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80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毛博文代表提出的关于发展咖啡文化,促进天津五大道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和平区以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为契机,把培育建设“咖啡之城”作为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的有力抓手,与和平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咖啡媒介,传递城市风尚,放大城市声量,积极培育消费业态新增长点,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深挖洋楼资源。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和京津冀特色旅游消费目的地,持续深挖五大道每一幢洋楼背后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守住“文化根脉”、讲好“洋楼故事”。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手段,挖掘具备开发潜力的闲置载体、打造一批标杆盘活项目。围绕和平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欧陆风情、时尚都市”特色格调,鼓励国内外知名的独立精品咖啡店入驻景区,通过客群庞大的消费市场,熏陶百年的咖啡文化,使五大道成为品牌咖啡企业入驻天津打开市场的首选地、各类独立咖啡店创业兴业的聚集地,让老建筑持续焕发新活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二)营造特色场景。我区精心打造“津遇和平·星空咖啡”品牌,推出“咖啡消费地图”,向全区咖啡经营商户发出倡议,鼓励商户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打出和平咖啡品牌,提升和平区咖啡消费的美誉度。多次举办咖啡文化节等主题活动,组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咖啡商户联盟”服务群、组织部分咖啡品牌企业“咖啡之城”建设讨论会,积极发动咖啡业态商户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并推出音乐会、市集、展览、戏剧演出等星空咖啡配套活动,积极营造五大道“咖啡+文化”“咖啡+艺术”的良好氛围。招商引进Manner、库迪、Chembox、子飨鬯咖等知名咖啡品牌入驻景区,全力推动咖啡文化在和平落地生根,不断提升景区咖啡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强化运营管理。为进一步提升商圈管理能力,和平区以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对原区投促办、五大道管委会进行了机构改革,剥离其社会管理职能,集中精力抓好企业服务、招商引资等主业主责,作为提升商圈精细化管理能力、服务重点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以五大道为试点,积极探索“管委会+运营公司+理事会”的新型街区运营管理模式,引入具有商业运营和资产管理能力的项目团队进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依托五大道地区风貌建筑集聚、文旅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民园广场首片区城市更新提升项目为抓手,在五大道地区重点发展具有优雅环境和文化调性的独立品牌精品咖啡店,为五大道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会客厅注入咖啡香气。
二、下步工作思路
在推进五大道发展的过程中,和平区虽然在区域位置、商业基础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我们主动查找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中心城区之间的差距,结合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现就我区目前明确的下步工作思路答复如下:
一是积极招商引入头部品牌咖啡资源。吸引国际国内知名连锁咖啡企业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落户和平,鼓励知名品牌在和平区开展咖啡产品新品首发活动,提升咖啡消费引领力。培育精品咖啡自主品牌,鼓励咖啡经营企业向精品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支持成立咖啡行业协会,搭建行业内部交流合作平台,指导行业协会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功能,在资源统筹、行业协同、产品研发等方面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发布行业信息,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监督自律,策划专业培训,组织市场开拓,举办交流活动,引导咖啡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促进咖啡文化与文商旅深度融合。紧扣“漫游五大道”主题发展品牌经济,围绕一街一品、一道一景,重点从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咖啡市场主体、丰富“咖啡+”特色场景、激发咖啡消费市场活力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把“小咖啡”做出“大卖点”,催生消费新热点,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时尚都市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影响力。聚焦精品咖啡、国潮新品、文艺书店、艺术画廊、潮玩手办等品类,开展主理人共创招募等活动,引进更多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新的特色店铺,打造更多可看、可品、可体验的“咖啡文化打卡地”,嵌入更多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消费业态,不断拉长消费链条,把“流量”变“增量”。
三是提升咖啡文化传播力。利用发挥好市、区两级城投公司的作用,做好五大道地区各类房屋产权、经营权的归集工作,鼓励房屋权利人采用定期开放的模式向公众开放,进而使游客能够近距离了解历史风貌建筑内涵。将体现城区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注入咖啡产业,形成“咖啡之城”的“和平符号”,加强咖啡文化传播,通过星空咖啡、咖啡文化街、杯测大赛等活动,鼓励商户开发咖啡文创特色周边,打造五大道咖啡文化IP,增加各类主题论坛、活动中的咖啡元素,推广咖啡文化,提升市民游客对咖啡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推动咖啡消费大众化,塑造城市的生活品质与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