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网站无障碍 丨 关怀版

名  称: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和平区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20101000140716B/2023-00001发布机构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和平政〔2022〕7号主  题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文日期:发文日期:

有 效 性:有效

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和平区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及有关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和平区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和平区人民政府

                                               20221227

(此件主动公开)


和平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工作方案


 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按照《“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及天津市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和平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城区背景

 和平区是津城的核心区,区域面积9.98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64个社区。和平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宝贵的资源禀赋,形成了百年金融、百年商业、百年社区、百年航运四个百年的独特名片,先后获得并保持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30多项国家级荣誉,同时承担着15个试点创建任务,传承着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优良传统,被确定为民政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工作联系点

 和平区户籍人口46.39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2.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7.94%,老龄化程度较高。202011月初,和平区通过国家民政部、财政部组织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评审验收,成为天津市唯一获评优秀的城区。多年来,和平区多措并举增加养老床位,探索建设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居家养老入户延伸服务,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深化养老服务智能化、市场化改革,完善8910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改革,加快推进老人家食堂建设,不断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保障机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首批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建设,将全市顶尖中西医资源延伸到社区,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居民三大健康指标均达全国先进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居家养老综合服务能力,着力补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短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二)基本原则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始终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积极发挥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到位。

——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合作,街道社区具体运作,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工作开展。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挖掘老年人实际需求,着力解决好老年人最迫切需求的养老服务问题,广泛链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为老年人精准提供各类养老服务。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区实际的、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创新模式,在区内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全域养老服务水平。

(三)工作目标

 以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主线,到2023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以志愿服务、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与养老工作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新模式初步形成。在全力确保政府兜底保障对象基础上,社会化、市场化养老受益人群有效增加,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各类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和平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打造成为养老服务典型标杆,以老龄化工作高水平助力“两高三化”新和平建设。

 三、工作内容

 (一)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1.坚持发挥基本养老基础作用。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能作用,重点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无人照料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以精准化、精细化供给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2.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区-街-社区-居家”四级养老服务格局,完善区级综合养老服务基地、街道“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居家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统筹发展,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聚焦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将资源向居家社区倾斜,加快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3.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针对有照护需求但未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建设,使居住环境符合进行专业照护要求,并与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签约,由专业护理人员开展上门服务。围绕适老环境改造、养老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等环节,完善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标准及支持政策,让居家老年人享受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

 4.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支撑水平。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确保新建居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统筹推进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针对中心城区特点,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建民营三步走递进式发展路径创新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在每个街道至少建成一家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到2022年底,街道层面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100%

 5.支持专业化养老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发展,支持养老机构标准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发挥专业机构在长期照护服务标准规范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储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应用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养老机构针对失智老年人特殊需求,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引导养老机构立足自身定位,合理延伸服务范围,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稳步提升。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5%

 6.深入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定点护理机构做好长期护理险护理以外的商业拓展服务,努力提升长期护理险护理服务质量。强化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效衔接,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双向合作机制,在医养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医疗机构与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深度合作,鼓励扶持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鼓励区中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打造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

 (二)开展人口老龄应对机制探索创新

 7.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特色化发展。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养老服务,扩大供给,提高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补充养老服务方面资源不足。依托区内为老服务公益创投项目、社会组织、养老服务企业,面向失能、半失能、孤寡、高龄居家老年人,开展入户照料护理、家庭护理培训指导、医疗保健及康养指导、心理关爱疏导、精神文化活动等养老服务,打造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养老服务品牌项目。

 8.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服务。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建设,打造和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科门诊,做到一中心一特色。将60周岁及以上和平区常住老年人首选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为65周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改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到2025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

9.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坚持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法规。到2025年,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区多元化、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持续建设完善,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10.健全完善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全力保障老年人食品药品安全,严格经营者主体资质,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畅通维权投诉渠道,坚决打击不法商家误导消费行为,严防各类侵害老年人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诚信公平的消费环境,为维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开展老年人防骗反诈工作,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和养老诈骗宣传教育。

 11.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引导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开展银龄行动,支持老年人参与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科教文卫等事业。充分发挥老专家、老干部、老教授等高层次老年人在调查研究、咨询建言等方面作用。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在社区建立基层老年协会等基层老年社会组织,搭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平台。

