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天津市和平区金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发布日期:2011-08-02    发布者:区金融局


天津市和平区金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天津市和平区金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年—2015年)

(征求意见五稿)

  

 “十二五”时期是和平区金融业加快发展、重新崛起的关键时期。为全面提升我区金融业的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确立“金融和平”的功能定位,依据《天津市现代金融服务区综合规划》、《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天津市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等文件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状况

(一)现代金融格局基本确立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104月,在区内经营和注册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共318家,涉及银行、保险、证券、担保、拍卖、基金、典当、信托、期货等行业。全市1/3以上的独立核算金融机构在我区落户金融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监局、天津证监局和天津市保监局也都坐落在我区。

(二)金融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05年—2009年,和平区金融业增加值由34.4亿元增至66.52亿元,增长了93.37%(见图一),年均增速达17.92%,高于同期全区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5.88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区地域GDP增长速度6.24个百分点。在金融、商务、商业和科技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最快。

 

 

(三)金融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金融业的较快发展,使其产业地位不断上升(见图二)。 20052009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4.76%增至18.12%,年均增长0.84个百分点;占全区GDP的比重由12.15%上升至15.1%,年均增长0.74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和平区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和GDP的比重变化表

 
  

(四)外资金融机构相对集中

目前,坐落在我区的外资银行有19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家,占全市外资银行总数的74%(见图三)。韩国企业银行和韩国外换银行的中国总部落户我区,使天津成为全国第4个拥有外资银行总部的城市。此外,我区还有外资保险分公司2家,合资保险企业总部3家。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布局相对集中,主要聚集在南京路一带。

 

 

(五)银行和保险业占主体

我区金融业的产业结构以银行和保险业为主(见图四)。截至20104,银行和保险企业数之和占全区金融企业总数的74.85%,其中各级银行192家,占60.38%;各级保险公司46家,占14.47%

 

 

(六)金融载体建设加速

天津金融城占地面积13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2010年已全面开工。津门、津塔、金之谷大厦等金融载体工程也即将竣工。这些超大规模载体的建成,将为更多的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入驻和平创造条件,对于延续解放北路深厚的金融业脉,加快我区金融业的聚集发展,实现金融业振兴发挥重大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条件

1.有利条件

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二是金融业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优势。三是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优势。四是“金融和平”功能定位的优势。五是金融业发展的政策优势。六是金融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和潜在的聚集优势。

2.制约因素

一是金融业总量还不够大,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还不够高。二是金融机构层级还不够高,全国总部和地区总部数量还不够多。三是金融业聚集度还不够高,布局比较分散。四是金融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传统金融业占比还比较大。五是地域狭小,交通和停车不便,商务成本较高。六是高端金融人才短缺,金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等。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金融业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1.机遇

世界经济已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步入缓漫复苏阶段,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金融领域国际合作更加密切,为我区扩大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创造了大好机遇。国内宏观经济将克服复杂多变形势的影响,保持持续平稳增长,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时期;金融业逐步全面对外开放,改革创新步伐加快,金融业步入发展新时期,为我区加快金融业发展与改革提供了重大机遇。天津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赋予天津金融业更大的改革创新空间,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种鼓励和扶持政策,为我区金融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天津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区“金融和平”的功能定位,以及“金融城”作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20项重点工作的全面展开等,为我区金融业振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挑战

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全国区域振兴规划全面展开、加速实施,将弱化天津在金融振兴中的政策优势;京津冀都市圈的快速发展,使天津在改革开放和提升区域金融服务功能方面,将面临来自北京等地对金融资源的争夺。天津“三个层面”快速发展,我区在金融振兴中将面临来自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及其它区县对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分流等。这些都将使我区金融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我区只有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才能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金融业的重新崛起。

三、“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目标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建设“金融和平”为目标,发展高端高质高新金融,不断优化金融产业结构和金融资源配置,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强区。

(二)总体目标

按照“金融和平”的功能定位,努力提高金融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地位,力争“十二五”末,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20%左右,金融业增加值达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达20%金融业产业结构与布局更加合理,金融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新突破,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真正建设成为天津市的金融强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优先发展金融

以“金融和平”建设为中心,优先发展金融业,不断增强金融综合实力,夯实和巩固金融业的优势地位。

2.坚持优化金融业布局与结构

按照功能清晰、空间集聚的要求,合理规划金融业布局。以外资、高端、新型为方向,发展高端高质高新金融机构。

3.坚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转变金融服务理念,提高金融配套和服务能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建设信息平台。

4.减持金融改革创新与风险防范并举

推动金融企业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规范金融主体行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四)发展重点

1.优化金融业布局

打造“一区”“一带”“一组团”,即金融城高端金融业聚集区、南京路外资高端金融企业聚集带、五大道金融创新服务组团,力争建成天津金融产业聚集区。

2.调整金融产业结构

形成以外资金融机构为特色,高端高质金融机构为主体,传统金融产业为基础,新兴金融产业全面发展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力争建成天津高质金融特色区。

3.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全面开放、竞争充分、功能齐备、高质高端的现代国际化金融服务体系,力争建成天津金融服务先进区。

