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1号建议的答复
梁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AI数智化应用赋能文旅产业,打造五大道“数字资产”,为和平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五大道“数字资产”建设的现实基础与战略意义
和平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和文化底蕴。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持续推进五大道文化旅游区高质量发展,通过盘活小洋楼资源、优化文旅业态、打造智慧景区等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受文物保护限制,部分建筑难以全面开放,游客体验深度不足,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突破物理空间限制,释放文化价值。
AI数智化应用与文旅融合的潜力已在多地实践中得到验证。您提出的“高清数字转换+VR场景开发”建议,将进一步提升五大道文旅资源的可触达性、互动性和延展性,既能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需求,又能为文化教育、影视制作、数字文创等产业提供底层素材,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经济”向“价值经济”转型。
二、五大道“数字资产”建设的实施路径
1.构建“三维建模+全息影像”数字资产库
依托高清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对五大道历史建筑群进行高精度三维建模,形成可永久保存的数字化档案。结合AI算法,对建筑风格、历史事件、名人故事等文化元素进行数据标注与关联分析,打造“建筑-文化-场景”三位一体的数字资产库。例如,大理道5号樘院的成功开放利用案例,可通过数字技术复刻其古色古香的消费场景,形成线上虚拟游览模块。
2.开发“VR+AR”沉浸式文旅产品
联合科技企业与文旅平台,开发五大道专属VR虚拟游览系统,支持游客通过头显设备或手机端实现“云游五大道”。针对重点建筑(如庆王府、静园),设计AR互动场景,游客可通过手机扫描建筑外观触发历史人物虚拟讲解、建筑结构动态拆解等交互内容。参考天津银行“智慧文旅通”等数字化服务经验,将虚拟场景与线下消费券、文创产品购买等功能结合,形成“游览-消费-传播”闭环。探索红色VR展厅,结合北方局提升改造工程,尝试探索VR展馆,从指尖穿透时空,重回峥嵘岁月,触摸革命历史。
3.推动数字资产产业化应用
文化教育领域:与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将五大道数字资产融入中小学历史课程,开发“建筑里的中国近代史”等互动教学模块;
影视文创领域:开放数字资产授权,支持影视制作、游戏开发、数字藏品发行,例如以五大道为背景的虚拟剧本杀、元宇宙展览等;
城市品牌营销:利用数字资产制作城市宣传片、国际文旅推广素材,结合我区“津遇和平”品牌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保障机制与协同创新
1.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依托市级有关政策,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支持,联动天津银行“智慧文旅通”等金融产品,为数字资产开发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探索数字资产证券化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2.技术合作与人才引育
联合高校、文旅企业、科技企业组建“五大道数字文旅创新联盟”,建立协同平台。引进AI算法工程师、数字孪生技术专家等高端人才,培育本地数字化运营团队。
3.数据安全与版权保护
建立数字资产确权与交易规则,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溯源与版权保护。参考天津经济开发区“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区”经验,搭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规范数据流通与收益分配机制。
四、预期成效与展望
通过五大道“数字资产”建设,预计可实现以下目标:
1.文旅体验升级:年新增虚拟游客超100万人次,延长游客线上停留时间30%以上;
2.产业联动增效:带动数字文创、教育培训等关联产业年产值增长15%;
3.品牌价值提升:助力五大道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津遇和平”活动跻身国家级文旅IP。
下一步,和平区将结合您的建议,力争2025年完成首批10栋历史建筑数字化工程,上线“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天津”VR展厅,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数字先锋城市”贡献和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