 (三)持续增强要素支持能力

 12.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工程,健全提升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组织体系、改造力度和规范管理水平,新改扩建建筑全部按照无障碍建设规范设计施工,督促辖区内企业、产权单位对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进行改造,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无障碍环境。

 13.落实财税政策支持老龄服务发展。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老龄服务发展,加强财政监管,确保全区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发展专项资金发挥效益。严格按照新预算法要求,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落实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专项资金,防止资金沉淀闲置。严格落实养老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减轻养老服务机构税赋负担,为保障我区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顺利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14.加强老龄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链接专业院校、培训机构、医疗机构等人才资源,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服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能力培训计划。鼓励养老服务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建立首席养老护理员培养制度,发挥养老护理技能人才标杆效应,畅通养老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养老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认同感。

(四)创新为老服务业态模式

 15.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全面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养老服务市场,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形成政府公益支持、民营资本投入的养老市场供给新格局,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

 16.大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打造优质老年人消费环境,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尊老敬老、崇信守法的营商环境。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老字号企业开展老年群体促消费活动。发展老年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普惠金融产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做好老年人投资者教育。

 17.增加老年文化服务供给。依托街道、社区、景区、文博展馆等平台,持续开展好每年一届和平区纳凉晚会、和平杯京剧票友赛等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站、阅览室等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建设共享吧、声音书吧等平台,持续做好和平阅读之旅,方便老年人阅读听书。给予老年人合理社会优待,鼓励景区、文博展馆提供老年人门票优惠。

 18.鼓励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充足健身时间和健身场地,打造老年人“15分钟健身圈,更新完善社区健身园及室外健身器材,推动康复运动中心建设,结合三大球公园建设配建智能化健身器材。

 19.打造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以五件套、三平台、一热线为切入点,打造一公里为老服务生活圈;以-社区-家庭三级平台为路径,实现家属-网格员-应急队员联动响应,为养老服务打造政府保障与家庭尽责的双保险;以“89108910热线为渠道,通过与不少于100家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合作,实现全区养老资源供需的有效链接。

 20.推进党建与养老事业有机融合。结合和平夜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送餐送药、购物拼单、政策讲解等结对服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协同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等多方力量,构建政府搭台、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助老关爱体系,把党建工作与老龄工作互融互通,互促互建。

 21.发展老年护理照料服务。整合盘活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委托运营,提供养老政策咨询、老年助餐、文娱活动、心理慰藉、养老服务对接等养老服务,确保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改革,建立健全准入退出和奖优惩劣机制,加强第三方监管,推动社会组织有效融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提升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和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完善运营补贴机制,适时调整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以奖优罚劣的灵活激励机制,促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健康发展。

 22.加快发展老年人生活性服务业。组织、引导物业公司、零售商等服务主体拓展服务功能,培育老年人生活用品代购、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精神慰藉等服务业。健全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打造标准化社区老人家食堂。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餐饮场所等增加助餐功能,积极引导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参与助餐配送。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助浴服务,打造专业化老年人助浴中心,支持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研究制定老年人助浴服务相关标准规范,强化养老护理员助浴技能。

(五)创造适老宜居社会环境

23.加大适老化环境改造力度。按照一小区一策”“一楼栋一策”“一家庭一策原则,稳步推进和平区适老化改造工程,打造一批适老小区,完成小区路面平整、出入口和通道无障碍改造、地面防滑处理等,在楼梯沿墙加装扶手,在楼层间安装挂壁式休息椅等,建设凉亭、阳光房、休闲座椅等设施。逐步建立适老化辅助器具租赁网点,推进适老化改造进小区、进楼门、进家庭,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24.搭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与天津医科大学开展合作,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路径研究,搭建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和平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评价体系。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抓手,积极为老年人打造适老宜居的居住环境。加强基层老年人协会建设,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发展互联网+养老+医疗特色服务模式,探索打破老年人数字鸿沟的解决措施,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25.加快推进老年人信息无障碍建设。组织、引导各级新时代志愿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内容,打造手机课堂”“智慧助老等志愿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和APP使用讲解、手机信息安全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培训,切实帮助老年人提升智能技术运用能力。在政务大厅、银行网点、医院、营业厅等窗口打造爱心服务站,指导老年人使用ATM机、自助挂号机等各类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26.完善社会救助和探访照料服务。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予以救助,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为经济困难的失能、空巢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建立居家养老巡访关爱服务制度,实行普遍巡访和重点巡访相结合,组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采取电话问候、上门探访等多种形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经济困难、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紧急救援服务,失能老年人社区帮扶率达到100%,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27.安享充实丰富老年生活。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构建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内涵发展,开展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发挥辐射作用、构建教育网络的老年教育办学模式,在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挂牌老年学校,探索将老年教育搬进老年人的生活区。创建养教结合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区内老年大学服务老年人水平,鼓励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机构开展在线老年教育,利用手机课堂”“社区教育大讲堂”“非遗进社区等平台,让老年人享受到数字化给社会带来的红利。推进社老融合新发展。积极举办各类老年人赛事活动,依托体育夜市活动,开展大规模老年人群体健身操、武术、太极表演,激发老年群体活动热情,丰富老年群体夜间生活。