4.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

用好、用足、用活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不断推动金融体制、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改革与创新,增强金融核心竞争力,力争建成天津金融创新实验区。

5.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提高金融意识,改善金融行政环境、法治环境、人才环境、评估环境和信息环境等,力争建成天津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区。

四、“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快金融城建设

充分发挥天津金融城控股有限公司的作用,采用市场化运作方法,全面加快金融城拆迁、建设进度,使其早建成、早见效。加快金融城5号地、金之谷大夏和人民银行营业厅以及津湾广场二期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积极筹划运作金融城2223303132等地块的开工招商工作。

借鉴北京等先进城市金融街的开发建设经验,吸引有实力的国内外大公司共同参与金融城的开发建设,使其成为最能代表我市金融业发展水平的功能区。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金融城电子化、网络化建设。

(二)落实金融业布局,强化聚集效应

一是打造金融城高端金融业聚集区。积极落实金融城2号地、35号地、38号地的金融招商工作。吸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金融城。强化天津高质现代金融服务机构的聚集效应,形成金融城高端金融业聚集区,重现北方“华尔街”昔日风采。

二是发展南京路外资高端金融企业聚集带。南京路上规划2-3个大厦,广泛吸引国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或分支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和国际性金融组织办事机构入驻。使南京路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驻的重点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南京路外资高端金融企业聚集带。

三是培育“五大道”金融创新服务组团。重点做好铁狮门成都道项目、成都道62号等项目的金融招商工作。利用五大道独有的特殊城市建筑资源,划出部分区域,吸引经营面积较小、经营方式灵活的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高端和创新型现代金融机构进驻,逐步形成“五大道”金融创新服务组团

(三)优化金融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构建以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发展为特色的业态结构。加大宣传和引导,提高吸引外资金融机构的力度,打造适宜外资金融机构发展的生态环境,利用南京路外资金融机构聚集优势,促使该区域成为天津高端高质外资金融、服务业企业入驻的热点区域,建成与于家堡金融区形成错位发展的外资金融特色区。抢抓机遇,创造条件,推进本区金融机构与境内外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把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与其业务创新、工具创新、市场创新等结合起来,注重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市场开发手段、业务运作模式及金融人才,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

努力构筑以高端高质金融机构为主体,传统金融产业为基础的高端金融服务业态结构。紧紧抓住金融城重点项目建设契机,以其为金融振兴的抓手,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现有金融产业资源,吸引高端金融企业进驻。借助“五大院”建设,将大沽路、建设路与解放北路一起作为发展金融业重点地区。延伸金融城产业链,拓宽辐射范围,满足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进驻我区的要求。利用该区域道路交通环境较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优势,与解放北路“华尔街”相呼应,打造规模更大的金融聚集区,强化金融洼地效应和聚集效应。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金融产业,努力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发展信托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培育和壮大期货经营机构,鼓励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参股期货公司。大力宣传期货市场,鼓励相关的生产、加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风险。发挥现货与期货市场的互动效应,提高经济主体参与期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引进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鼓励和支持地方股份制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队伍。

(四)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加强风险防范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形成创新合力和创新氛围,切实增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引导金融产品创新。积极争取发行企业债券和集合票据融资。把发展企业债券与落实国家和天津市产业政策、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结合起来,加强宣传,培育发债主体,做好项目储备。引导金融企业重点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融资工作。

支持金融业务创新。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充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较高优势,从金融服务外包特点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促进金融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尝试开展离岸业务、衍生产品等新业务,积极探索碳金融业务,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推动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加快融合。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金融引导创新驱动;创新发展消费金融,拉动消费增长,实现金融引导内生增长。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规范发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积极支持证券公司开展企业改制上市、债券发行、并购重组、项目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五)构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扩大规模、创新产品、深化服务,全面提升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能力,重点为高成长、自主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动其发展壮大。争取在五年内培育10家以上,担保服务能力在30亿元左右的担保机构,全区重点担保机构业务总额突破5000亿元。

加快建设创业投资体系。贯彻国家《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配套政策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加快我区创业投资发展的实施办法。在五年内培育和引进5家以上专业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投资资本达到30-50亿元。

努力搭建投融资平台。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打造“和平板块”。按照多渠道、多形式、多市场推进的思路,根据“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植一批”的要求,采取境内与境外、主板与中小板、创业板并举的方针,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构筑银企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投资、民间资本、境外资金的有效结合,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

加快发展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性强、信誉度高、服务水平好、有竞争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公司以及资信、担保、经纪、租赁、代理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推动金融中介服务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中介机构的诚信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六)强化金融意识,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既包括金融集聚区在硬件设施上,从空间形态、设施配套、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做到以人为本,方便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与生活,也指与金融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中介服务业是否发达、具有国际水准,还指满足金融从业人员生活需求的教育、医疗、商业、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是否便利。构建一个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集聚区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提高发展金融意识。加强金融优先发展和“金融和平”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举办多种形式的金融论坛,积极提供金融信息平台,增强发展经济,金融先行的现代金融意识,树立大金融的观念。

以建设信用环境为基础、制度环境为保障、法治环境为根本,大力改善我区金融机构发展的微观外部环境,通过实施信用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服务环境和执法环境的建设,逐步达到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投入不断增加,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的局面

