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23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积极打造中心公园新打卡地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中心公园位于和平区中心地带,始建于1917年,占地1.27公顷,四周由环形花园路围绕,是典型的街心公园,时称法国公园,1949年后更名为中心公园。
目前,中心公园社会化合作项目已完成公开招标,确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企业,进入施工阶段。和平区将结合建议内容完善中心公园的提升改造和运营管理方案,紧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注重现代美学与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合,努力将中心公园建设成为展示天津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不断增加中心公园的文化、经济、旅游价值。
一、围绕特色主题提升改造,进一步拓展市民游客体验空间
一是打造特色百花厅。对主体建筑实施外檐翻新,重点打造“园中园”景观体系,特别是将二层观景平台改建为融合传统园林意境的复合空间,丰富公园内容吸引更多市民游客。
二是改造夜景灯光。针对园区夜景照明设备老化导致光效不足等问题,拟在保留基础照明功能的前提下实施改造升级,根据公园的地形地貌选取符合公园风格的网红灯光设施(如天使之翼、蝴蝶动态、公园LOGO等);按照绿植分布精心设计树挂灯、造型灯,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光影效果,提升夜间游玩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三是塑造主题花海。对园区内绿化植被进行修整,设置音乐广场,开放公共草坪。结合节日氛围补植四季花卉,利用玉兰、丁香、月季、牵牛、孔雀草等苗木花卉塑造“节日主题花海”。
截至目前,园内已新增安防监控系统,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完成植被稀疏区域补植,恢复绿化完整性;完成公共设施维修改造(含喷泉修复、楼梯加固、园路重新铺设),保障使用安全。
二、坚持科学规范运营管理,进一步创新以商养园发展模式
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公园商业潜能,以商业收益反哺公园维护。开展民意调查并结合周边商业需求,探索多元化、多点位尝试性经营。
一是主体业态与公园特色相融合。百花厅采用整体租赁模式,定向引入与中心公园生态人文特色相契合的多元业态。例如高端咖啡、轻食简餐、新品发布、文创手作等,着力打造兼具文化品位与自然意趣的都市慢生活空间。
二是基点联动共享户外公共空间。在百花厅周边区域打造适宜户外活动的多元化场景。例如公益交友、草坪音乐、主题花展、房车露营、商业推介等,增加经营活动的同时共享城市中心公共空间。
三是动态调整中心公园周边业态。利用中心公园区位优势带动街边经济发展,根据公园业态分布,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同步开展运营试点,定期评估商业设施的运营效果,并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进行调整。
四是规范婚介活动治理市场外溢。在中心公园完成提升改造,投入运营后,计划对原有群众自发形成的混乱婚介活动进行规范。考虑在公园长廊周边规划特定区域作为交友婚介活动场地,设置可移动宣传架,要求信息发布者采用统一规格宣传单悬挂展示,杜绝市场外溢,维护干净整洁、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园区环境。
下一步,和平区将结合代表提出的宝贵建议,在提升改造过程中与代表保持密切沟通,进一步拓宽视野、优化方案。此外,和平区同期推进6个口袋公园建设,2026年初建成后,与中心公园形成“步行10分钟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