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丨  关爱版

对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2号建议的答复

张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应对和平区老龄化严重问题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平区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打造具有和平特色的“津芯养老”养老服务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一、和平区老年人基本情况

和平区现有户籍人口47.7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4.3万人,占户籍人口30.0%;65岁以上老年人10.8万人,占户籍人口22.7%;80岁以上老年人2.2万人,占户籍人口4.7%。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和平区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二、主要举措

面对日益丰富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平区通过开展万户需求问卷调查、8910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热线主动问需等途径,摸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以需定供提供针对性强、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的特色服务。

(一)“135”布局打牢养老服务设施基础

针对和平区寸土寸金,难以建设大型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的现实制约,和平区以1基地——区级“和悦家”综合养老服务基地为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综合赋能;以3机构——街道级“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打造普惠型养老服务圈;以5场所——社区级养老驿站、日间照料站、适老化辅具租赁点、为老服务亭、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小型化、周边化、便捷化服务,打造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项目。三级联动、各司其职、不留死角的“135”设施布局模式,通过抓牢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让老年人在周边、床边、桌边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

(二)一街一品,调动养老服务资源活力

针对区内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不同情况,和平区统筹分析街道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挖掘整合街道特有的养老服务资源优势,提炼打造“一街一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真正将各类服务资源项目送到老年人身边。如小白楼街“城心养老”、五大道街“海棠五‘伴’花儿式养老”、新兴街“五+”养老、南市街“一轴两带”养老、劝业场街“务实劝业,睦邻养老”等养老品牌。南营门街的“1+5+7+N”养老模式已多次受到市领导的认可和表扬。

(三)数字化平台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效能

针对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管理和服务成本偏高、缺乏长效机制的现状,为破解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难题,和平区积极探索深化养老服务智能化、市场化改革,打造了8910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收集汇总和平区老年人基本信息,建成了和平区老年人基础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分析,对高龄、独居、孤寡等各类有特殊需求老年群体安装“居家卫士”五件套设备,提供一键求助、可燃气体感知、烟雾感知、人体红外感知以及通话等五大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居家养老的后顾之忧,平台还配备89108910(谐音帮助银铃)电话热线,居住在和平区的老年人拨打电话就能及时了解掌握身边的各类养老服务资源。8910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用大数据支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快速发展,推进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便捷化、智能化,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

(四)适老化改造让长者无忧弱者无碍

和平区按照“一小区一策”“一楼栋一策”“一家庭一策”原则,推进适老化改造,打造了朝阳里、文化村、开封道3个适老小区,形成适老小区建设示范效应。实施“金钟罩”系列培训全方位提升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推广“扶他灵”+“爬山虎”项目,即为老旧楼区安装安全扶手,为有旧楼区的社区配备爬楼机帮助老年人实现“出入自由”,在每个街道建成一个适老化辅具租赁点,不断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五)提升素质,打造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针对从业者、家庭照护者、老年人三类养老服务最离不开的人员,开展多样化专业培训。组织开展金牌养老护理员选拔,由专业机构培训选拔出10名金牌养老护理员,树立专业养老护理能力标杆示范效应。组织开展“报春晖”专题培训,为200名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普及专业护理知识,帮助居民履行好养老义务。组织开展“安全‘金钟罩’,守护银龄家”系列培训,面向老年人开展认知障碍干预、应急救援培训等系列课程,全方位提升老年人自身能力。

三、下一步举措

正如建议中所提到的,在人口老龄化持续提速的大背景下,和平区养老服务在供给侧仍有与中心城区核心区情况不适应、与老年人实际需求错位等问题,我区养老服务机构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针对这类问题,我区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养老服务综合水平:

(一)织密养老服务“供给网”

一是升级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在向全区推广南营门街鹤寿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通过配备智能化设备、建设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等方式,在嵌入式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评估筛查、深度干预等服务,优化服务体验。

二是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大力盘活和平区闲置房屋资源,利用新建养老服务机构等方式,“十四五”期间多措并举增加养老床位1000张。

三是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引导八大碗等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老年助餐,在劲松、中福康颐等传统养老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基础上,推动其他传统养老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引导外卖平台、物流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老年助餐配送。

(二)优化养老产业“服务网”

一是组建“养老管家”队伍。通过面对面的一对一服务,帮助老年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平区的相关养老服务资源业务,进一步打通养老服务供需过程中的堵点,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推广“津粮津品”供销点。以国企优质产品和老人广泛接受的供销店模式为助力,让更多老年人在社区内就能购买到优质的粮油产品。

三是丰富老年文化服务。借助与IPTV共同打造的老年生活专区和悦享和平课堂两个专栏,进行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交流互动,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展示信息并以津豆形式打折,吸引老年人消费。

(三)筑牢健康养老“安全网”

一是发挥智慧平台保障作用。发挥好8910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居家养老安全保障作用,通过扩大居家卫士设备覆盖范围、平台主动拨打关爱电话等方式,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指数。

二是实现“三百目标”。指导各街道贯彻落实好《和平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着力保障好重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安全,确保实现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月探访率、失能老年人的社区帮扶率、独居老人日联系率均达到100%。

三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和平区医疗资源丰富优势,组织更多驻区医疗单位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对口合作,用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提升和平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