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并不断加以完善。促进内外资金融机构合理、有序竞争,提升我区金融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性化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力争成为天津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区。

五、“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完善招商机制,加大金融招商力度

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区金融业发展的区位、历史传承、功能定位和政策等优势,广泛推介我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布局趋势和发展前景,提高我区的知名度,吸引金融机构入驻。二是加强对金融招商的组织领导。按照优先发展金融的原则,组织制定年度金融招商计划,加强对金融业招商引资的领导协调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把前期工作做细、做实,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共同完成金融招商计划。三是健全金融招商长效机制。实行金融业招商引资工作定期通报等制度;建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降低招商门槛,促成高质、高端金融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和平;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落实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办法、考核奖惩办法,奖惩到位,激励招商。四是拓宽金融招商引资思路。突破招商空间,把招商面覆盖到全国、全世界各金融业发达和金融资本活跃的地区;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招商引资平台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与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寻找引资目标;积极参加会展推介、项目恳谈和各种商会、协会活动,寻找引资机会;通过成立金融家俱乐部等形式,与驻区金融机构建立密切联系,争取其推介关系单位,帮助区里延伸招商链条,创造引资机会;加强与重点引资目标的跟踪联系,把握其投资意向,主动服务,用真诚打动客商,用真情换取信任与合作。五是切实落实金融扶持政策。用足用活国家和市里的各项金融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和平区关于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兑现招商引资激励政策,提高政策吸引力,形成“政策洼地”效应。六是抓好招商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造就一支廉洁、精干、务实、高效的招商队伍。

(二)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一是完善服务体系。以“服务零等待、合作零距离、环境零投诉”为目标,真心招商、热心待商、诚心助商,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体系系统化,服务效率快捷化,服务方式规范化的安商、稳商服务机制。二是开展管家式的贴心服务。对入驻的中、外资金融企业注册实行代办制和全程跟踪服务制;对驻区金融企业提供人事代理服务,为引进人才代办户籍手续,为高级管理人员就医、子女就学提供便利,为员工代办各种保险业务等,提高服务质量。三是组建金融家俱乐部。根据金融家的需要,积极组织金融论坛、金融学术研讨、金融政策解读、金融创新产品展示、金融企业座谈等活动;积极举办政府与金融家之间的联谊活动,密切双方的联系,听取金融家对政府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三)实施人才战略,加快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制定金融人才发展规划。根据我区金融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预测金融人才需求趋势,制定金融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满足金融人才需求的解决方案。二是搭建金融人才招聘平台。与人事部门合作,在人才信息网上及时颁布和更新金融机构人才需求信息;根据金融机构的需求,积极组织金融人才招聘会、金融机构与应届金融专业毕业生见面洽谈会等。三是建立多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主要开展三个层次的培训:与国际专业资格证书培训机构合作,开展金融特许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和金融理财规划师CFP等国际专业资格证书培训;与相关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在职业余培养,为造就“通晓中外”的两栖人才,精通期货、证券、银行、基金、外汇等跨行业人才,懂得金融与经济政策、金融与管理、金融与法律、金融与信息等的复合型人才创造便利;与有关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专业技能培训与实习,对专业技术人员和基础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四是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鼓励金融机构聘请高校金融院系、金融研究部门的专家、教授到本机构挂职或兼职,对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现场培训;引导产学双方签订毕业生定向输送意向,和金融从业人员定向培养计划等;鼓励金融企业通过设立名誉董事、战略发展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等方式,建立与国外金融机构和知名国际金融专家的联系,沟通渠道,借用外部人才,缓解其高端金融人才紧缺的矛盾。

(四)加快金融信息平台建设,培育金融信息服务市场

一是加速建设金融信息平台。积极争取国内外知名的金融信息平台在我区设立天津总部,即天津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从事金融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并以终端形式为广大金融信息消费者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以便其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获取全面、准确、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做出正确判断。金融信息服务的范围涉及:为经济管理部门准确地把握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发展动态和规律,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安全、平稳和健康运行提供服务;为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内外债券、外汇、股票、黄金、期货和产权等交易,提供集实时资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分析模型于一体的金融信息综合服务系统;为金融信息消费者提供结算、定价等信息参考,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交易,繁荣金融市场。二是建立高层信息交流机制。根据金融企业发展需要,积极邀请国家高层决策部门、参与国家重大政策设计的高层人士,解读政策出台背景、政策设计意图,提供高层信息,为驻区金融机构搭建高层金融信息交流平台。三是积极构建金融服务后台金融后台是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即前台)相对分离,并为其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部门,如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金融人才培训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具有科技含量高、高级人才密集、吸纳就业量大、提供数据集中和技术保障能力强、直接支持前台业务发展的特点,已日渐成为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和有益做法,力争在中心城区率先建立金融服务后台,使金融服务创新落到实处。 

 

区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区金融业增加值区第三产业增加值

区金融业增加值区地域生产总值

2005

34.40

14.76%

12.15%

2009

66.52

18.12%

15.10%

年均增长

17.92%

0.84个百分点

0.7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