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336号提案的落实答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丁一委员提出的关于传承与升华我市近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普及文物知识,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
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区文旅部门广泛宣传,普及文物知识,不断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在过去半年中与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了两次文物消防、防汛知识讲堂;举办了多次“红色文物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走进多家中小学,讲述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在推动文物修缮工作方面,2023年上半年,我区文旅部门共接待北洋保商银行旧址、郑州道32号、郑州道34号、蔡氏家祠等十余家不可移动文物修缮的咨询,为企业和居民详细讲解文物修缮流程,持续强化责任担当,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将庆王府、润兴里、先农大院等地区串珠成链,简称九里十二院,进一步聚集产业发展要素、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二、发展数字经济,把历史文化遗产利用好
为全面树立发展数字经济新思维,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地融入和平区新发展格局,加快塑造发展数字经济新优势,让新技术赋能智慧博物馆建设,以更开阔的视野指导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2023年上半年,数字艺术博物馆成功落户和平区承德道法国公议局旧址,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多元文化艺术体验,助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馆内推出“解放”艺术驻地计划,吸引青年艺术家来津创作;为美育研学推出“数字天津”的课外教室,与包括天津国际学校在内的数所学校合作,搭建社会教育场所,助力和平区文化高地的形成。
在今后工作中,我区将继续依托非遗展览馆,推出非遗体验市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通过文创大赛、文博联盟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创设计、文创开发、文创销售企业集团,不断挖掘五大道小洋楼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价值,发挥向市民游客宣传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打造非遗跨界融合文创特色产品产业链。
2023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