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5号建议的答复
叶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小区体育器械的完善和优化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持续优化全民健身设施布局
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进一步完善社区健身设施,今年计划更新4个社区健身园,引入更先进的器材,确保其功能更完善、安全性更高,为不同年龄的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健身体验,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选择和健身需求。同时,根据资金安排,拟更新2处精品健身园,一是金德园精品健身园,升级健身器材、优化健身步道;二是土山花园健身步道,结合周边自然景观,打造集健身、休闲、生态于一体的运动空间。
我们将全力推进体育健身器材的更新、维护和修缮工作,建立健全定期巡查和维修机制,确保室外健身器材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保持在95%以上。高质量落实“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优化健身设施布局,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优质的场地设施,助力体育强区建设,让健身更加便捷,让健康触手可及。
二、不断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进一步完善群众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主题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健身大拜年、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九九重阳节、行走大运河、国庆新民俗、大众冰雪季等主题系列活动;举办第五届社区运动会,包含乒乓球、足球、广场舞、太极拳等共11项比赛;开展“奔跑吧少年·和平杯”青少年系列比赛,包含足、篮、排、田径等共8个比赛项目;举办首届“和平杯”体育节;承办市级亲子马拉松、无人机足球、海河龙舟赛、天津马拉松4项赛事;全年计划开展44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推动赛事活动向基层延伸,向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干部职工广泛拓展。
同时,进一步构建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健身组织网络,举办多层次、多项目、多元化的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激发居民的运动热情,增进邻里关系,凝聚社区力量。
三、加强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公众号、融媒体等多种载体开展宣传、科普工作。一是及时报道赛事动态,做到场场有宣传、项项有影响,不断在我区掀起举办和参与群众体育赛事的热潮;二是通过公众号推广、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达到提升个体健康水平的目的,让广大群众在满足多样化体育需求中获得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