四、方法步骤

和平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工作于202312月底前完成,并持续巩固提升工作成效。期间有序开展建设,每月报送进度,每年度开展建设工作成效自评,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全面启动阶段(20228月至202210月)。建立联动协商机制,完善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梳理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深挖各类资源,组织动员各相关单位做好启动和宣传工作,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有关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211月至202310月)。根据工作机制要求和本工作方案内容,按照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逐项抓好任务落实,每年至少开展12次阶段性成果总结,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有关工作取得实效。

(三)全面总结评估(202311月至202312月)。总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开展效果评估,根据职责分工和工作实际,形成具有和平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体制机制,巩固扩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有关工作成果。

五、预期效果

(一)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得以实现,家庭养老照护能力有效增强,兜底养老服务更加健全,普惠养老服务资源持续扩大,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居家社区机构等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优质规范发展,符合区情实际、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二)健康服务管理系统更加健全。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供给不断丰富,配置更加合理,预防-诊疗-康复-慢病管理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和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水平逐步提升,老年人家庭医生等居家医疗服务积极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数量增加,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老年生活更加安心、静心、舒心。到2025年,在所有医疗机构均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

(三)服务业态实现创新发展。老年人商业消费、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产品服务不断丰富,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康复护理等应用于不同生活场景的老年用品更加多样,产业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老年用品智能化科技化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四)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国土空间、设施建设、财税金融、投资融资、人才引育等支持手段更加丰富有力,为老服务从业人员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综合监管、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到2022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缴费人数达19185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7.4万人。

(五)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全面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老年人数字鸿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老年人更好地适应融入信息化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广为传承弘扬。到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区达到10个。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各有关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将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二)强化组织协调。充分发挥部门职责作用,建立完善多方联动的工作体制机制,明晰工作任务和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有序开展。

(三)强化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落实养老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享受床位运营补贴政策。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积极申请上级预算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四)落实考核评估。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评价机制,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指标,适时开展工作进展情况监测评估,把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工作质量。


附件:和平区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工作主指标分工表




附件:

       

       和平区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

          联系城市工作主要指标分工表


序号

指标名称

预期目标

责任部门

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2022年底,新增缴费人数达19185

区人社局

2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022年底,参保人数达37.4万人

区医保局

3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

达到100%

区民政局

4

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

达到100%

区住房建设委

5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2025年,不低于65%

区民政局

6

★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

达到100%

区民政局

7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2025年,达到80%

区卫生健康委

8

★老年大学覆盖率

达到100%

区教育局

9

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服务机制

逐步完善

区民政局

10

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

逐步完善

区民政局

11

居家社区探访制度

建立居家养老巡访关爱服务制度,实行普遍巡访和重点巡访相结合

区民政局

12

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

达到100%

区民政局

13

失能老年人社区帮扶率

达到100%

区民政局

14

五社联动机制

加快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区民政局

15

复辅助器具社区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适老化辅助器具租赁网点

区民政局

16

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5年,达到10

区卫生健康委

17

医疗机构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

2025年,全覆盖

区卫生健康委

附注:指标名称前加★为约束性指标。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334号   津ICP备05000681号   网站标识码:1201010001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196661,举报邮箱:hpqzfb18@tj.gov.cn

微博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