景,推出民园灯光秀,在五大道、金街地区融合开展花车巡游、抖音大V行、慢直播、外贸展、汽车展、重点帮扶企业展等系列消费融合活动。举办书香满和平-“和平杯”文化阅读之旅“星空夜读”等活动,支持专业演艺机构走进商场、夜市街区,探索在咖啡厅、餐厅等举办演艺演出活动,打造特色文化餐饮剧院。持续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精准面向京津冀区域人群,开发京冀短途游市场及多品类周末游产品,推出一批“历史关联、文化串联、建筑相连、交通互联”的旅游精品路线,以国风主题两日游、三日游精品路线为代表,提升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旅游体验。

三是持续扩容旅游消费,不断激活夜间经济。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电竞节、音乐节等文娱活动,带动以民园广场、先农大院、民园西里为核心的“酒吧+演艺”集聚区、Live House、电影院、KTV等夜间休闲消费业态发展。发挥博物馆联盟作用,探索“博物馆夜游”“星空夜读”等夜间经济亮点。深挖洋楼里的名人轶事、传奇故事,通过编纂《小楼春秋》《五大道》等纪录片中庆王府的历史故事,精心策划“王府家宴”“夜游王府”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让建筑活起来、游客聚起来、消费热起来。引导范竹斋旧居、静园、张园、庆王府联合编制主题“城市剧本”故事,依托津湾大剧院、国家图书馆、中影影院、桔子水晶酒店等商业业态,在新业态引入、文旅产品供给、消费场景打造上下功夫。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积极支持五大道打造智慧景区,实现对重点区域游客流量的监控预警和分流疏导,推进超高清视频实时传送和处理系统建设,提升“VR+AR”导游导览、历史文化场景重现等沉浸式实景体验,加快5G网络全覆盖,推广智能售卖、智能安全监控、智能灯光、智能停车等创新应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同时,和平区也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注入现代元素,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