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平区确定2024年20项民心工程项目。分别是: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拓展就业渠道和岗位,全年新增就业2万人。
二、保护青少年安全健康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近视防控能力,对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体质测试与视力筛查。
实施“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开展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救护设施配置、救护阵地建设等工作,21中学、鞍山道小学两所学校各培训10名应急救护讲师、200名学生应急救护员。
三、完善养老综合服务
大力推进养老床位建设,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建成6个适老化辅具租赁点;组织开展“报春晖”专题培训,培训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照护200人,着力提升失能老人家属居家照护能力;建设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通过配备智能化设备等方式,提升嵌入式养老院的智慧养老服务能力。
四、提升特殊老人生活质量
建设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为老年人提供评估筛查、深度干预等服务;开展关爱“老雷锋”系列活动,对荣获和平区“老雷锋”称号的志愿者安排专业体检和专项慰问。
五、精准帮扶困难群体
完善长效救助机制,全年开展8项专题救助活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六、关心关爱特殊群体
开展海河旅游观光带两岸(和平段)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
持续做好0至7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七、关爱困难职工健康
免费为生活困难职工、“苦脏累险危害”等一线岗位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开展健康查体。
八、丰富住房供给范围
面向中低收入、困难群众落实“三种补贴、三种住房”保障政策,新增享受住房保障人群720户。
九、强化医疗资源配置
试点建设糖尿病慢病管理一体化门诊,通过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管理能力综合评价路径,推进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建设。
十、优化健康服务水平
为30至65岁已婚适龄妇女提供保健服务,开展乳腺癌、宫颈癌及常见妇科疾病筛查。
十一、关心关爱退役军人
为重点优抚对象、烈属(烈士证明书持证人)和无军籍退休职工开展健康身体检查;为享受定期补助的优抚对象、烈属(烈士证明书持证人)、立二等功以上退役军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关爱失业退役军人,为60岁以下无工作退役军人体检。
十二、城市管网改造更新
加固12处自来水支管;更新修复市政道路及里巷排水管道10公里,养护市政产权排水设施14公里,掏挖各型检雨井1200余座;整改混接错接点位35处。
开展城市供热“冬病夏治”活动,对居民户内供热设施进行提升改造。
十三、老旧小区提升改造
对4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包括建筑防水、外檐整修、楼梯间提升改造、社区道路环境绿化景观改造、小区配套设施改造等。
十四、建设完善公园设施
新建、提升口袋公园4个,解决群众身边绿色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十五、丰富全民健身形式
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1处室外智能“健身房”;承办2024年天津市马拉松赛事;发行体育惠民卡,吸引鼓励更多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水平。
十六、加强社会治理服务
开展百场社会组织服务民生活动,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协同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孵化培育10家公益型社会组织,更好满足居民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十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开展季度“最美社工”评选,全年评选出72名“最美社工”,提高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评选出1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示范楼门”,建成和平区楼门文化的范本。
十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举办“和平杯”天津市第八届合唱艺术节;举办第十七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组织书香满和平——“第七届”文化阅读之旅活动,持续打造文化惠民特色品牌。
十九、增强多元消费体验
围绕建设高质量地标商圈,全年开展不少于5场的商旅文活动,优化“畅享金街”场景,提升街区整体活力。
二十、提升消防安全防控水平
开展消防宣传和技能培训,全年完成辖区“九小单位”、六个街道,64个社区消防安全培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