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街



【概况】
南市街地处和平区西北角、海河西南侧,东面以海河为界与河北区相望,西面和北面分别以南门外大街、南马路为界与南开区毗连,南面以多伦道为界与劝业场街对接,辖区面积1.217平方公里,是在1998年区划调整中由清河街、东兴市场街、兴安路街合并组成。全街户籍数25308户、63792人,常住人口11528户、30999人,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共有楼门数量419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2011年,南市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大”活动为重要抓手,在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上下工夫,开拓创新,推动了南市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被评为2009-2011年度天津市文明单位,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
地址:南门外大街283号
电话:27221562
邮编:300021
(董玉环)
【借“三大”活动契机提升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深化“三大”活动,
(董玉环)
【创“楼门文化”品牌】
2011年,南市街在打造特色“楼门文化”品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改造特色楼门,创建了艺术楼门、低碳环保楼门等200余个特色楼门。为楼门安装宣传镜框、为符合条件的楼门添置可供居民休息的座椅等,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通过举办文明家庭楼门风采展、话剧进楼门等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楼门维护的责任感。同时充分利用南市会馆、南市图书馆、南市楼门文化展览馆、南市地区信息网站、南市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等5大文化平台,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了“送福到家,千名党员送温暖”活动,为全街525个楼门,22000多户居民送福字、送吊钱、送灯笼、送对联。
(董玉环)
【打造宜居南市】
2011年,南市街积极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洁质量,改善市容环境面貌。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对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解决各类环境卫生问题。制订了南市街专项治理非法占路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解决建物街地区乱摆乱卖问题。在创建“精品小区”工作中,实行了包片、包网格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体干部派往各个网格,走访楼门院长、楼栋党支部和居民,倾听群众意见,协调、解决网格内出现的各种问题,收到了显著效果。
(董玉环)
【加强治安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开展平安南市创建活动。全面实行群防群治、自防自治、联防联治。开展创建维稳“十百千”示范工程和“平安社区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社区发案特点和规律,与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现了警防、民防、技防措施的有效对接与互补,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开展以突出防火、防盗、防事故、防矛盾激化为重点的宣传检查活动,定期对辖区隐患进行排查梳理。针对流动人口相对密集的情况,启动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服务新城市建设者”活动。先后建立了“城市新青年之家”、和平区首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全市首个流动人口图书站,启动了“家佳推进计划”,开展了以“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送文化、送温暖、送健康、送维权”为内容的“七送”活动,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
(董玉环)
【弘扬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为了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完善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
(马立群 董 峰)
【津台两岸传友谊】
(董玉环)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社区的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加强对辖区内新城市建设者的服务和管理,南市街举行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服务新城市建设者活动暨20件民生实事”启动仪式,宣读了《南市街开展“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活动方案》。中国移动和平河西分公司为新城市建设者代表送来生活慰问品共计400份,为流动人口图书站修建筹款1.5万元,共计出资20000余元。
进一步搞好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切实为社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南市街首先从外来务工育龄群众相对集中的酒店行业入手,选择聚富圣会大酒店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借此强化企业计生责任意识,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由企业自治、社区协调、街道指导的计生管理模式。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与街道、社区活动,为第二故乡做贡献。
(刘 婧 董 峰)
【活跃社区文化 彰显蓬勃精神】
2011年,南市街坚持以推动发展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为导向,开展学术研究和民间学术交流活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进一步提升楼门品牌文化,举办董家田、韩富华书画展,展示了两位书画家120幅作品。举办红楼梦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禔春园揭牌仪式,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专家和来宾参观了红学会活动阵地并到南市会馆参加南市街红学会20年纪念研讨会活动。有关专家学者以“红楼——与百姓结缘”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在全街广泛开展“学红歌、唱红歌、做红歌传人”活动。南市街8个社区还利用电子滚动屏、宣传栏、网站等进行宣传,掀起学唱红色经典的高潮。组织两支60人规模的机关合唱团和社区合唱团。召开纪念建党90周年“创先争优”表彰大会暨文艺联欢会。辖区单位先进党组织、辖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等650余人参加了大会。以京剧、快板、红歌、歌舞、曲艺等文艺形式抒发党员爱党、爱国,歌颂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董玉环 李卫琦 高建华)
【收获新技能 编织好生活】
2011年11月,南市街新文化花园社区妇女手工编织站正式挂牌成立,开展编织技能培训活动。由编织组成员亲手制作的珠艺、布雕、丝网、葫芦烙画、泥塑、布艺、剪纸、十字绣、钩编、结艺等十个大类百余件作品在此次启动仪式上展出。其中丝网作品《老鼠招亲》获得和平区手工大赛一等奖;《鲤鱼跳龙门》《梅兰竹菊》分别获市、区花卉大赛一等奖及优秀奖;《民族娃娃》《老鼠招亲》得到了新闻媒体的详细报道。南市街新文化花园社区妇女手工编织站将以“收获新技能,编织美好生活”为宗旨,吸纳更多的手工编织爱好者相互学习,为大家搭建交流的平台;收集再利用废弃物,创作出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展现家庭美好、社会和谐的景象。
(付春霞)